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哔哔News
哔哔是一家致力于做人人都能看懂的区块链资讯的行业媒体。哔哔,看见未来的另一种可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态梦网  ·  超245亿!生态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崛起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必看”小程序:精准捕捉资讯脉搏,个性化信息 ... ·  昨天  
生态梦网  ·  滨海新区今天着火了?真相来了 ·  2 天前  
今晚报  ·  天津又一所“实验小学”,即将投用! ·  2 天前  
今晚报  ·  天津又一所“实验小学”,即将投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哔哔News

币圈怪才

哔哔News  · 公众号  ·  · 2018-06-17 18:00

正文


如果可以重来,或许我会跑得慢一点。

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是他人眼中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顶尖,最后考上上海交大。毕业后先后在腾讯、Twitter等大公司工作。

在此之前,我都是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知识和世界。有一种孤勇,但始终遥遥领先。可这套逻辑并不适合社会,离开大公司后,我开始在互联网创业,我每次都很努力,可终究是每战每败。这其中的苦涩,只有自己能体会。

不是很熟悉的人都认为我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但是当我们深入谈一些话题以后,会发现我其实是一个很悲观的人。因为我对很多东西看得太透彻了,会觉得没有意思。

2011年,我接触到比特币,它是全新的事物。互联网的接连失意给我带来很大的打击,可只要有新鲜的事物,我就可以继续发问,我就不会轻易死掉。如今,菩提就是我可以继续下去的事情。

超级学霸

从不被老师牵着走

我在一个沿海的村庄长大,这里世代靠打渔为生。渔民的生活很简单,但是世世代代和海洋抗争的经历,也让我们的血液里继承了冒险精神。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就在思考,是不是存在一个上帝在监控我们?下的雨水是不是上帝的小便?

为了给脑子里的奇妙想法寻找答案,学会认字以后,我就开始看各种书《百年孤独》《巴黎圣母院》。

我的成绩也很好,几乎每次考第一。即使如此,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不是村民、老师和父母眼中的“乖孩子”,甚至是个“异类”。

我喜欢对着干,为了气化学老师,我就故意做错题,考倒数第一。这样的事情在我的青春里太多了,现在想来很幼稚,但当时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从小学到大学,我都很少听讲。别人只是好奇我不怎么学习,成绩怎么那么好。 其实是因为老师要讲的东西,我都会提前理解完。 上中学的时候,每学期开学前,我都会把课本读一遍,虽然是教材,但是我会当作一本课外书去读。

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老师讲的课没意思,干脆不听,自己去找一些英文版的算法原著看。当时有一门量子力学这门课,很多人学得云里雾里的,可是对我来说很容易,我把熵、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都学透了,也是全班唯一一个满分。

后来经由导师推荐被报送读研,当时选了密码学。不过前人在密码学领域已经做得太多,很多定义一目了然,后人没法再突破,因此硕士毕业后,密码学也不再是我的所爱。

这或许是属于我的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吧!对于新鲜的东西,我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去了解它。 当大家都懂了的时候,我就试着再深入一些。但是完全了解后,我又会觉得无聊。

因此,我不愿被谁牵着走,我更想跑在前面。

出走互联网失败

最坏的时候得去看心理医生

从上海交大毕业后,我向美国三十多所顶级高校申请了认知科学的入学请求,因为没有心理学的学科背景,以及托福考试没发挥好,最终全军覆没。

为了积累工作经验,我先去了腾讯,也做了QQ影音、手机安全卫士的研发。 当时正处于一个APP大爆发的时期,只要有好的想法就可能一夜成名。在那里,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做产品的快感。

因为向往硅谷,在普度呆了短暂的一年,就去了Twitter做实体开发,开始了码农征程。每当Facebook和Twitter做出来新的产品,我都会很震惊!世界上竟然还有这种东西!因此,我坚定地认为,互联网就是我终生要做的行业。

因此,从2010年到现在,我一直在互联网领域深耕,可以说,我是一个真正的互联网从业者,而且一直试图进行互联网创业。

别人都觉得,我这一路走得很顺。但是,只有我清楚这其中的滋味。 2014—2015年,我几次在互联网领域创业,但都以失败告终,我曾经一度陷在没有希望的困境中,不知道该追逐什么。

2015年,我终于对互联网行业厌倦了。互联网世界颠来倒去都是那么些东西,无非是这个大公司怎么了,或者是那个大公司又怎么,偶尔推出一些小众的APP,好无聊。后来,我也不碰股票这种东西,也不再去炒互联网的股票。

这种绝望的感受甚至得去看心理医生,每个人的困难不同,我是心理上的。 好在,后来又有了新鲜的事物来刺激我,同时通过聊天和旅行,我逐渐走了出来。生活依旧很好。

比特币的扩容之争

吴刚已成blockchain的反对派

2011年,我在twitter上第一次了解到比特币。到现在,我都觉得它是一个奇妙的东西。 比特币是没有服务器的协议,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比特币的底层系统,才认为它是可行的,但是我第一时间就相信了!

当时比特币卖到了20美金一个,我一下子就买了10个。只不过买完后两天,比特币就开始下跌,跌到6美金,后来我就没管它了。并不是我不信任比特币了,只是这件事太投机了!

投机之余,我会去论坛和大家一起讨论比特币的技术,大家对此都很积极。 因此,我一直是以爱好者的身份去了解比特币,但是并没有深入地参与。

2013年,我参加了一个比特币大会。那个会现在看起来好low啊!展台就靠一块布拉起来,然后几个演讲者站在那里,项目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发T恤,因此我收集了很多公司的T恤,现在很多公司都倒闭了。 存活下来的都是很牛逼的,像Coinbase和Ripple。

最开始,大家都比较关心币价。2013年比特币涨得很高,曾达到100美金一个。可是我和他们不太一样,我很好奇比特币的技术。

有一次聚会,我突然问了一个问题,比特币每秒到底可以做多少笔交易?得到的答案是每秒7笔。因此,我当时就断定,扩容会是比特币最大的难题,如果比特币不迭代,就没有未来。

因为这个问题,我经常在社群里和人吵。甚至吴刚还约我去北京和他聊,我说blockchain这帮人是要控制比特币的扩容啊!比特币一定要摆脱他们的控制,要做硬分叉啊!然而,吴刚一直和我说,这个行业太小了,大家应该团结起来。

直到2015年,扩容的问题被大家反复谈论。今天,吴刚也成为blockstrea那帮人的反对派。

那几年,我认识了二宝、老猫、帅初和陈伟星等,这些人都非常有意思。 比如二宝就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但是他有一个很好的优点,他知道如何用最幽默的方式来表达,他好像不会太害怕什么事情,保持乐观很不容易的。

直到后来有一帮人做了以太坊,我也参加了众筹,那时国内社区还很少有人讨论它。 而我会特别激动,因为以太坊的智能合约能写程序,我觉得它会是未来。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从互联网的视角理解它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区块链的本质是去中心化的账本,而账本主要是用来记账的。因此没有数字货币,区块链是不行的!

区块链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当时这个行业里有好几拨人,一拨人是投机者,他们会让市场变得很扭曲。一拨人是质疑者,对区块链持有质疑的人,其中有的人是天生的怀疑者,有的人只是因为错过了来嘲讽。 但是主角一般是不讲话的,他们是默默无闻地在做事。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当哪个国家说不承认数字货币作为支付工具,大家就会一窝蜂地去传播。 事实上,数字货币是否作为支付手段和国家关系不大,因为它本身是一种技术,不会因为国家的意志而有所改变,它是什么就永远是什么。

可每当发生这种事情,质疑声就蜂拥而起。尤其是一些传统的科技媒体,就喜欢黑区块链,可真正要写区块链本身的时候,他们却不懂。最早的先锋者却变成了保守者,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看事物很片面。

相反,一些从互联网走出来的小众媒体却做得比较好,他们在报道上会注重技术本身,而且在设计上也会做一些新的尝试,比如翻译国外的文献,设计新的版块等。

我个人认为,区块链要有未来就一定要像互联网一样,它得有百分之百运行在区块链上的应用出来,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平台。 区块链如果只是用来发币,仅供大家交易,而不能做复杂的运算,那区块链是不能成为一个平台的,顶多是一个非法融资平台。

基于平台,区块链会搭载很多的应用。 在此之前,区块链项目首先要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其次要设计好工具来方便搭载相关的应用。完成这两项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短期内还难以实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