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
本来计划着要减肥,却因为
管不住嘴
,
迈不开腿
而一再搁浅。
明明规划好了这个月的支出,可还是
忍不住
买很多规划以外的东西,成为了月光族,花呗、信用卡通通透支。
原本计划周末出去锻炼,但结果只是宅在家里刷手机,睡觉,看电影,
荒废
了大好的时光。
我曾经经历过这样一种状态,原本计划的是,上午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但是处理到一半,忽然有了灵感,马上就放下手头的事情,开始想思路,准备写点文章。
想思路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积累有些贫瘠,于是又上网搜索资料,可是却被视频、新闻所吸引,在多个网页间不停地跳转。
最后忽然惊觉,却发现上午的时间已经过了大半,然而工作没处理完,文章还没写,资料也没找到。
大部分的时间,就在毫无意义的刷视频、刷网页中度过了。
我觉得这样不行,于是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
“上午花两个小时处理工作,看一小时文学类的书,下午抽三个小时写文章,两个小时看书,晚上运动一小时,再看一小时小说。
”
这样的安排看起来有条理了一些,同时将时间穿插着分配,符合学习记忆理论。
然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它并没有起到效果。
处理工作时我可能分心干了其他事情,导致我处理工作的时间变长了,看书的时候我想写文章,运动的时候我又想看书。
最后导致我什么都没做好。
于是我就去网上搜:
怎样提升执行力?
之后时间就又不知不觉飞速地度过了。
自控力最强的人不是从与自我的较量中获得自控,而是学会了如何接受相互冲突的自我,并将这些自我融为一体。
你需要静下心来,弄清自己的欲望。你需要记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能真的让你更快乐。
“自我意识”能帮你克服困难,实现最重要的目标。这就是我能想到的对“意志力”最恰当的定义。
我们需要允许自己去做真正让自己快乐的事,远离那些与我们生活无关的压力根源。
当我们遭遇挫折时(这种情况是难以避免的),我们需要原谅曾经的失败,不要把它们作为屈服或放弃的借口。想要增强自控力,自我同情比自我打击有效得多。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是想要把事情做好,我们也的确希望能找到很好的提升自控力的方法。
但却总是一次次地陷入
焦虑
的状态之中:
越焦虑,就越没有行动力;
越没有行动力,也就越焦虑。
一旦计划完不成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安慰自己,
计划赶不上变化
,下次一定不会这样了。
然而现实是,我们陷入一个
循环
的状态中,无法自拔。
这种状态之所以会持续存在而
得不到解决
,最
根本的原因
在于我们意识之中有一个最深的错觉:
”
认为我们的人生可以有无限的可能,认为我们还有时间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
这是来自
《自控力》
这本书中对于自控的解读。
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告诉你
如何才能真正拥有良好的自控力
:
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径在于,弄清自己如何失控,为何失控。
和许多人担心的不同,意识到自己多容易失控,并非意味着你是个失败者。恰恰相反,这将帮助你避开意志力失效的陷阱。
当他对自己的欲望直截了当地说“不”时,那句“好,但要等10分钟”减少了一部分的恐惧和压力,让他等起来更轻松。
比如,如果你的目标是存钱,那么你就需要记录支出情况。如果你的目标是多锻炼,那么你每天早上洗澡之前就要做10个仰卧起坐或俯卧撑。
即使你的实验结果不会服务于你的目标,自控力肌肉模式也会告诉我们。
即使是看似最愚蠢,最简单的方式每天锻炼意志力,也能为你的意志力挑战积攒能量。
本书的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是
斯坦福大学
备受赞誉的
心理学家
,也是医学健康促进项目的健康教育专家。
这本书是
斯坦福大学广受欢迎的心理学书籍
,畅销过300万册
。
关注目标本身,而不是沉醉于过去已做出的或是将来可能想达成的善行。
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那就收听本期的读
书会,和我一起走进这本书。
告
诉你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让你的计划不再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