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看画知味》这个课的最后,我给大家讲了一段关于
“看见的功课”,讲到最后我说:
看见的功课是,看见就好了。如果看见了还会想去干预,那就不是真正的看见。
一周后,一位同学问我:老师,可以再多谈一谈
“看见的功课是
,看见就好了。如果看见了还会想去干预,那就不是真正的看见
”关于这句话的理解吗?
我不是很理解,身为老师父母如何做到不干预又能纠正看见的问题?
现将这一段延伸的回复分享给大家,以解答更多同学的疑惑:
我们常常以为的看见,只是一种局部的看见。
比如一次我跟我儿子的对话,我问他他可以同时看见他的魔方的几个面。他回答两个或者四个,我让他好好观察,我们发现我们最多只能看见三个面。(关于这段对话,详情请点击
《妈妈,人为什么要学习》
)
但是我们都知道魔方有六个面,而且每个面都有不同的颜色。
如果我们只是一个看见一个面的人,我们可能会固执的认为这个物体就是红色的,或者是蓝色的。如果有人说出不同的意见,我们可能会试图干预他纠正他说服他。
即使我们能够看到两个甚至三个面,我们的视野会稍微开阔一些,但我们依然不能看见这个事物的全部,我们依然会执著在自己的见解里。如果有人说这个魔方有我们看不见的颜色,我们还是会执着于矫正他,证明我们是对的,我们看见的是真实的。
但是,也许每个人看见的都是真实的呢?
看见,不仅仅是看见我们目光所能及的部分,还需要去看见我们目光不能急的部分。当我们能够看见魔方有
6
个面,而且每个面有不同的颜色。当别人说这个魔方是绿色或者黄色,哪怕那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面,我们也会知道那是对的。
所谓真正的看见,是在看见水时,能同时看见气和冰。我们知道气是水,冰也是水。就不会为表象而较劲。
人有时就像水一样,我们需要同时看见他是气的时候,和他是冰的时候。
比如我们在恋爱时,常常会只是看见一个人的优点,比如他很忠厚,但是相处久了,我们就只看见他的缺点,觉得他不够浪漫。但这些本来都是一体的。只是我们每次都只看见了局部。
比如我们的孩子在初生时,我们总是看他样样满意,但慢慢的我们对他的挑剔越来越多,但是他还是他,你觉得他变了,越来越不好管了,但他只是从气转化成了水,从水转化成了冰。
如果我们能够看见更多,在看见一个人时,同时看见他个性的优点和缺点,看见他的善与恶,我们就会看见一个人正在受着他性格的惠,也在受着他性格的苦。
当然我们自己也是如此。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受惠,也有我们自己的受苦。
有一天你会看见当你觉得一个人很讨厌时,你也会看到他自己正在深受其苦。他自己一直在奖赏他自己,也一直在惩罚他自己。根本不必我们去做什么。
同样的,如果这个人是我们的亲人,或者是我们的孩子,我们除了看见,没有别的可以去做的。
因为有优点即是有缺点,他们就是一体两面的。他必须接受人生的局限,认识了局限,才有真正的自由。比如北极熊只有接受自己的局限是北极,北极才会是它的自由。
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看见,你就会知道,如果你真的要帮助另一个人,你只能活好你自己。如同那句关于教育最著名的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其实就像我们看这么多画家的画,过去有时我们会单纯的喜欢或不喜欢一些画,但有一天赏画就如赏花,看人也如赏花,看见百花齐放,心里倒是有很多感激,感激有这么多丰富的生命在这个世界活过,而我们此刻也活着。
新一年的《看画知味》课程正在招生中
详情请点击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