专栏名称: 市界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7秒! ·  21 小时前  
江南晚报  ·  冷爆了!明晨更猛!有个好消息…… ·  5 天前  
央视新闻  ·  突破15亿元! ·  5 天前  
新街派 生活报  ·  突然道歉!网友质疑“被收买”…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市界

三分之二澳门人的生计跟他有关,时代如何造就何氏豪门 | 封面

市界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19 11:59

正文

这位95岁的老人身上背负着一个豪门的昨日和今朝。


✎ 张慧

编辑 ✎ 方奕晗

 

3月初的香港乍暖还寒,“赌王”何鸿燊因身体不适入院的消息却一夜间燃起了港媒的热情。虽然何鸿燊的四太太梁安琪事后澄清,入院只是例行检查,两岸三地“围观”民众被“赌王”健康状况点燃的八卦热情,还是持续了两三天才逐渐消散。毕竟,这位95岁的老人身上背负着一个豪门的昨日和今朝。


崇尚奋斗精神的香港人很少在公开场合说大佬们的坏话,却时不时在私人聚会中,用不咸不淡的语气开开豪门的玩笑。澳门市民则表示“我们都爱谈何家的事情”。每次何鸿燊入院都会掀起轩然大波——毕竟,三分之二的澳门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何家发生着联系,澳门对博彩业的依赖也已到了无法摆脱的程度。


豪门,就这样既遥远又贴近地存在于港澳普通人的生活里。

 

展眼乞丐人皆谤


何鸿燊其实最了解豪门背后的悖论:金钱带来的权势和尊重,终将随着财富的蒸发,反噬朱门子弟的尊严。


在何鸿燊出生之前,香港何家已经兴旺了30多年。荷兰裔犹太人Charles Henry Maurice Bosman于1859年登上香港岛,以何为姓,与广东女子施氏生育了一群智慧与美貌并重的子女。从19世纪90年代起,长子何东和族弟以买办立身,以房地产发家,逐渐成为港英政府时代的香港四大家族之首。


鼎盛时,香港所有主要地段都有何东的产业。这些物业只租不售,随着香港地价飙升,何东香江首富的地位保持了几十年。


何东长着标准的西方面孔,却穿着中式长袍马褂。虽然权倾香港,却恪守中国礼仪,与人为善。何鸿燊曾回忆,何东从不口出恶言,见到怀里抱着的小孩子就会笑呵呵地叫“阿哥”。40岁那年,何东已经是香港首富。虽然他本人没有从政,他的弟弟、女婿和儿子却有不少出任行政局、立法局议员,以及政府高官。


在港岛之外,何东被看作“与洛克菲勒一个量级的大亨”。他前往伦敦时,与首相丘吉尔会面,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共进晚餐,并获得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勋。他的女儿是香港第一个从医学院毕业的女生,嫁给了林则徐的曾孙。


何东的弟弟何福也是当时香港的顶级人物。他做过怡和洋行、沙宣洋行买办,曾任定例局(立法局)议员,在商场长袖善舞、富甲一方,是当时的华商五巨头之一。


何福的13个子女中,4个儿子都是香港地区商界名人。长子是汇丰银行买办,次子是友利银行买办,三子是沙宣洋行买办,四子是怡和洋行买办。四家银行都是当时香港最著名的英资洋行。三子何世光是何鸿燊的父亲。他最辉煌的时候,跻身香港十大富豪之列,在政界和商界有很多朋友。何鸿燊年幼时家里经常高朋满座,有人称何家为“小香港”,半个香港的名流都会在何宅交际。


何鸿燊含着金汤匙出生,是个不折不扣的“富三代”。


何鸿燊


然而,何世光兄弟四人一次失败的投机,带走了何家的富贵和荣耀,也带走了老二老四的性命。何世光带着两个孩子连夜出逃到越南,希望东山再起。走之前,怕妻子儿女顶不住债主的逼问,他甚至没有将真实目的地告诉家人。“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这句看似夸张的戏文,在何鸿燊8岁那年真实地发生在他身上。他被豪门除名了。


2004年接受CNN采访时,何鸿燊回忆起家道中落对他的影响。“当时我8岁,我父亲有一艘很漂亮的船,我们有很多辆车,还有用我名字命名的度假别墅。我们的生活很舒适,我完全被宠坏了。”“想象一下从这样的环境到一夜赤贫,我自家的亲戚在路上看到我,都会把脸转过去。”


何鸿燊后来回忆,“我发誓要成功,这是一种挑战,但真的没有报复的成分,发奋无论什么时候还是为自己好。无论如何没人喜欢贫穷而无能的亲友”。


纨绔子弟何鸿燊从8岁起,被迫自学谦逊和自强。

 

造“英雄”的时代


英国人史塔威尔发现,香港的大亨喜欢描摹自己白手起家的故事,但真正的亿万富豪鲜有苦力出身。金钱没了,祖荫还在;权势没了,读书立身的观念还在。


家庭变故成为何鸿燊奋斗的动力。“我看到我母亲每天以泪洗面,每天去典当以维持我们的生活。我向她保证我一定会出人头地。”何鸿燊满意地说,“我在战争年月里将她从香港接到澳门,她从此都生活得很幸福。”


一路披荆斩棘,终成亿万富翁。大亨们或公开或私下地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别人带来灾难,却给他们带来了财富。走私、军火贸易、收购和贩卖多余的军事设备、涉及巨款回扣的战后重建合同,成就了当今许多巨贾。


1995年,美国历史学家菲利普·斯诺穿过烟雾腾腾的走廊,与四处游逛的保镖擦身而过,终于进入香港信德中心顶楼的何鸿燊办公室。在那里,何鸿燊亲口告诉他:“我从战争中赚了很多钱。”


在香港大学读书时,何鸿燊的成绩很好,大学二年级平均成绩在理学院排第一,何鸿燊为此自豪了一辈子。如果不是香港沦陷,他很可能延续父辈的足迹,毕业后到洋行做个买办。


然而,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瞄准了英国殖民地香港。


外敌当前,香港所有大学停课,学生组建义勇军抗日。何鸿燊和几十名女孩子被分配在防空警报室当接线生,作为万红从中一点绿,女孩们争相向他示好,甚至为他争风吃醋。不过,这份惬意的工作他只干了8天,叔公何甘棠就介绍他到日本洋行做事。日本商人齐藤甫很喜欢何鸿燊,提出让他到澳门替自己工作。齐藤向他透露,香港是无论如何保不住的,但是葡日政府签订了秘密的中立协议,不会受到战火殃及。


权衡再三,何鸿燊揣着当接线生得到的10元港币,和去避难的港人一同挤上开往澳门的小艇。


何鸿燊就职的联昌公司,背靠中日葡三国政府,是当时澳门最大的公司之一。在澳门主持大局的当家人罗保,有中葡荷马四国血统,担任过澳门的首席经济部长,是澳门主要的大亨。


何鸿燊第一次见到在日本占领香港前夕匆匆逃到澳门的何东。何东对待晚辈很亲切,他勉励了侄孙两句话:“年轻人出来干活,要想成功,就要记住两条:一是要勤力、肯干。二是钱到手里要抓得紧,不要乱花钱。”何鸿燊一直铭记在心。


澳门是战争时期内地和香港间的走私中转站,联昌货运本来就享有贸易特权,在战争时期向驻扎在广州的日本军队提供拖船、驳船等运输工具,以此换取大米、布匹及其他物资。勤力肯干的何鸿燊得到三位老板赏识,第一年就赚到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元。


赚得第一桶金后,何鸿燊便离开联昌。正好合伙人梁基浩做贸易局局长,招揽澳门的商界精英。他到贸易局任供应部主任,当时贸易局会计部主管是何贤。当时,人称“澳门王”的何贤是澳门华人领袖,人脉上至达官显贵,下至三教九流。1999年澳门回归后的第一位特首何厚铧,正是何贤的儿子。


除了替人打工,何鸿燊也在寻找生财之道。他开过煤油厂,办过洋行。美国人轰炸了澳门外围港口的加油站后,煤油厂成了他的印钞机。他与永华银号老板何善衡合伙创办大美洋行,生意兴隆。何善衡是恒生银号的创始人之一,何鸿燊后来投资地产,恒生银行曾给予大力资助。


太平洋战争的阴影和无处不在的日本势力没能阻止何鸿燊发财。认识何鸿燊的人说,他从黄金到飞机什么生意都做,通过给当时澳门真正掌权者、秘密警察头子择拓上校教英语,获得了政治庇护。何鸿燊说他只请择拓上校帮过一次忙——他用机器与当地日本海军换大米,拿到机器后,日本海军司令想赖账,在择拓上校的帮助下,何鸿燊最终拿回大米。


日本投降后,香港舆论曾呼吁废除骑士制度,调查甚至审判与日本人积极合作的大亨,但英国人离不开那些英国化的中国人和欧亚混血精英,对民众的呼声不理不睬。当地的报纸编辑则被告知,不要报道商界名流和敌人合作的事。

 

四个女人


穷人改变命运的方式只有读书,由富家公子变成穷人的何鸿燊更是坚信这一点。祖父、父亲都是读书人出身,他相信可以用教育谋一个出身。他考取了香港大学,是第一个从差班获得奖学金进入大学的学生。


书中不只有黄金屋,还有颜如玉。


何鸿燊在澳门街头邂逅妻子黎婉华时,正是打着学习葡语的名号搭讪成功的。黎婉华当年艳绝澳门,风度颇似著名演员英格丽·褒曼,倾慕者难以计数。“好学”的何鸿燊每天去接黎婉华放学,两人相交日厚。1942年,黎婉华嫁给当时还默默无名的何鸿燊。


黎婉华出身澳门的上流社会,父亲是澳门当地唯一的公证人,祖父是葡萄牙的高官。一家人在葡萄牙和澳门都有深厚人脉。


黎婉华的父亲非常赏识何鸿燊,帮他结交了很多官员和商人。何鸿燊拿到澳门上流社会的入场券,获得不少特许经营的好处。


婚后不久,仅工作了一年的何鸿燊就成为联昌公司的合伙人。


2004年2月21日,黎婉华去世,享年80岁。何鸿燊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当时的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中联办副主任李勇武、行政法务司司长陈丽敏、保安司司长张国华、全国政协常委吴福、杨俊文,以及港澳社会知名人士、本澳葡裔社群及社会公益服务团体代表、澳娱属下机构有关负责人等近千人吊唁。


何鸿燊在葬礼上悲痛不已,亲自为黎婉华选了墓地,在悼词中称其为“爱妻”。在家人名单中,出于对黎婉华的尊重,没有出现二太太蓝琼缨、三太太陈婉珍和四太太梁安琪的名字。


何鸿燊家庭关系图


二太太蓝琼缨在黎婉华因病长期卧床时,走入何鸿燊的生活。蓝琼缨是将门之女,父亲是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生。迎娶蓝琼缨时,何鸿燊已经建立了商业帝国,长袖善舞的蓝琼缨陪他交际应酬,做了几十年贤内助。


后来蓝琼缨长居加拿大,并打理何鸿燊的海外资产。这让独居港澳的何鸿燊有机会认识了原本为黎婉华看护的三太太陈婉珍。


四太太梁安琪比何鸿燊小39岁,自称“满脚牛屎,红卫兵出身”。她13岁在广州学芭蕾舞,后来进入广州文工团做舞蹈演员。刚到澳门时,她以教舞蹈为生,收入只有750澳门元,还时刻感受着对内地人的歧视,感慨“以前在内地生活,无忧无虑,但去了香港及澳门,发现饿死街头都无人理”。


不过,梁安琪“从小受到教育,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在这样的精神支柱下,她在舞会上认识了“赌王”,抓住机会改变命运。也是在这种干劲下,梁安琪在商界大展拳脚,女强人的名头几乎和“赌王四太”一样响亮。


▵梁安琪


如今,梁安琪是澳门最大的博彩公司澳博控股的大股东之一,在最新出炉的福布斯香港富豪排行榜中名列第18位,身家高达40亿美元。她对何鸿燊的感情除了男女之情、夫妻之分,还有隐约的师徒之恩——她认为是何鸿燊“培养”了她。


曾经在何鸿燊旗下的老葡京酒店当过桑拿服务员的胡姐,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就是茶余饭后和邻里亲朋讲何家的八卦。她对梁安琪最感兴趣,“因为都是内地人”。她告诉《博客天下》,“四姨太很拼,还当上了澳门政府立法会议员。”那是2005年,梁安琪竞选议员,一举成功,至今已连任三届。胡姐选举时给梁安琪投过票,也收过红包。


何鸿燊曾经说过,他一生在女人的问题上,苦恼不是追不到,而是追到之后甩不掉。这“苦恼”如今成了外人眼中的宫斗剧,也为日后财产的分割埋下隐患。

 

“米饭班主”


在澳门大学读书的小梁从未见过何鸿燊本人,但这个名字他每天都会看见——学校有8个住宿式书院,其中一个就是“赌王”出资建设的何鸿燊东亚书院。


小梁的爸爸是新葡京的赌场保安,在何家工作20年,如今月薪是1.3万澳门元,低于其他赌场的水平,但是不会那么辛苦。“以前爸爸工作要早中晚轮班,最近几年爸爸身体不好,公司体谅,允许上固定班次,从早上7点到下午4点,晚上有时间可以回家吃饭。”


自认底层的小梁,从未想过与豪门何家有真正的接触,但是他承认“我们受惠于澳门博彩业”。小梁坦陈,博彩业带来的福利包括15年义务教育,以及政府每年给居民的分红。还有赌业巨头给员工的福利,比如新葡京发给梁爸爸的医疗保险卡,小梁和妈妈也可以用,“看一些伤风感冒的小病都不用钱”。小梁的妈妈在不是何家的赌场当荷官,就没有这样的福利。


何鸿燊的儿子何猷君说起父亲满是钦佩,因为“爸爸的事业可以帮助很多人,制造很多工作机会”。


▵澳门,白天的新葡京


何鸿燊的事业是从1961年一个赌棍的野心开始的。


职业赌徒叶汉曾追随澳门“老赌王”傅老榕多年,两人反目后,叶汉想自立门户,两次参与竞投赌牌,均被傅老榕的泰兴公司击败。后来,新澳督上任,傅老榕去世,叶汉打算再试一次。他拉拢在越南西贡开赌场时认识的香港富商叶德利入伙。叶德利正是何鸿燊六姐何婉婉的丈夫。


叶德利专程去葡萄牙疏通关系,得知竞投赌牌新规中,持牌人要在澳门有长久的生意,还要有葡国国籍。他向叶汉推荐了内弟何鸿燊。


当时已经被澳门帮会“请回香港”的何鸿燊,对澳门赌业早有耳闻。机会送到眼前,他毫不犹豫地抓住了。他找到已是亿万富豪的霍英东入伙。1961年9月,何鸿燊回到澳门,宣布由他和霍英东、叶汉、叶德利共同组成“新集团”,参与竞标澳门赌场的专营权。


据称,在报名截止前的最后一小时,何鸿燊才将律师共同草拟的申请书递交到澳门政府的招标办公厅。驱车赶往办公厅时,一枚子弹从他耳边擦过。


合约的谈判及签订由何鸿燊一力承担。他向澳门政府承诺的回报难以拒绝:除每年缴纳税款,公司将每年利润的10%用于澳门的慈善事业,90%用于发展澳门经济、工商事业;兴建一间国际水平的博彩娱乐场、3家一流酒店,繁荣“新口岸”地区;购置水翼船,改善港澳交通;为保障内港畅通,每年浚深水道100万立方米。换言之,何鸿燊承诺,在澳门赚的钱,全部用来繁荣澳门。


澳府同意把专营的两年期限放宽到8年。在日后的5次合约修订中,对娱乐公司层层加码,甚至部分城市建设也依靠娱乐公司出钱出力。比如1980—1986年间,除了增加的税款,娱乐公司每年提供不少于30万澳门元的慈善捐款,每五年不少于500万澳门元的澳门本地投资;合约期满后,夜总会娱乐建筑及附属品无偿交给澳门政府。1976年第三次修订合同,除了再次加税,娱乐公司还承诺与政府合作建设综合性船坞,在外港建一座海运大厦型码头,发展纺织业,以及做好城市化工作等。何鸿燊每次都爽快答应,换得的是公司不断增加的专营权限及期限。


澳门博彩业专营权带给何鸿燊的利润,远远超过娱乐公司让渡给政府的利益。1982年娱乐公司市值约为30亿澳门元,到1992年市值已高达60亿澳门元。最高峰时估值甚至达到100亿澳门元。上世纪90年代初,港澳报刊已经将何鸿燊称为澳门首富,估计他的个人资产达到100亿港元。到了90年代中期,香港《资本》杂志估算他的资本达到150亿港元,是全港排名第七的超级富豪。


▵澳门,新葡京赌场


在何鸿燊的赌场中,有近4000名荷官,工务部和纠察部共千余人,加上附属的船务、酒店、酒楼工作人员,以及他控股的赛马场、赛狗场、彩票公司中的全部职员,总人数超过1万人。几乎每个澳门人的亲友中,都有依靠何鸿燊吃饭的人。何鸿燊因此赢得“米饭班主”称号。


在澳门,多数人将赌场工作视为金饭碗,认为这一行收入高且稳定。据统计,澳门60%的新车都是赌场荷官买的,40%的新楼被博彩业的从业者购买。


何家和何鸿燊的娱乐公司,已经是澳门人生活的一部分。胡姐说,以前澳门的电视上经常放电影《赌城大亨之新哥传奇》,“刘德华演何鸿燊的人生,我看了好几遍,很精彩,何家比想象的还要传奇。”

 

爱国资本家


何鸿燊喜欢被人称为“何博士”。虽然他因为战乱未从香港大学毕业,但功成名就后,他获得多所名校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早年间,何鸿燊亲自理事时,他的助手接电话经常用英语说“何博士办公室”,电话的背景中能听到“广东人的叫喊声和他保镖的说话声”。


除了坚持让下属称他博士,何鸿燊还喜欢被称为“爱国资本家”。这个名头背后是上亿的资本和持续不断的慈善捐赠。


1988年,何鸿燊向故宫博物院捐献黄杨木雕达摩像。1999年3月,何鸿燊为北京兴建的中华世纪坛出资300万美元。2003年,“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访到圆明园十二兽首之猪首铜像的下落,何鸿燊捐款600多万元人民币将猪首铜像购回。2007年,何鸿燊以6910万港元购得“圆明园遗物”马首铜像,将其献给国家。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向灾民捐献1000万港元赈济款。2009年,他将拍卖获得的油画《南京条约》、《世纪大典》、《毛泽东主席会见希斯》和青铜雕塑《毛泽东》、《邓小平》全部捐给国家博物馆。


▵2007年,何鸿燊以6910万港元购得“圆明园遗物”马首铜像,将其献给国家


除了在内地的慈善事业,何鸿燊一家在澳门也经常做慈善。他参与支持澳门各项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其中包括赞助每年一度的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澳门艺术节、澳门音乐节等。而在胡姐看来,“很多人因为赌博倾家荡产,何家经常做慈善,捐钱出来也是应该的”。


何鸿燊与内地建立联系,与另一位“爱国资本家”霍英东有关。霍英东在抗美援朝期间曾排除万难为内地运送物资,堪称香港富豪中与内地关系最密切的人。他和何鸿燊在澳门博彩业合作过几十年。“澳门王”何贤是另一个关键人物。何贤担任过4届人大代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历任全国政协常委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也在帮助何鸿燊牵线搭桥,促进他与内地的联系与交往。


说起何家的爱国,历史学家最先想到的并不是何鸿燊,而是何东和他的直系子孙。戊戌变法失败后,何东曾帮助康有为及其家眷躲避清廷的追捕。他还大力推动割据的军阀和睦共处,也曾资助孙中山推翻满清的革命活动。


张学良在东北最风光时,身边有谭姜刘何四大保镖,其中的何世礼就是何东的儿子。何世礼一心想着国难当头,效力沙场,何东跟张作霖有交情,把何世礼送去东北军“锻炼锻炼”。张作霖就把他派到张学良的身边当副官。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何世礼都在张学良身边,是张学良名副其实的心腹。西安事变后,何世礼也被解除军职,但因为孙中山、蒋介石都受过何东的资助,蒋介石没有惩罚何世礼,而是让他去主持经济。


“七七事变”爆发,何世礼向蒋介石毛遂自荐,请求上阵杀敌。何世礼曾在英法受过专门的炮兵训练,他化身“炮神”,成为抗日英雄。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何世礼历任“国防部常务次长”、驻联合国军事代表团团长等职,位高权重。


1956年,何东在香港去世,指定何世礼为家族产业的继承人。何世礼卸下戎装,回到香港当起大富豪。到何世礼1998年去世时,何氏家族的产业已经超过150亿港币。何世礼始终没有忘记张学良,经常去看望他,并在经济上尽可能提供帮助。


在商人的世界里,政治和经济难以清晰地切分。当“资本家”的头衔不争自来,“爱国”似乎是最正确的选择。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期间,何鸿燊向新闻界畅谈香港前途,坚信香港会继续保持繁荣。1984年,他参加香港各界知名人士组成的观礼团,到北京观摩中国和英国领导人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署仪式。


不过,据“香港地方史”资料库记载,何鸿燊对于香港回归的态度曾经历过转折。1997年之前,他去北京参加政协会议,人家叫他“同志”。“赌王”心里嘀咕,“我是资本家,叫我同志,是不是要分我身家?”他甚至说过“九七”之后要在澳门躲到1999年。直到他在北京见到邓小平,后者对他说“恭喜发财”,他才放心。


1988年,何鸿燊被中国委任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1998—2003年,何鸿燊担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豪门的轮回


“富不过三”的古训说的是,富豪家庭躲不过创业、守业、败业的模式。英国记者史塔威尔认为,更贴切的豪门变迁规律其实与政商人脉有关。他将这种模式归纳为四代人的事业:第一代建立核心资本;第二代加强与政治势力的联系,财富不断扩大;第三代努力守护反映父辈个性和人际关系的各种各样的资产;由于第四代对事业的专注不够,长辈赖以生存的关系网因为老龄化和退居二线而逐渐破坏,加上家族企业的固有缺陷,几代人的鸿基大业最终走向衰落。


因为长寿,何鸿燊亲历了四代人的发展轨迹。


从上世纪80年代中葡政府开始就澳门回归谈判,何鸿燊嗅到了山雨欲来的气息。



何鸿燊最担心的,仍然是澳门回归后“赌王”还能否当得下去。他多次从中方代表那里打探风声,得到的回复都是“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1997年,霍英东公开表态,希望中央政府收回澳门赌权,得到舆论和公众的支持。当时的民调显示,超过70%的港澳民众不支持何鸿燊的娱乐公司继续垄断赌权。2001年年底,娱乐公司的赌牌专营权到期,“赌王”何鸿燊“一统江湖”的岁月结束了。


2002年澳门赌权开放后,赌场酒店越建越多,何家的影响被摊薄。胡姐儿子最初在何家的酒店新濠天地的赌场里当老虎机服务员,月薪1.5万澳门元。随着新赌场雨后春笋般涌现,他跑到私人赌厅做公关,月薪2万多澳门元。


近年来澳门多家赌场倒闭,胡姐的儿子一度失业。他认定“相比之下,还是何家开的赌场比较有保障”。


何鸿燊曾对媒体说,自己毫无疑问“是香港人、中国人”。


“我在香港出生、香港长大,我读过很多中文,幼时父亲还请一位前清举人教我国语古文。我中文说得这么流利,怎么说我也不是老西。”何鸿燊说,“我是中国人,我有传宗接代思想,我信佛教,对因果轮回深信不疑。”


在过去95年的人生中,他亲历了一个豪门的轮回。至于其中的因果,也许只有“赌王”自己能参透。







 文章首发于《博客天下》总第243期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没看够?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当季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