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温言
趣味生活多面手。 这里的宗旨是:让生活更有趣,让有趣更有意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茅酒圈  ·  飞天跌破2200!茅台酒2月18日行情价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温言

斩断“ 负能量”关系,嫁给一个成年人

温言  · 公众号  ·  · 2019-05-20 07:03

正文

这是温言的自媒体平台分享的第 314 篇文章。 温言, 公众号ID:wenyanhello。 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供职于系列500强企业。


本文作者是我的学姐Autumn,她是麦肯锡资深咨询师、北大硕士、沃顿商学院MBA。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直接联系Autumn QT 清醒贪心记(ID: qtnotes)获取转载授权。

成长 | 认知 | 职场 | 育儿



在家暴领域有一个蜜汁问题——为何受暴者总会一次又一次地接受凌虐,即使鼓起勇气离开,又往往回到施暴者身边?

身边的女孩们会掷地有声地说:“动手是底线,如果男人打了我,坚决分手。”小脸儿一扬,胶原蛋白满满。

我当然高兴越来越多的女孩儿这么说,心里却知道 这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当中有很多、很多、很多人都曾经深陷负能量的关系,久久不能挣脱。

哦不不不,我并没有被男人打过,夏虫本不可语冰。只是负能量里或许有些相通的东西,让我试图去理解受暴者的心情。


01

如果没有暴力、没有出轨,怎样算“负能量关系”? 讲讲我身边的栗子吧。

我有个朋友,且称她为A吧。A的先生休假,临时起意自己去西藏玩,要坐卧铺去。那是十来年前,卧铺票难买,并没有12306,淘宝也尚未万能,A便去托了人。

票买回来,A的先生看了一眼,抱怨道,“怎么是上铺呢?你去退了吧,我自己去想办法买中铺。”

那个年代,退票只能去火车站排队,而A每周工作70小时,唯有周末可以喘息。她并没有跟先生争辩,只是决定偷偷不去,就当浪费了这三百多元。

西藏之行定于周日一早出发。那个周六,她对先生说,“行李你自己收拾行吗?今天有中学同学聚会,我特别想去。”先生同意了。


她到了聚会场所,刚刚坐下,手机响了:“听说西藏很冷,我需要秋衣秋裤,你帮我去买下吧。”

她遂起身,告辞,然后开始在盛夏的上海街头,焦急地寻找一家这个季节还有卖秋衣秋裤的商店。

买到了,在南京东路一百的宜而爽专柜。下楼来天已经黑了。

她如释重负地路过药店,又买了一些红景天之类的高原反应药物。无论如何,明天他要去西藏旅行了,她还是希望先生愉快顺利。

回到家,递上秋衣秋裤与红景天,先生怒了:“谁让你买红景天了!!我自己已经买了,浪费钱!”


我还有一个朋友B,和先生在北京买了二手房,而派驻香港的先生也快回北京了,两人计划简单装修一下,开始新生活。

B在咨询行业工作,刚刚结束一个连续两个多月每天只睡四小时的项目,突然后面又被安排了新任务,中间连元旦只能休假10天。

B与远在香港的先生商量:“我真太累了!10天太赶了,等你也从香港回来了,我们一起装修行吗?”

答曰,“不行,要抓紧时间,我不想在租来的房子多住。


B在电话这端深吸一口气。连夜用Excel做了严格的日程表,对每一天精细安排,因为要在假期内完成过户与装修,她没有一分钟可以浪费。

十天里,她独自在北京的寒风里奔波,办完了签约、贷款、过户、税费,去网上速成了装修攻略、量了房子每一处尺寸、画了平面图、买了家具、选了灯、订了窗帘、找了刷墙的施工队、买了涂料、监工验收……竟然奇迹般地完工了。


那是十多年前,送货上门的服务还没有那么普遍。某日出家居卖场,五环边天色昏黄,B推着5桶沉甸甸的涂料出来,一桶一桶地往出租车上搬。司机下车帮忙,问道,“小姑娘,就你一个人吗?”


新屋刷了白墙,冬天的阳光将落地窗的格子画在干净的地板上,B蓬头垢面大黑眼圈,却不是没有成就感与憧憬满怀的。

B的先生从香港回来,进屋打量一番,第一句话是,“你看,你把窗帘做短了吧?”

B抬头看:窗帘真是短了那么几寸。



02

上面这些姑娘们的故事并不戏剧化。

生活的故事里没有动手,没有流血,甚至没有粗口。 负能量关系,只是原本应该相互体恤的人,一方习惯予取予求,另一方习惯放弃要求。

故事里的男生,是否有点接近现在人们命名的“巨婴”?——他们在朋友圈也能活泼喜人,在职场上也能利落光鲜。 然而 他们极度不易被满足,对幸运与关照,视作理所当然;对不顺与不足,苛刻而怨气丛生。

最要命的是,好像没办法跟他们讲道理, 因为他们的世界里,自有其标准与尺度。 他们眉一皱、脸一沉,射出言语凌厉的冷箭,却并不自觉;对方已中箭倒地,他们可能一脸莫名。


慢慢地,他们把你变成战战兢兢的小鹿,不再争执,不再违逆。 因为他们会随时原地爆炸,而每一次炸伤,都让你更疲惫、更脆弱。于是,当周一早晨他因为衬衣烫得不好而气呼呼出门,你也习惯了深吸一口气,收拾心情汇入上班的人潮中。

再然后,你会问自己,我是否活该如此?

你回想自己的每一段关系、每一宗罪,然后沉默地给自己盖章——我曾经不懂事,所以这是上天给我的惩罚。 这日子沉重,你却不敢叫屈。


03

多年以后我回看那些负能量的关系,终于可以理智地检讨,为什么我们不曾马上掉头而去?

即使故事中的她们,在现实中如我,都经济独立,也并没有孩子的顾虑。

因为我们对感情总是抱有憧憬。

穿过十年的时光,我远望着年轻的自己——很幸运,没有什么童年阴影,没有什么重大挫折,世界是一幅铺到天边的画卷,让人欢喜。生活当然绝非一无是处,温存与美好的时候,让人燃起希望,决心忽略不快,重新出发。那时候,我的身心一定也胶原蛋白满满,受累了总是本能地反弹,直到有一天再也回不到当初的模样。


也因为那些不知退让的底线。 我妈妈说,婚姻是相互宽容,我也一早知道人无完人的道理。我恋爱过,分手过,爱过,又不爱过。

在负能量的关系里,我会问自己:是否这本来就是相处的样子?我的不满是否因为自己过于傲娇任性?我又如何知道,退到哪里算“应该的”妥协容让,哪里又算“过分的”委曲求全?

事实是,在我年轻的时候,真,的,不,知,道。

婚姻中那条“宽容”与“委屈”之间不可言说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


很多人,也许还在这条摸索界限的长路上。

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那么当“他不爱做家务,有时发脾气,应酬太多,不带孩子,有点苛刻,摔门而去,嫌弃我胖,……”的时候, 过分么?正常么?该接受么?出轨后是否可以重建信任?被打后是否应该选择谅解?


到底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讯号,告诉我们“分吧,他不是对的人”或是“留吧,我们应学会多体谅”?

我们上下求索。很遗憾啊,没有容易的答案。

有些人,需要孕期被打到流产,才能决断。

而有些人,需要一段忍无可忍的光阴,才能破茧。


04

在我离婚后几年,又遇到了陈老师,他是我现在的先生。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为什么他是好的婚姻对象,答案是——

陈老师,就是“巨婴”的反面——因为

他是 成 年 人。

他是 成 年 人。

他是 成 年 人。

他是一个情绪稳定,尊老爱幼的成年人。


六年前的春天,陈老师来费城看我。我感冒着,躺在床上,陈老师给我倒了一杯水。说来惭愧,我就特别没见过世面的,重新发现原来被人照顾是这么好的。

有很长、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陈老师的行为让我不习惯,诸如帮我搬个箱子、到机场接我、买菜做饭削苹果、搬家时搞定电卡宽带和有线……我曾经适应了事事自己搞定 ,他每次出手,我都一惊一乍的。


是陈老师慢慢治愈了我,让我重新开启gentle模式的生活:“老公把垃圾带出去”,“老公帮我妈买张火车票”,“老公我周末出差,宝宝你管”…… 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永无止境。当我发现,能和一个成年人分担时,一切又都变得容易许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茅酒圈  ·  飞天跌破2200!茅台酒2月18日行情价
22 小时前
电竞头条15W  ·  最炫人马,一遛五!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