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食品营养知识和健康生活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生活研究所  ·  焦虑式带娃真的太累了!新手爸妈试试这个方法 ·  昨天  
丁香生活研究所  ·  总是焦虑、压力大?一招帮你快点好起来 ·  22 小时前  
丁香医生  ·  长期睡不够 8 小时,要紧吗?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吃水果对预防糖尿病有好处?是真的吗?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 公众号  · 养生  · 2017-09-18 09:30

正文


经常有人问:


得了糖尿病还能吃水果吗?水果那么甜……


究其逻辑,是把「有甜味」和「碳水化合物多」等同起来,然后和「血糖上升高」等同起来,进而由此推出「糖尿病人不能食用」这样想当然的结论。


可是,这个逻辑链条究竟在哪些地方出现了错误?


「糖」究竟指的是什么?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糖」,主要指的是能尝出甜味的糖。


然而,对于糖尿病人而言,「有没有甜味」并不是最关键的,食用以后血糖上升的快慢和高低才是重中之重。


精白淀粉和淀粉水解物(比如糊精、麦芽糊精等)虽然不甜,但它们升血糖的潜力,完全不亚于甜味的糖。它们的热量和白糖一样高,营养和白糖一样差。



很多人忘记了控制血糖、改善营养这两个根本目标,把「有甜味」等同于快速升血糖,没有甜味就觉得可以不担心,其实是缺乏根据的。


升糖快慢,如何判断?


营养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值),专门用于表示食物使血糖上升的能力。 GI值越高,表示在等碳水化合物条件下,升血糖的能力越强。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凡是在 「干货」中碳水化合物所占比例较大的食物,都要考虑食物的GI值


主食是如此,水果也一样。因为新鲜水果的含糖量虽然只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但它干燥之后,碳水化合物含量就会上升到50%~80%,和日常吃的粮食差不多。


简而言之,水果甜不甜,是味蕾接收到信号传递给大脑产生的感觉,而GI值呢,则是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种种变化。两者发生的场所不同,传递的信息也不同,并不能简单粗暴的等同。



这里给大家列出常见水果的GI值(以葡萄糖为100):

樱桃22,苹果36,梨38,

草莓40,桃子42,橙子43,

猕猴桃52,香蕉53,葡萄56,

木瓜59,菠萝66,西瓜76


(注:以上数据是该水果平均GI值,不同品种、产地、成熟度等GI值都会有差异)。 相比而言,白米饭的GI值是83,而白馒头是88。


网上传言,有什么重大错误?


网上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


糖尿病人应少吃或不吃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并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淀粉。食后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可迅速导致血糖升高,对糖尿病不利。所以糖尿病人一般不宜多吃水果。


但是由于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胶,果胶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在病情稳定时可以少吃一些水果。


这个说法让人哭笑不得。


首先,对比的参照物不明确。 「较多」是和谁相「较」?如果和蔬菜相比,那么水果确实含有较多碳水化合物;但和主食相比,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比如说,大米中含有75%的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呢,而甜的水果才百分之十几,不算多。


其次,对水果成分的判断有误。 「主要是」

里面居然不包含水果中含量不容小视的果糖,而除了香蕉之外,日常水果中淀粉的含量几乎可以忽略。


靠谱的科学研究怎么说?


1. 糖尿病人,应当每天食用水果


按目前研究证据, 适量的水果摄入能降低糖尿病人患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欧洲一项针对糖尿病人的研究表明,


诊断为糖尿病后增加果蔬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一年后腰围变小,糖化血红蛋白变低,综合心血管代谢综合征风险得分下降,五年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Lamb LJE et al, 2017)。


最近成为话题的PURE研究中也提示,


即便消除其它混杂因素,每天摄入1-2份水果仍然可降低总死亡风险21%,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14%(Miller V et al, 2017)。


我国今年推出的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中也提出,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支持糖尿病人适量吃水果。


目前最受推崇的DASH膳食和地中海膳食都包含大量蔬果,这些膳食模式都有利于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2. 健康人,食用水果不增加或降低糖尿病风险


关于健康人水果摄入与糖尿病风险的研究,结论多为 与糖尿病风险无关或降低糖尿病风险。


一项纳入50万中国成年人的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表明,


每周食用3次以上新鲜水果与完全不食用相比,全因死亡率降低17%,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3%~28%;


每天吃新鲜水果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下降了12%(Du H et al, 2017)。


最近一项发布在营养权威期刊《美国临床营养》的研究文章显示,


和每周吃水果少于1份的人相比,每天吃水果3份及以上的人糖尿病风险不同,其中男性糖尿病风险略升高,而女性糖尿病风险略降低(Alperet DJ et al, 2017)。


测定结果显示,和男性相比,女性的初始胰岛素浓度更高,胰岛素敏感性也更高。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男性就该少摄入水果呢?这倒不是。因为这项研究发现,不同水果之间的效果差异也很大。


3. 水果那么多,哪些品种控糖效果好?


按照水果的产地可以将其分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水果。研究显示,


男性食用热带水果,糖尿病风险更大,而亚热带及温带水果则与糖尿病风险无关。


对于女性而言热带、亚热带水果与糖尿病风险无关,温带水果则与更低的糖尿病风险相关(Alperet DJ et al, 2017)。


常见的热带水果有香蕉、木瓜、芒果、菠萝、西瓜、蜜瓜、哈密瓜,亚热带水果有桔子、橙子,温带水果则以苹果、梨、杏、桃、葡萄、柿子为代表。



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对3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的汇总分析显示,


消除个体差异、生活方式和饮食中其它糖尿病风险因素后,每周摄入3份(1份为1个中等大小的水果或1/4杯干果或1/2杯新鲜、冷冻或罐装水果)水果,2型糖尿病的汇集风险比为0.9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