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51HR派
第一时间发布“中国典范雇主”的榜单、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行业完整的数据信息,对才市行情进行前瞻分析和预测;深入分析最新发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热点话题和事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HR派  ·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再度下探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小红书:商家运营-亲子生活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专业简历提升】挖掘亮点:提升眼界思路,优化简历! ·  3 天前  
51HR派  ·  本周看点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51HR派

600万外来务工人员,大城市离不开他们。

51HR派  · 公众号  · 求职  · 2017-03-15 15:05

正文


编者按

市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高端的职位招不到人,低端的职位没人愿干。企业的HR可谓是一筹莫展。尤其是城市服务业,春节后总会迎来离职大潮,使得雇主们不得不用更高的价钱去重新招合适的人,企业的运营和培训成本也随之一起上涨。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现在已经拥有 600万的外来务工人员 ,如此庞大的一个劳动群体,雇主们怎样才能在其中找到合适的人并且留住他们,他们的变化又会给雇主带来哪些变化,城市的政府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前程无忧蓝领事业部特邀请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工办副主任赵建德先生,就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




赵建德 先生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局

农工办副主任



春风行动系列报道(一)



600万 外来务工人员
“大城市离不开他们”



招人难?

招工难?

钱给得也不少,怎么就没人愿意来?


每年“金三银四”招工季,对于劳动力的渴求是绝大多数企业的心声,但相应的,招不到人也成HR们大倒苦水的源头。诚然,中国有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但随着越来越多“90后”甚至“95后”的注入职场,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了城市工作人群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逐渐衰老的大城市的活力和魅力的体现。


你知不知道,上海外来务工人员有多少? —— 600万 !平均年龄32岁,他(她)们与父辈已经完全不同。如果雇主“打开”年轻人的方式不对,可能600万人都不一定看得上你!而发现他们,支持他们和留住他们,中国大城市中的很多企业和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须。


前程无忧蓝领事业部特邀请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工办副主任赵建德先生,盘点了以下 新生代外来务工者的六大特点



01

教育程度不低

文化低?错!


相比老一辈外来务工人员,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至少提高了一个档次,普遍都是初中毕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正在提高。不少部分求上进的积极分子在工作之余还在继续攻读学位, 大有“能行万里路,也能读万卷书”之趋势。



02

并非有钱啥都愿意干啊

“什么活都愿意干?错!”


以为他们到大城市里打拼,就是为了多赚钱,养家糊口,只要是能挣钱,什么活都愿意干?错!


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了不少,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没有背上必须要靠多挣钱来改变生活现状的包袱, 因此他们出来打工并不一定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更多是想寻找自己新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并非有钱挣得活都愿意干的啊,当然如果可以在干活的过程中技能傍身,为之后立足城市打下基础,那倒是挺好的。


03

同学说的我更愿意听

“社交圈年轻得多”



老一辈外来务工人员怎么会想到要走出农村,可能大多数靠的是老乡、亲戚的“工作有感”,所以一旦这个“感受”得到了认同,有时候一个家庭的人就出来了,甚至一个村子的人也都出来了。


但是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交圈要年轻得多。 比如某个同学到城里打工后觉得不错,就在手机上发发照片进行互动,聊着聊着可能就吸纳更多“90后”进入城市,因此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寻找工作的社交圈跟以往有很大不同。


04

对体面,我是有要求的

“找一份体面舒适的工作”


有些流水线上枯燥无味的低端岗位招不到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并不向往这份工作,他们也要追求舒适的生活,追求诸如管理岗位的白领工作状态。


虽然碍于现状无法实现内心的追求,但长期的奋斗目标是找一份体面舒适的工作。 另一方面,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并不一定能继承他们父辈那种非常能吃苦的传统。



0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