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最高法发布的第二批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典型案例之一,涉及某航空公司与金某公司的航空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该案例涉及国际航空运输合同纠纷的裁判规则,展示了自由贸易港法院专业化审判的优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背景信息
3月18日,最高法发布了第二批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典型案例,其中海南有一案例入选。该案例涉及某航空公司与金某公司之间的航空货物运输合同纠纷。
关键观点2: 基本案情
2022年1月,某航空公司与金某公司签订《运输协议》,约定由北京至洛杉矶的往返航线运输货物。因各种原因出现拉货及货物丢失情形。金某公司因燃油价格暴涨停付包机费用并单方中止合同。
关键观点3: 裁判结果
海口海事法院根据《蒙特利尔公约》审理此案,认为金某公司单方中止合同构成违约,并判决其支付燃油款、包机费用及逾期付款违约金。对于货物丢失或损坏的赔偿,按照公约规定进行。金某公司未能证明丢失货物的重量,无法获得赔偿。
关键观点4: 典型意义
本案是首个由海事法院适用国际条约审结的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合同案件,体现了自由贸易港法院专业化审判的优势。该案例对明晰国际航空运输合同纠纷的裁判规则、规范国际航空物流权责关系具有示范意义。
正文
2022年1月,某航空公司与金某公司签订《运输协议》,约定由某航空公司执飞北京至洛杉矶往返航线,金某公司支付包机费用,包机价格与燃油价格实行联动,并约定合同的效力、解释、履行等适用中国法律,承运方对包机方的赔偿责任适用《蒙特利尔公约》。双方又签订《补充协议》,约定淡季价格下调、旺季价格上涨。合同履行中,某航空公司按照约定将金某公司托运的货物运至洛杉矶。少数运单因飞机配载、跑道限制或天气状况等原因出现拉货(指原计划配载的货物未能全部装上飞机)及货物丢失情形。但对于全部拉货,某航空公司已在后续最近航班中运输完毕。2022年7月,金某公司以国际燃油价格暴涨造成包机价格过高构成情势变更为由,停付包机费用,单方中止合同。某航空公司起诉金某公司,请求支付拖欠的燃油费、包机费及违约金。金某公司提起反诉,请求某航空公司返还押金、赔偿拉货和丢货损失。
海口海事法院认为,案涉当事人虽均为中国企业,但飞行航线为北京往返洛杉矶,根据《蒙特利尔公约》第一条第二款之规定,案涉航空运输为该公约所规定的国际航空运输,《蒙特利尔公约》在本案中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有关合同成立、效力、解释、履行、变更等争议,《蒙特利尔公约》没有规定,应根据双方当事人约定适用中国法律。金某公司单方中止合同构成违约,其关于情势变更的抗辩不能成立,故判令其承担支付燃油款4516550元、包机费用3125000元及逾期付款违约金的法律责任。根据《蒙特利尔公约》及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修订的责任限额规定,运输中货物丢失或损坏的,承运人应按照每公斤 22 个特别提款权进行赔偿,但提货人至迟必须在收到货物之日起 14 日内就丢失或破损提出异议,否则不得向承运人提起诉讼。金某公司未在规定时限内提出异议的,丧失索赔权。在规定时限内提出异议的部分,因《蒙特利尔公约》规定损失以所丢失或破损的货物之重量为计赔单位,金某公司未能举证证明丢失货物的重量,其要求赔偿拉货丢货损失的反诉请求不能得到支持。金某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后撤回上诉,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回上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提出“适度扩大海口海事法院民商事案件受理范围,集中受理国际多式联运合同纠纷及国际航空运输合同纠纷案件,发挥专业审判优势,推动实施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政策”。本案是首个由海事法院适用国际条约审结的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合同案件,是落实上述意见精神、适度扩大海口海事法院民商事案件受理范围的具体体现。本案坚持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原则,彰显了我国恪守条约义务的开放包容司法形象,严谨论证了《蒙特利尔公约》规定的货损索赔条件以及情势变更的适用标准,对明晰国际航空运输合同纠纷的裁判规则、规范国际航空物流权责关系具有示范意义,体现了自由贸易港法院专业化审判的优势。
二审:
海南省高级
人民法院(2023)琼民终 268 号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责编:丁韵嘉
审核:龙牧羊
方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