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学家圈
关注思想市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经杂志  ·  自如:存量时代,升级打怪 ·  昨天  
有限次重复博弈  ·  很多写官场的小说的问题,写基层都很真实,往上 ... ·  3 天前  
凤凰网财经  ·  涉案200亿!投资人心灰意冷:已没翻身机会 ·  3 天前  
财经早餐  ·  【财经早餐】2024.11.02星期六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学家圈

金融业都被监管层去杠杆吓傻了 只有宋国青说出了常识

经济学家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31 20:15

正文

来源:国家发展研究院官网

关于金融杠杆,多从用杠杆的角度理解,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被杠杆”。A把钱借给B,B借给C,借了一圈,这是银行的本职,有杠杆很正常。为什么A不直接把钱借给C?虽然银行可以提供信用信息,但如果C买国债呢?为什么A不直接买国债?有一种可能是,借钱过程中存在委托代理机制问题:代理人加大杠杆,赢了可以分红,输了推脱客观原因,全由委托人承担。这种代理机制抬高了市场风险,因为有风险才有输赢,比如基金原则上就有这种机制问题。引发金融加杠杆的另一个原因是新股类别划分:新股有A、B、C类,不同类别收益率、中签率不一样,促进了委托代理问题,抬高了杠杆率。

目前银行负债的主要部分是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这部分就是“被杠杆”。个人定期存款利率很低,为什么不加杠杆,不去挣4%的收益率,要以2%存在银行?如果活期存款利率彻底放开,杠杆水平自然要下降,问题的源头在于利率管制。为什么现在监管又动了呢?根本原因是市场利率上升了,去年四季度以来利率上行,杠杆套利收益丰厚,这跟监管与否是两码事,只要有利率管制,早晚会产生各种问题。比如表外信贷,去年市场利率下降时没有监管,表外信贷自然收缩,四季度利率上升,这些问题都冒出来了。

没必要过度担心金融去杠杆的中长期影响。假设现在监管机构不允许B向A借钱,就会引发一连串问题,但A的资金仍会继续寻找投放渠道,可以借给其他人,所以对金融去杠杆的中长期影响不用太担心。不过短期会有一定效果,而且持续时间不清楚,比如理财产品不能买了,就转成银行活期、定期存款,这对债券、股票价格会有影响。此外,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也很重要。金融市场隔离有两层含义,一是政策性隔离,二是出于习惯等原因,比如老人只把钱存银行不用余额宝,不过这部分人的钱不断减少,而理财产品迅猛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