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半导体或者更广泛的大科技板块是A股的渣男板块。
表现包括但不限于,景气度高的时候业绩高增长,估值和股价齐飞;但持续性不佳,板块波动极大。
总之就是,跌的时候能把人折磨死,让你痛不欲生;但涨起来,又没人比得上,夸张点说,一个月兑现别人三年涨幅。
这种表现,让人又爱又恨,故谓之“渣男”。
这张图,还是上轮牛市里北落做的,放在今天来看,屌丝不一定是屌丝,备胎也不一定总是备胎,男神更不意味着永远是男神。
但科技板块的渣男传统,倒是一直,保持了下来。
科技股飞起来是真猛
一周之前,有粉丝给北落发微信——
所谓“你好坏,我好喜欢”。
其实从这波反弹开始算,最猛的还是科创50、科创100、创业板这御三家。
跌的时候确实让人绝望,谁也不知道底部在哪里,但只要开始涨,回血也是分分钟的事,这大概也是科技板块总是有人气的原因吧,
除了指数,我也统计了一下目前全市场主投半导体的主动基金的表现。
虽然全市场类的偏股基金反弹确实跟不上科创创业板块的反弹,但科技、半导体主题基金的表现也还好。
924以来,最靠前的诺安优化配置,基本已经快翻倍了。
作为一个类ETF的主题基金,弹性确实够强,不论是近半年的视角还是超过了普通的半导体指数以及这波反弹强势出圈的科创芯片指数。
从表现上看,这是符合甚至超预期的。
你可以理解为这是
一个主投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的基金
。
我也翻了翻诺安优化配置的季报,供大家参考——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半导体领域利好频发,包括大基金三期的成立,“国九条”与“科创八条”对于科技企业的大力支持,然而市场情绪低迷,形成了较大的股价与基本面的剪刀差。三季度末,国家出台多项提振资本市场情绪举措,整个芯片板块带领市场有了较高的收益,之前强调的中国芯片长期向上的未来行业趋势已经逐渐开始体现在股价中。
本基金主要布局芯片国产化板块,主要集中于先进制程突破受益产业链(晶圆厂、设备、eda、光刻机、光刻胶等)。
又回到了熟悉的,强预期、弱现实
科技股的走牛,说明了一个问题——
资金有意愿向中高弹性方向集中,说明大家的风险偏好够高。
郁见投资昨天发了一篇文章叫《科技牛与债牛齐飞》。
这篇倒是提醒了我,其实债牛与科技牛的背后有很多相似的宏观基础。
第一,都受益于“强预期弱现实”的宏观环境。
2023年上半年是全面放开后,大家对消费复苏、经济修复甚至过热的预期,与一直miss的基本面的矛盾;此刻是大家对924重磅政策、“6+4+2”万亿地方化债的部署,市场情绪在政策的推动下为之一振,再次回到对未来的强烈憧憬之中。
第二,都受益于流动性的宽松。
10月27日,华创姚佩团队提到了剩余流动性的概念,也就是货币总供给扣除实体经济的货币需求,进入金融市场的货币规模。
结合昨天发布的M1和M2数据来看,10月“剩余流动性”指标,显著扩张——
“M1同比-PPI同比”,从8月的-5.5%,到了10月的-3.2%;另一个,“M2同比-社融存量同比”,则从8月的-0.3%,到了10月的+1.2%。
流动性在,板块上涨的基础就在。
第三,超级周重要宏观事件的石头落地。
首先,特朗普上台后的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是当前科技股交易的重要逻辑之一,这点没问题。
其次,“6+4+2万亿化债”的新闻发布会上,蓝部长提到“将原本受制于化债压力的政策空间腾出来,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
这也渗透了化债落地对消费和科技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利好之处。
但严格来说,比起2019-2021年的电子股大景气带来的“量价齐升”逻辑,这波科技股的反弹和去年美股AI映射范式下的投资有相近之处。
所以后续行情能否持续,这是参与科技板块的朋友们都在关心的问题。
我觉得这得分两方面来看——
首先,要看科技股自身的基本面。
用诺安优化配置(C:019571),
基金经理刘慧影
的话讲——
芯片先进制程突破是整个中国芯片中长期持续发展的“阵眼”。
过去三年,芯片国产化链条主要受益于半导体制造环节国产化率的加速提升,那进入2024 年,国家不断出台对先进制程的大力支持,这方面的兑现度也就成了科技板块究竟能走多远的关键。
5nm良率究竟有没有突破,真实情况究竟为何?华为Mate70什么时候发布?发布会究竟有哪些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