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商业洞察
战略合作伙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时代光华授权发布
曾经,《中国合伙人》电影上映后,引起了大众对于“合伙人”这个话题的关注。
每个创业者都想找到和自己合拍的合伙人,平时我也不断接到关于合伙创业、合伙纠纷的法律咨询。
其实,想要找对合伙人并不困难,合伙与结婚也有颇多类似之处,以下面这5点为标准,相信你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国合伙人”。
两个人结婚,不仅是为了满足彼此的情感需求,而且也想要从这段交往中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故创始人和合伙人也需要在不同的领域各有所长,相互弥补。
为了尽量减少因合伙人离开产生的损失,在最初选择合伙人时,应当避免资源高度雷同,因为合伙人资源雷同极易导致合伙人的分崩离析。
理想的合伙人应该各有分工,各有所长。
如一方负责产品的生产制作,另一方就负责产品的市场营销。
这样,负责产品开发的人可以专心开发出好的产品,而负责销售的人也可以把产品卖好。
合伙最好的模式是 1+1大于 2,当 1+1不能大于 2的时候,这家企业可能离散伙也就不远了。
价值观应该是一种彼此都认同的观念,通俗来说,就是对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观点。
如夫妻一致认为应该孝顺父母,应该避免对孩子采取家庭暴力等。
在合伙之中,最关键的是拥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有共同的认知和追求,对创业的态度、公司未来的愿景都有高度的默契,这样合作起来才能如鱼得水。
比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五人的合伙,他们的愿望都是通过西天取经来实现成佛,尽管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但由于师徒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追求,最终得以共渡难关,取经成功。
林黛玉是不会爱上焦大的,古人称之为门不当户不对,究其根源在于二人生活经历不同,彼此很难理解对方的感受。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因为林黛玉和焦大追求的阶段层次不一样,焦大在温饱线上挣扎,属于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要。
而林黛玉则追求爱的归属,在意的是个人内心的感受,属于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
因为没有过共同的经历,不能做到感同身受,这对夫妻来说无疑是一个大的隐患。
在合伙关系中,共同或相似的经历让双方知根知底,彼此熟悉,进而拥有超乎他人的默契和情谊。
特别是对事物的认识,现实中很多培训班毕业的同窗很容易一起合伙创业,原因就在于彼此有共同经历和共同语言。
婚姻是两个人的结合,这是法律规定,也是伦理道德。
那创业呢,在早期创业时,合伙人不要过多,以两人为佳:一个为核心创始人,一个为联合创始人。
这样的组合产生了许多的商业合伙佳话。
如史蒂夫 •乔布斯和斯蒂夫 •盖瑞 •沃兹尼亚克、比尔 •盖茨和保罗 •艾伦、拉里 •埃里森和鲍勃 •迈纳、拉里 •佩奇和谢尔盖 •布林等。
在中国,如华为的任正非和孙亚芳,海尔的张瑞敏和杨绵绵等,都是堪称经典的双人搭配组合。
当然,两人中也需要分清主次,一定要有一个做决定的核心老大,他相当于是公司的主帅和舵手,由他做重要的决策,并带领公司往前走。
每个人谈恋爱、结婚可能都会有自己的标准,如身高、体重、年龄、教育程度、工作状况、家庭背景等,这些标准会影响你最终与谁结婚的决定。
那找合伙人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呢?
首先,从合伙人个人情况来说,高智商、高情商、精力充沛和拥有健全人格的优秀人选是人们在找合伙人时的最佳标准。
这样核心团队在一起时,因为水平相似,便可以齐头并进。
其次,合伙人之间能够平等沟通,擅长主动挑战和有信心迎接挑战。
最后,合伙人需要做出长期承诺,能共同坚持一段时间,比如至少 3年内能够风雨无阻,同舟共济。
此外,合伙人还应具备精进、利他等精神,明确彼此在一起的目的就是为了携手做出一番事业,共同实现梦想。
当你找到觉得合适的梦想合伙人后,在洽谈合伙事宜时,不妨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下。
如合伙人有多少资产,他对自己的个人规划,他想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