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一个
“独生女留学嫁老外”
的话题
突然出现在微博热门话题榜
点进去一看,
才知道这是一个
掀起网友热议
的讨论
↓
张勇今年61岁,妻子朱静今年60岁,退休前,张勇是深圳一名家电配件厂的工程人员,妻子则是这家工厂的会计。
10年前,
张勇夫妇俩送
女儿到美国留学。
如今,女儿不仅留在了美国,还和美国男友结婚。
一年来,张勇一直在做女儿的工作,劝她回国,甚至拿
“断绝父女关系”作为要挟,但效果不大。
这让张勇觉得,
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决定就是送女儿到国外上学
。
张勇看着女儿儿时的照片
“我跟她有两个星期没联系了。
”
张勇叹了口气。
“其实当年送女儿出国一开始不在我们的计划内,因为我们没那么多钱。”朱静说,张勇家兄弟四个,张勇是老三,尽管很早就已经到深圳来打工,但张勇在深圳混得并不好,在几兄弟中并没有地位。
朱静31岁生下女儿张莉,在当时看来,张勇是“老来得女”了。张勇对女儿张莉格外疼爱,两口子也定下了一个目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让女儿到国外读书。
2006年,女儿张莉在高考中以11分之差与自己心仪的一所国内名牌大学失之交臂。她跟张勇说,想到国外读书。
“其实当时条件还不算太成熟。只是有这样的打算。”张勇说,女儿上初中之后,两口子就一直省吃俭用,
为了给女儿凑够足够的留学费用,两夫妻把家中110平方米的房子卖了,换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两房
。“
反正女儿出国后两口子住也够了。”
2007年,张莉收到了美国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张勇当时非常兴奋。“我查了,这个学校每年招收的亚洲学生并不太多,能被录取还是挺幸运的。女儿终于让我们扬眉吐气了。”张勇说。
张勇至今仍记得自己把女儿送出机场的那一幕。“凌晨1点的红眼航班。我远远地向她挥挥手,她已经消失在我的视野了,我还是朝着那个方向张望着,我突然心里空落落的。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了。我扭头一看,我老婆也蹲在地上哭了。我赶紧擦了把眼泪,拉起蹲在地上的她。”
朱静不止一次交代女儿,在美国晚上不要一个人走夜路,不要参加示威游行之类的聚众活动。受张勇的“委托”,她还一本正经地对女儿进行了一番性教育,要求张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或婚姻观。朱静还给女儿划了几条红线:
不准找外国人当男友,不能当未婚妈妈,不能和学校的老师搞师生恋。
适应女儿不在身边的日子,对张勇夫妇来说是更大的挑战,尤其对朱静。女儿从出生后都是她带大的,一直在她身边,现在突然从身边消失了,感觉挺不习惯的,她情绪波动很大,女儿离开的前两个月,她总是失眠。“我原本以为自己准备好了,但实际上并没准备好。从女儿离开家门时,我就像掉了魂似的。我心里知道,女儿出国留学是好事,但还是忍不住直掉眼泪。刚去的一个星期,我一天要给她打3个电话。”
张莉出国后和家里联系并不多,张勇通常都是通过 skype和电话与女儿联系,当时还没有微信。即便女儿给家里打电话,也显得有些“官方”,主要是吐槽饮食不习惯和学习太忙。“去的第一周,几乎每天打电话都吐槽说和美国人交往困难和东西难吃。”
“说实话,在打电话之外,我也不知道她在美国干什么,认识哪些人,学习怎么样。”张勇一直没跟亲戚们说,
女儿到国外留学是全自费的,每年大约花费30万元
。
但对于家庭收入不算太宽裕的张勇来说,是一笔巨资。
张莉在去美国后的第二个春节是在国内过的。在机场见到女儿,一家三口抱在一起热泪盈眶。女儿去到美国的第三年暑假,张勇夫妇才有了第一次去美国的机会。张勇笑言,这还是沾了女儿的光。“我估计如果我们自己去,签证都不一定能办下来。”
女儿陪着张勇夫妇在美国玩了一个星期。张勇发现女儿变化很大:扎起了耳洞,戴起了耳环,并且还买了名牌包包。在和一位张莉的留学生朋友小熊聊天时,小熊一不小心说漏了嘴,说张莉到美国来之后,交往过一个外国男友。
这时,张勇才注意到,女儿变了,
“
我为女儿感到骄傲,但真的很害怕她离开我。
”
张勇说。
张莉是个懂事的孩子。当晚,张勇委婉地问起,在美国是否有交过男朋友。张莉承认自己之前曾交往过3个男朋友,但都很短暂,那个外国男友交往了两个月就分手了。这次谈话后,张勇和朱静达成一致意见:
女儿不能找外国人做男朋友,更不能嫁给外国人。毕业后要回国内工作。
↑图文无关
但女儿对此却并不认同。
“
找个外国男朋友也没什么不好啊?
”
2012年,张莉继续在该校攻读研究生。2015年年底,朱静接到女儿的电话,女儿在电话中告诉她,她要留在国外工作,并且要和外国男友结婚。第二天,她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勇,张勇气得把两个盘子摔碎在地板上。
朱静说,不管女儿做出何种选择,她都支持,只要女儿幸福。但想到以后要一年才能跟女儿见上一面,她心里还是很难受。
在张勇家的墙壁上,还贴着很多张莉从小学到初中时得到的奖状。想念女儿时,张勇经常翻出女儿小时候的照片。“小莉小时候最喜欢我骑着自行车带她去菜市场了。”甚至,和女儿的来往邮件也经常会被他翻出来,打发时光。
张勇和女儿的关系闹得很僵,两人已经有两个星期没通过话了。多亏了朱静从中打圆场。张勇的态度很坚决,
不同意女儿同外国男友结婚,并且毕业后要回到中国工作,否则就要和女儿断绝关系。
但他承认,这些都是气话。“我对女儿关心不够,只知道给钱,忽视了她的感情问题。”
张勇说,他也不是老古板,他也很爱女儿。反对女儿留在国外和嫁给外国人,他有自己的理由。一是因为文化差异,二是为老两口的老年生活考虑。“我们老两口不可能去美国,她要是留在美国了,以后可能就没机会见面了。这可是我们的独生女啊。”
因为女儿找了外国男友,还要留在国外,张勇和女儿间的“冷战”还在继续,朱静成了他们之间的“传声筒”。“她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我这个父亲?”张勇在谈话中反复重复着这句话,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夹着香烟的双手也不停在烟灰缸上掸着烟灰。
“子女有自己的梦想是好事,但也要考虑父母的感受啊。
我现在真很后悔当初送她出去读书,这是这辈子最错误的决定,
你说让我们老两口去美国生活,现实吗?不现实。我俩根本不具备在美国生活的条件和技能,也生活不习惯。”
张勇说,他现在的感觉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为别人培养了一个女儿。如今,他最犯愁的是:如果和唯一的女儿失去了来往,这剩下的几十年可怎么过?“
将来我们老两口老了谁来照顾?
”
看完这个故事,
蜀妹
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
↓
在文中作为
独生子女
的作者提到:
“我的父母是中国父母中最普通的代表,
他们把最好的人生给了我
,
再用剩下的人生用来守候
。我至今还在为梦想一刻不停地奋斗着,希望早一天“带爸妈和我一起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也希望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去“满足爸妈年轻时因为我而放弃的梦想”。……可无论何时,都请记得一直在等待你回家的爸妈,因为
二十岁的你拥有整个世界,而爸妈呢?他们什么都没有,他们只有你。”
对啊,
孩子在父母心里就是唯一,
他们只有你
网上也有很多人的观点跟这篇文章一致,认为
“父母在不远游”
,对女儿的做法展开了激烈的
批评
。
@瑾夏Mu
:她留学的钱是父母卖房的钱,享受着中国父母的付出又想要西方孩子的自由,咋不上天?!
@YIHAO_10456
:他女儿应该也要为父母想想,不能忘恩负义
@从前fan
:
她留学花的是谁的钱?到底谁是巨婴?最讨厌这种一味只知道索取而不会回报的人。
@未来83782:
照顾父母是义务,正如父母生了你就有义务把你抚养长大,尽最大努力给她好的生活,而父母老了,做儿女的也有义务照顾父母,什么事都应该是双方面的。
@Berning贲儿:
有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选择固然值得提倡,但完全不考虑父母这tm不叫思想前卫,这叫自私。
但也有网友表示
父母“养儿防老”的观念该改改了
:
@南瓜mum:
子女因你而来,不是为你而来。
@sisijun叫我太邪恶:
养儿就为防老这个观点什么时候能改改,改不了真就别生了,一出生就带着目的性对孩子就公平?不是崇洋媚外,但好多老外在中国领养了那么多先天不足的孩子就是为了养老么?老人无依无靠可怜,但对这种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居然不回报我的行为非常反感,完全物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菠萝豆少爷:
看到一句话,很有感触:“如果养儿是为了防老,你也别说母爱有多伟大。”
@小海芋很懒:
养孩子不是为了回报 只是因为爱他 但是我相信如果父母教育的好 他的孩子肯定会因为被爱而反馈爱
@悠悠偌离:
既然父母把养育当成是投资,那亏本也很正常,父母也不是瘫了,聋了,他们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女儿也可以经常回来看他们,我觉得他父母自私,女儿一点都不自私
还有部分
比较客观
的网友这样说:
@17-相春雨妈妈:
看这对夫妻养儿的目的是为了养老啦!在让女儿出国前没规划好她们后半生的生活状态,或者说让女儿出国其实就是为了自己在家族地位的提升,只能说事态发展超出预期,把父亲的自私狭隘的本性揭露出来!我支持女儿的做法,希望这对夫妻尽快面对现实,重新找到生活的支点,老来伴嘛,跟自己老婆幸福度过余生才是最真的运事!
@无心老讨厌的阿:
文章中女儿没有不回家,父母担心养老也不一定就是经济问题,只是害怕失去。 文化的交替而已,人成年了是个体,也是家庭的集体的一部分,怎么去处理这样的变化除了耐心就是时间。父母需要理解,女儿也需要耐心的付出。
蜀妹想说,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
但这种
自由绝不是不管不顾
对子女来说,
父母更是不可割舍的牵绊。
那么
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呢?
▶
猜你还想看:
揭秘四川最高规格读书班!省委书记从不缺席,来的都是市厅级干部
开局良好!四川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发布,GDP同比增长8.2%!
福利 | 张靓颖、谭维维……佛光花海音乐节,230元的通票请你嗨!
实习编辑:蔡娟
综合:广州日报、新浪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