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则耸人听闻的事件:
故事的开头很美。美国一位慈爱的母亲,独自照顾多病在身的瘫痪女儿。
两人的乐观精神,为社会带来很多正能量,也有很多爱心人士施与援助之手。
然而观众猜对了开头、却没猜对结局 —— 女儿与网上认识的男友合谋捅死了自己母亲,并发在网络上广而告之。
随着警方调查,最后真相大白。
原来被母亲宣传的女儿的“多病”都是谎言!
女儿实际上很健康,根本没有所谓的“染色体缺失、肌肉萎缩症、癫痫、重度哮喘、睡眠呼吸中止症、智力缺陷”。
更可怕的是,这些全是母亲为了获得社会人士的关爱,编造出来的。
她从小在母亲一个又一个温柔的谎言中长大,被迫地接受着母亲仁慈的“大爱”,被当作一个病人养着,吃着各种药物。
直到女儿认识了男友后,她才意识到自己不能生活在谎言之中。为了摆脱妈妈的控制,最终走上了极端。
这样极端的事件不多见,何况查出那个母亲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
然而在我们周围的社会家庭中,会有这样的情况吗?
事实上,并不少。
其实,中国的家长很容易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家中对孩子控制过多,造成孩子做事没有主见、没有自信,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经常讨好别人。
但是这样的“乖乖女”一旦爆发,后果惊人。
Chapter 1
自卑的原因有很多
被强势管教是第一个
▶️“我觉得现在监狱里的生活都比之前跟妈妈一起生活要自由。”
▶️“从小都是妈妈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但她让我做的都是些不太好的事。”
▶️“她让我撒谎,我不想撒谎,我想做一个诚实的好人……”
事件中的女孩如是说。
这些话语如惊雷,仿佛也震醒了许多“任劳任怨”的母亲。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母亲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孩子喂奶、换尿布。
妈妈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是保护,家里的事情全部亲力亲为、忙进忙出。父亲什么都不管,母亲越来越成为一个女强人。
孩子逐渐长大,但是妈妈的抚养方式却没有变,仍然把女儿当做婴儿,不允许她做这做那。
但当孩子已经有自己独立思想时,母亲仍然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意愿行事,就的确会给孩子带来“被母亲统治”的感觉。
家长的适度管控是好的,可以防止孩子出现什么危险。但过度管控便是剥夺了孩子的人身自由。
这么说一点都不为过。
如果孩子有“人际交往”的需要,你却限制孩子的人际接触,让孩子待在家里,不要和朋友出去玩。那么,孩子就错过了他学习人际相处的时机。
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的思想意志被别人操控,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
然而,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的确无力反抗,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只能被“管得多”的母亲剥夺。
时间久了,孩子无法拥有独立的思想,从而会觉得自己所有自主的想法都是错的。
他已经被妈妈剪去了翅膀、失去了自我。本该属于自己缤纷广阔的人生,却要依靠他人来做决定,最后困在狭小的一隅。
在电影《黑天鹅》中,妈妈因为生下Nina,所以被迫从芭蕾剧团退役。
作为单亲母亲,她对Nina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爱。
已经28岁的Nina,在妈妈看来仍然是个没有长大的小女孩:一直称她为“宝贝”,一定要帮她穿衣服,限制她的饮食、外出的时间、人际交往、甚至是指甲的长度。
而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让Nina成为一流的芭蕾舞者,完成她未完成的梦想。
生活中,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因为生下你而结束了舞台生涯的。”
可以说,这个母亲把自己生命的全部重量都寄托在了Nina身上。
当女儿失败时,母亲就用充满失望的各种字眼来诋毁打击她:
“我就知道你不能。”
“你怎么就是改不了!”
但当女儿重要拿到角色、即将走上巅峰时,妈妈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再控制女儿了。
她又开始恐慌,从女儿事业的全力“支持者”变成“阻碍者”,用更加激进的方式否定和打击Nina。
她以为的爱,其实是对女儿的控制。
在控制欲强的父母眼中,孩子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自己的作品。
所以,他们会在孩子身上强加上自己理想和要求。
他们执着于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如果孩子一旦想要逃离,就会用各种方式来捆缚住孩子的手脚。
他们所谓的爱,不过是以“爱”为名义的占有。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便利贴女孩”:被人指手画脚,还总是笑盈盈的。
这样的性格,其实我们并不喜欢,甚至不自觉也想去指挥她。
因为她“好欺负”。
那么,这些好欺负的人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
在严格的家教之下,告诉孩子要“听话懂事”。孩子为了让父母喜欢自己,便逐渐形成了这样委屈自己、讨好别人的模式。
▶️ 他们的自我早已被吞噬。最早的时候,家长的严苛及家庭里的语言、身体暴力吓坏了他们。
▶️ 不管别人怎样对他,他都能原谅对方。
这种善解人意的好人面具,是以“深深隐藏起自身真实的需求”为代价的。
可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味地付出而不求回报。长期压抑自己的需求,达到一个临界点之后,会出现两种状况:
一种是向内攻击,觉得自己越来越没有价值;
一种是向外攻击,突然爆发,从乖孩子变身恶魔。
之所以“一个总是尊重所有人的人,却得不到应该有的尊重”,是因为他唯独没有尊重自己。在该保护自己的时候,没有给予别人还击。
由此可见,在原生家庭里没有得到恰当尊重的人,往往不能适当保护自己、拥有合适的底线。
赵薇曾塑造过一个极具写实主义的“虎妈”角色。
为了不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她制订了一系列望女成凤的教育计划,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女儿的想法和要求,只是强迫女儿朝着自己规划的方向前进。
为了让7岁的女儿能上个好学校,她甚至想要砸锅卖铁买学区房。
本该温馨和睦的家庭,因为女儿的学习,爆发了一次又一次剧烈的争吵。
这一切就像是电视剧的海报上写的:你的人生,我的战争。
虽然在一系列的高压之下,女儿的成绩有很大的提升,但最终却给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在生活中,家长们让孩子替自己完成未曾实现的梦想。为了学习成绩不惜一切手段去压迫孩子,缩减孩子的自由空间。
他们仿佛把孩子的人生,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战场
虽然家长的这种做法会取得暂时的成功,拥有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可是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失去边界感。
而一个孩子,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拥有自己的边界感。
正如亨利·克劳德在书中写道的 ——
父母应该有一个很严肃的责任:教导孩子有内心的界限感,而且能够尊重别人的界限。
开头事件中的女孩面临这样的冲突:
是成长、蜕变;
还是回到母亲温柔的牢笼。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被压抑很久,再次爆发的力量可能是非常强大而充满破坏力的。
事件最后令人扼腕叹息的弑母结局,何尝不是这样的例子?
自我压抑到一定程度,总要有一个宣泄口来释放她的暴怒。
我们身边很多人也经历着这样的心理冲突,而且,更多是发生在不被觉察的潜意识里的。
当孩子渐渐地长大,意识到自我空间时,他们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是开始尊重自己的个人意识,还是依旧做个乖孩子言听计从?
▶️ 大多数家人的出发点无非是关心或是有较高的期待。他们自以为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沟通的时候往往不能站在理解的角度去考虑,而是站在一个“权威者”的位置去对待孩子。
▶️ 还有另外的情况是,父母因为上一辈的不正确对待而形成的一些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察觉,他们就容易把自己的创伤和焦虑延续给孩子。
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其实是「去角色」的,也就是说:
父母不用一直带着“父母的外套”,那样会强加给自己更多的责任;
孩子也不能一直把自己当成长不大的“孩子”,那样成为不了一个独立的成人。
一个健康的关系,其实是两个「完整个体」 的关系,而不是相互依附和控制。
我们都需要在爱中,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作者 | 安之(田莉),专职心理咨询师、专栏作者、心理讲师、催眠治疗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健康时报》、《现代教育报》等杂志撰稿人。微信公众号:安住他方( ID:anzhutafang )
本文转载自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
你可能还喜欢
《分离对孩子的伤害,三生三世都悔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