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
《通知》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如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200%对应的权益配置比例上限由25%提升至30%,而250%-350%对应的权益配置比例上限由35%提升至40%,大于350%对应的权益配置比例为50%,其余档位的保持稳定,权益配置上限被进一步打开。
《通知》过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对应权益配置比例为10%;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150%,对应权益配置比例为2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250%对应的权益配置比例为30%;250-350%对应的权益配置比例为40%;大于350%对应的权益配置比例为50%,偿付能力充足率较高的阶段对应的权益配置比例均有提升。
提升权益配置比例上限,缓解部分保险公司权益配置压力,也为市场引入长期资金,资本市场的稳定性提升也将有利于保险资金应对低利率环境。
据金监局的数据显示,24Q4保险行业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9.4%,《通知》发布前对应的权益配置比例为25%,实际的权益配置比例(股票+基金+长期股权投资)为19.8%,但考虑到大型保险公司普遍距离上限较远,倒推出中小保险公司权益配置比例较难提升,而《通知》发布后,行业权益配置比例上限可提升至30%,有望缓解中小保险公司配置压力。当前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3.26万亿元,5%对应的规模为1.66万亿元,有望为资本市场继续引入长期资金,而若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增强,也将利好保险资产端更好的应对低利率环境。
响应监管持续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等综合因素影响,上市险企2024年公开市场权益配置比例有所提升,
平安、国寿、太保、新华、太平“股票+基金”占总投资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1.8%、12.2%、11.6%、18.8%、13%,较上年变化幅度为+0.3pct、+0.4pct、+0.5pct、+4.6pct、-1.5pct,整体呈现上行趋势,且部分公司通过举牌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通知》有望缓解部分中小保险公司权益配置的限制,为市场引入长期资金,而资本市场的稳定提升同样也会利好保险资产端,当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板块有所回调,继续建议关注保险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