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随着年纪一天天变大,中风这个杀手就像影子一样跟随我们左右,稍不留神就会跳出来祸害一方。中风在医学上的学名叫脑卒中,它和风没什么关系,而是脑血流出现问题导致的脑部损伤。
它有多可怕呢?
中风可怕就可怕在它能快准狠地迅速打垮你的身体。“半身不遂”是我们最常见的描述中风症状的词。除此之外,中风还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其他的伤害。比如:
目前,中风正在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这一不再是中老年的专属疾病,
三四十岁的人一样会发生中风。
中风的症状从轻到重、五花八门,有时候医生也需要仔细检查才能鉴别。
一旦出现中风的征兆,
一定要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将病患送往医院抢救,争夺时间尽快抢救是第一要务!
爱看美剧、尤其是医疗剧的小伙伴,一定有人注意过英语国家的中风快速识别口诀FAST:Face drooping, Arm weakness, Speech difficulties, Time to call。
在中国,也有相同的口诀:
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
。
具体来说,就是:
如果突然出现一侧面部的口角歪斜、单侧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含糊,这些都是中风的迹象,请马上去医院!
即使是在等待救护车的途中中风的征兆消失了,也还需要到医院接受相应的检查。
随着当代医学对病理学的研究深入,人们现在知道了,中风的症状可能由如下两种发病机制不同的疾病导致:
脑出血
和
脑梗死
。
脑出血指的是颅腔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
这种出血常常由高血压引起。
一旦发生脑出血引起的中风,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只有静待出血吸收、控制基础疾病、进行康复锻炼。一些特殊部位的出血或量比较大的出血,还需依靠手术的方式来挽救病人的生命。
脑梗死指的是颅腔内血管被堵塞,导致周围组织得不到血液供应而坏死。堵塞血管最常见东西的是血栓,另外也有可能是细菌、脂肪、肿瘤细胞等。神经内科医生常常说:
“时间就是大脑”,因为脑梗死病人越早到达医院,越早使用溶栓药物,能够挽救的神经元就越多,中风这个恶魔在病人身上留下的痕迹就越少。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仅有
4.5小时
,如果从发病到应用溶栓药物的时间大于4.5小时,不仅疗效甚微,还大大增加了颅内出血的可能性。
过了4.5小时,溶栓治疗就无能为力了。这时医生会给予一些药物治疗。药物的目的是防止新的血栓形成,降低未来发生卒中的风险,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不管是出血还是梗死,都会破坏周围脑组织的神经元。我们知道,神经元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中风严重时功能损伤不可逆转,引发如前所述的症状。
中风有许多常见危险因素。
-
糖尿病
也是常见的危险因素,高血糖对全身血管均有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更容易形成血栓。
-
另外,
肥胖
、
高血脂
和
吸烟
也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所以也是中风的危险因素。
-
某些心脏疾病,比如
心律失常
、
心脏瓣膜疾病
等等,会使心脏内部更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沿着动脉系统进入脑内的血管造成栓塞,这个原因导致的中风也不容小觑。
中风虽然可怕,但它是可以预防的。预防手段主要是针对中风的那些危险因素,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疾病、肥胖、吸烟等。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世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加上吸烟、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再加上高压力、快节奏的当代生活,连中风这个我们印象中的“老年病”发病也越来越年轻化了,
三四十岁就出现中风的患者,在医院里也屡见不鲜。
由于中风后常常遗留一些严重的偏瘫、吞咽障碍、语言障碍,病人的康复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病人和家属都建立强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