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年中国的第一个孵化器建设开始,政府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孵化器公益属性较强,这一基因对后期创新平台影响深远。在之后的20余年里,中国孵化器一般以企业创新中心、科技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创业园等形式存在,归属科技部高新技术火炬中心和各地区科技部门、高新区等机构管理,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对孵化器进行引导调节、促进网络化等扶持手段,对入孵企业提供税收、进出口权等方面的优惠,提供创新基金以及出台火炬计划给中小企业以政策扶持。
对这类创新平台,中央政府的期望是将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提高成果转化率,扶持科技创业企业。地方政府则希望通过对孵化器的扶持,培育新兴产业领域,为区域经济发展增加新的驱动力,所以这时的孵化器被看作是新政策实施和机构改革的试验田,是产业政策区的细化——载体政策区,即政府作为运作主体,提供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小环境,其服务对象主要为科技型创业企业,不具备清晰的盈利模式。政府作为服务供应者,其专业性和深度也较为有限。
随着孵化器有关优惠政策的逐步出台,孵化器投资和运作主体的多元化,互联网领军企业、带有产业概念的地产开发和运营机构、具有产业用地存量的制造业企业纷纷进入孵化器领域。特别是2015年“双创战略”提出以来,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创新型创业载体,更是成为社会热点。
众创空间因具备共享经济、开放服务、投资驱动等特点,可以将创业要素更高效地结合起来、将各类主体更好地连接起来。这种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出现后,业内人士认为孵化器3.0时代到来了。众创空间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有偏重地产属性的联合办公型,如优客工场、SOHO 3Q、创客空间,也有偏重投资属性的投资促进型,如3W咖啡、创新工厂,也有偏重服务属性的培训辅导型,如联想之星。可以说,服务创新与创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
值得关注的是,不管是哪一种创新平台,盈利模式一直不清晰,或者说成立后的短短两三年时间里,还没有来得及证明盈利模式是行得通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类创新平台的服务对象,更偏重于围绕商业模式创新的创业类企业,偏重的更多是创业,而不是创新。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双创战略提出时正值“互联网+”风起云涌,这类业态特征往往是消费驱动型创新,是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产业发展,这类创新型企业正好属于广大众创空间的服务对象,同时这类企业在过去两年更受投资方青睐,对孵化器特别是投资型孵化器来讲,更容易减轻运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