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
1
、
挖掘机更新高峰已过, 1月销量增速大幅放缓: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19 年 1 月纳入统计的 25 家挖掘机制造企业共销售各类挖掘机 11756 台,同比增长10%。其中国内销售10142台,同比增长6%;出口合计1614台,同比增长42%。相比于去年同期135%的增速,2019年1月挖掘机销量仍然增长,但增速大幅放缓。
2
、2018仪器仪表主营收逾8千亿,细分领域蓄势爆发: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运行相关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91.6亿元,比上年增长8.6%。仪器仪表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780.5亿元,比上年增长6.9%。从宏观来看,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求变的总态势。而从微观出发,各个细分领域例如环境检测设备市场、生命科学市场发展普遍向好,市场需求持续暴增。
3
、世界最大风机单桩基础中国造:
据欧洲海上风电消息,近日,两个全球最重的单桩基础在中国完成制造,准备出厂。据悉,这两个巨大的单桩基础是为国电投广东项目生产的,后续还要生产接近500个类似的单桩基础来满足国电投在广东接近32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需求。首批风机基础将会用在揭阳900MW项目上,项目水深接近37m,也是目前中国海上风电最深的项目之一。
【油气设备】
1
、新疆油田玛131井区水平井开发试验获重大突破:
继玛2井区百口泉组油藏扩边评价取得重大突破后,新疆油田玛131井区新层百口泉一段油藏评价斩获新功。该油藏部署的试验水平井MaHW1601近日获得43.2吨的高产工业油流。MaHW1601井的成功,深化了玛北隆起带百口泉组大规模成藏、叠合连片的认识,有利推动了百一段油藏的有效建产,为该油藏探明储量申报及玛北百口泉组油藏立体开发方案编制提供了依据,预计可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00万吨。目前,另一口试验水平井MaHW1602井已完钻,油层钻遇率高,压裂后有望获得高产。
2
、胜利油田55年累计产油突破12亿吨:
据电力新闻网消息,截至2019年1月20日,胜利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2亿吨,相当于为全国13亿人口每人提供了0.9吨原油,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了解,2019年胜利油田将迎来勘探开发建设55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半个多世纪以来,胜利油田始终牢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责任使命,不断开辟增储上产新领域,实现了由陆地到海洋、由东部到西部、由国内到国外的“三大跨越”,2015年西部的新疆探区建成年产百万吨油田,2017年海上生产原油累计突破5000万吨。
3
、塔里木油田“复活”166口井:
近日,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在库车山前钻探的克深206井日产天然气达到30万立方米,在冬季天然气紧缺的情况下为全国增气。这口井此前因井筒堵塞而关停,塔里木油田实施酸化解堵“手术”后恢复了产能。一年来,塔里木油田通过连续油管作业、重晶石解堵等这样的“内外科手术”,先后“复活”166口井,增气13.3亿立方米,增油26.3万吨。其中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的克深8-3、迪那2-6等井“起死回生”,日增气超过700万立方米,相当于在冬季用气高峰时期投产了20口日产天然气35万立方米的高产气井。
4
、中石油油品月销量首破千万吨:
据中国石油销售公司消息,1月份成品油累计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同比增长12.4%,其中零售量超过600万吨,同比增长5.6%;实现利润近6亿元,同比增加0.4亿元;非油店销收入超过16亿元,同比增长25.6%,非油毛利同比增长14.8%,油非经营实现量效齐增。
5
、南非发现海上大型油气田:
据经济日报消息,道达尔南非公司2月7日宣布在南非南部海域探明一个“世界级”油气区块,预估蕴藏油气资源有望超过10亿桶油当量。该油气田地处距离南非西开普省莫索尔湾海岸南部175公里外的奥特尼夸盆地,位于11B/12B区块的布鲁尔帕达勘探远景区,含油气层厚57米,钻井深度达3633米。目前探明资源主要是凝析气和少量轻油。
【煤炭机械与煤化工】
1
、山西煤企试点“契约化”管理,减亏增盈近10亿:
据中新网消息,从山西老牌煤企晋煤集团获悉,该集团对契约化管理试点企业实行下放权力、责权利对等管理,激发其内在活力,5家实行契约化管理的试点企业实现年减亏增盈近10亿元。在山西此轮国企改革中,晋煤集团于2018年2月在企业内部下发了《晋煤集团关于印发契约化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选取晋开化工公司、天庆煤化工公司、晋丰煤化工公司、天源化工公司4家煤化工企业以及赵庄二号井1家煤矿企业作为契约化管理试点企业。同时,晋煤集团下属一家煤矿资源整合主体公司——天安公司也按照本办法在下属部分矿井试点推行契约化管理。
2
、中煤能源1月份商品煤销量增34.2% 产量增36.3%:
据中煤能源2月16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2019年1月份,中煤能源商品煤产量为833万吨,同比增长36.3%;环比增加120万吨,增长13.83%。2019年1月份,中煤能源商品煤销量为1616万吨,同比增长34.2%;环比增加315万吨,增长24.21%。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为702万吨,同比增长27.4%;环比增加9万吨,增长1.3%。
3
、海事服务网发布中国煤炭海运进口量报告:
自2016年来中国海运进口煤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在国内煤炭保持高产的情况下,中国依旧占有全世界30%的海运煤。而从近几年进口量来看,印尼、澳大利亚、蒙古和崛起的俄罗斯等成为中国煤炭最主要来源国,不完全统计该四国合计占到中国煤炭进口总量的60%以上。其中,海运煤主要来源于印尼、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三国。2018全年澳大利亚发运煤炭4.1亿吨;上半年累计增速达到11.3%。印尼-中国发运量达到1.3亿吨,占印尼发运总量32%,为中国2018年最大来源国。
4
、1月份我国煤炭出口量比增114.6%:
据海关总署数据,1月份我国出口煤炭60.2万吨,同比增加32.1万吨,增长114.6%,环比增加29.2万吨,增长94.19%。1月份煤炭出口值为11040万美元,同比增长92.8%,环比增长106.36%。由此可推算出出口单价为183.39美元/吨,环比上涨10.81美元/吨,同比下跌20.17美元/吨。
【智能装备】
一、机器人
1
、央行发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支持:
央行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我国工业机器人制造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关键零部件中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主要依赖进口,“小、散、弱”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下一步,应鼓励金融机构推动融资、租赁、质押业务创新发展,加大对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金融支持。
2
、2018年德国机器人自动化销售额达到150亿欧元:
根据德国VDMA机器人自动化协会消息,去年德国机器人自动化销售额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所增加,达到史上销售额最大规模约150亿欧元。从分类来看,集成解决方案比前年增长了9%,达到83亿欧元,增长势头最迅速。主要由于德国内需活跃,已经确保的订单数量较多,“Machine Vision”部分去年维持在26亿欧元,“机器人”去年销售额降低了3%,总共约41亿欧元。据分析,这与中国汽车销售疲软相关。
3
、2020年国产工业机器人产量将达10万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达到72426台(含外资品牌),同比增长120%;其中,自主品牌机器人产销量为29144台,同比增长16.8%。2016年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
4
、新松机器人无锡智能装备项目落户锡山:
据无锡政府消息,近日,新松机器人无锡智能装备项目签约落户锡山区。据悉,新松机器人无锡智能装备项目成立后,将生产各类新型工业机器人及各类智能装备,预计达产后年销售为4-5亿元。
二、新能源汽车
1
、比亚迪2018年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为13.37Gwh:
2018年比亚迪全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为13.37Gwh。同时,比亚迪自2018年拆分电池业务之后,已经与东风达成采购合作,还与长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谈的客户中除了国内客户还包含海外客户。目前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目录上的乘用车大部分都已换装160wh/kg能量密度的电池包。
2
、投资124亿,重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云巴”项目开工:
近日,重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暨“云巴”项目开工活动在璧山区举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建设锂离子电池生产线8条,项目计划一年内建成一期工程并投产,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动力电池20GWh能力;“云巴”项目是立体智能交通系统,总投资24亿元。
3
、工信部三连发声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再度推文,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规模情况。为解决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提高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水平。2月15日、18日、20日,工信部共推送三篇文章,重点关注和介绍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问题,包括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重点企业的最新进展。在政策鼓励、渗透率不断提升的利好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有望继续快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销量将超过230万辆。与此同时,动力电池也开始迎来报废潮。根据预测,2018年-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的规模。解决利用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问题,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行业问题。
4
、新政策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 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高歌猛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1万辆和9.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3%和138%。新能源分类别来看,2019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2万辆和8.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9.3%和16.3%;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0.9万辆和1.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0.1%和135.1%。。从新能源汽车销量构成来看,纯电动乘用车以68%继续领跑,插电式混动(21%)和纯电商用车(10%)排名二、三位。
5
、雪人股份正推进氢能项目落地地方的产业化生产过程:
据雪人股份消息,公司目前已在国内规划组建氢燃料电池用空气压缩机及氢气循环泵的生产线,已向宇通客车、东风汽车、金华青年曼汽车、武汉泰歌氢能汽车等21家整车和发动机企业提供能匹配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空气压缩机。公司正在推进氢能项目落地地方的产业化生产过程。
三、3C自动化设备及消费电子
1
、小米在英国遭专利诉讼,小米8等三款手机或被禁售:
据国外媒体报道,知识产权管理和专利许可公司IPCom称,中国公司小米正在英国销售侵犯专利的智能手机。IPCom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包括Mi 8、Mi A2 Lite和Pocphone F1在内的几款小米智能手机都在使用IPCom拥有的技术。这与IPCom为3 GPP UMTS技术提供的欧洲专利1 841 268有关。
2
、2018年第四季度内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长陷入停滞:
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内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长陷入停滞,与上一年相比仅上涨0.1%。其中,苹果公司当季创下自2016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大销量跌幅,同比下跌11.8%。而华为当季手机销量则在全球五大智能手机厂商中增长居首,全年市场占有率增至13%,与以13.4%的市占率居第二位的苹果势均力敌。
3
、三星全球首发量产折叠屏手机,引发高度关注:
2月21日,三星全球首发量产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其在折叠状态下是一款4.6英寸小屏手机,展开后变成7.3英寸平板电脑。这意味着智能手机在全面屏已到达手机物理尺寸极限之后,向着更大屏幕、更好观看体验又迈出了前进的一步。除了三星,华为也宣布将于2月24日发布折叠屏手机;苹果则申请了多项相关专利,在折叠屏方向加紧布局。此前,小米总裁林斌公开了小米新款折叠屏手机视频。巨头已开始争相布局。
4
、LGD今年OLED电视面板出货380万片,广州8.5代线三季度投产
:据第一财经网消息,投资460亿元的LG Display(LGD)广州8.5代OLED面板生产线项目,今年三季度将投产。2月18日晚,LGD全球公关副总裁孙永濬在接受专访时透露,该项目将于2019年年底达到每月6万张基板的设计产能,LGD今年全球OLED电视面板出货量将增至380万片。
【轨道交通】
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推动大湾区城铁建设规划: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完善大湾区铁路骨干网络,加快城际铁路建设,有序规划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加快深中通道、虎门二桥过江通道建设。创新通关模式,更好发挥广深港高速铁路、港珠澳大桥作用。推进莲塘/香园围口岸、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横琴口岸(探索澳门莲花口岸搬迁)、广深港高速铁路西九龙站等新口岸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强港澳与内地的交通联系,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对接,构建安全便捷换乘换装体系,提升粤港澳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人员、物资高效便捷流动。
2
、西南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开始新车调试:
2月19日,成都地铁9号线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在蓉亮相。这是国内第一个具备全自动运行功能的8A编组地铁车辆,最大载客量可达3496人,是成都地铁目前载客量最大的地铁车辆。按照计划,成都地铁9号线将于2020年下半年建成运营,将是西南地区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路。
3
、铁道债额度扩容25%,铁路投资有望创新高:
据上海证券报消息,2019年中国铁路总公司铁道债额度达3000亿元,远超2018年的2400亿元,增幅达25%。2019年全国铁路投资有望再超8000亿元,甚至会创历史新高。种种迹象预示,与去年V型走势不同,2019年铁路投资将会在一季度率先启动,保持较高水平。
4
、安徽两条高铁获批,总投资达373亿:
日前,新建池州至黄山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建宣城至绩溪高铁项目可研报告已经获得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池州至黄山线路全长45.2公里,总投资额196.3亿元,建设工期4.5年。宣城至绩溪线路全长111.7公里,总投资额177.1亿元,建设工期2.5年。
5
、我国双层高铁动车组研制正在进行,瞄准国际市场: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中国未来双层高铁动车组概念模型被媒体披露,引发关注。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张卫华介绍,只要解决了低重心和大容量等设计技术问题,单层速度跑时速350公里,双层动车速度也应该没问题。我国双层高铁动车组研制也在进行。2018年11月,由中车株机研制的动力分散型铝合金双层高铁动车组首次公开亮相。该双层动车组瞄准国际市场,以时速160公里为基础技术平台。
【制冷通风】
1
、2019年家电市场开年走俏,冷柜冰箱等热卖
:据奥维云网数据,2019年1月份冷柜、洗衣机、冰箱及彩电的开年表现皆良好,零售规模同比增长分别是90.7%、17.9%、18.7%、18.5%,其中彩电零售规模达到6年最高,但是空调销售遇冷,零售规模同比下降11.4%,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2
、中越集装箱冷链班列开行:
一列满载火龙果、龙眼等东南亚水果的冷链集装箱班列22日驶出广西国铁凭祥口岸物流中心,开往上海闵行。这是国铁凭祥口岸物流中心启用以来发出的首趟冷链集装箱班列,也是中越集装箱(凭祥—上海)冷链集装箱班列开行的首趟班列。中越集装箱(凭祥—上海)冷链集装箱班列的开行,对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班列前期预计每月开行两列。待国铁凭祥口岸物流中心的水果进境口岸开通后,项目运作稳定可增加至每月开行15列。近期还将增加新的到达站“嘉兴东站”,未来争取辐射北京、郑州等地。
3
、中集集团参与中铁特货混改,看好冷链、LNG多式联运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