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发布

【健康】耳机不离身、频繁挖耳朵……小心听力损伤 (附“耳龄”测试)

上海发布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03-19 18: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你的耳朵几岁了?

先来做个小测试~

测试方法:

①请戴上耳机,将手机音量调至中等

②点击下方音频,对照顺序表↓,看看你能听到几档声音。

音频总时长30秒,如能:

听到 6-7秒 12k赫兹 的声音,

代表你的耳朵 <50岁

听到 12-13秒 15k赫兹 的声音,

说明你的耳朵 <40岁

听到 15-17秒 16k赫兹 的声音,

表示耳朵 <30岁

听到 18-22秒 17k-18k赫兹 的声音,

耳朵则 <24岁

听到 24秒以后 19k赫兹以上 的声音,

说明你的耳朵还是“小鲜肉”, <20岁

PS: 一般人的听力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但每个人能听到的最高频极限是不同的,因此测试结果仅供参考哦~)

现代人的生活环境无比嘈杂,听力下降已不再是老年人才会出现的问题。哪些坏习惯会损伤听力?经常耳鸣怎么办?本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时海波教授作客名医面对面,同大家说说耳朵的保养之道。

名医面对面

时海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务副主任,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眩晕专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声学学会生理学组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耳鼻咽喉科学的医、教、研工作,曾赴美国HEI进修耳科专业。致力于耳科疾病诊治,尤其是耳显微外科手术以及耳聋、耳鸣、耳源性眩晕等临床诊治及研究。


01

耳朵的“奥秘”:我们是这样倾听世界的

人的听觉系统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以及听觉神经系统各个部分

外耳 接受外界的声音,并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

中耳 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锤骨、镫骨和砧骨上下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

内耳 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信号,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


细胞损伤不可逆

听力防护不可少

我们的听力之所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就是因为负责将声音信号传送给大脑神经的内耳毛细胞会随着年龄增长慢慢衰亡。要知道 内耳毛细胞是不可再生的,也就意味着一旦听力损伤开始出现,将无法恢复。


02

这些习惯有很伤“耳”,你有没有中招?

常用耳机听音乐

如同长期用眼一样,长期用耳也会导致疲劳。许多人喜欢用耳机听歌,并且觉得音量越大越好听。这其实是因为人耳对低频不够敏感,调高音量能让各频率段的声音都展示出来,听感更丰富。可事实上,当你觉得低频听着舒服时,同步上升的中高频音量已经过响,很容易损伤听力。还有些小伙伴睡觉的时候也戴着耳机,美其名曰有助睡眠。可你知道吗?人睡着时,听力系统还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戴耳机睡觉不仅伤听力,时间久了还容易造成耳道、耳廓充血,影响血液循环。

小贴士:

使用耳机时,首先要 注意调整音量 。最好 每隔半小时左右就取下耳机,让耳朵休息一下 ,避免内耳神经细胞疲劳受损。此外,建议购买带有低频提升效果的耳机,能够在较低的音量下有更好的听感。


常处于噪音环境中

KTV、网吧、游乐园、演唱会场馆、体育赛事现场等往往环境嘈杂,在里面待上几个小时,耳朵就可能感到不适。不少年轻人热衷各种热闹的场合,殊不知这些娱乐性噪音正是听力的“隐形杀手”。

小贴士:

在可能出现巨大声响的环境中时刻保持警惕, 当听到突如其来的噪音, 如音响故障发出的叫嚣声、庆典现场的鞭炮声、呐喊声等等, 一定要尽快捂住耳朵,保护自己。 此外,如果自己的学习工作环境中常有噪音出现,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千万不能因为声音好像不大就忍着,久而久之可能会形成听觉神经上的错乱,引发耳鸣等疾病。


自行频繁挖耳

单纯掏耳朵本身,并不会直接造成听力下降。如果掏耳造成了机械创伤或感染,如损伤外耳道皮肤、鼓膜、甚至是听骨链,就可能导致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听力下降。

小贴士:

外耳道皮肤分布有耵聍腺,分泌耵聍(即我们俗称的“耳屎”)。耵聍具有杀菌、隔离等保护作用,因此 不需要把耳道清理得“一尘不染”。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耵聍会随着咀嚼动作而逐步排出外耳道,不需要主动清理。 然而少数人,由于腺体分泌亢进,或者耳道自洁机制有问题,造成耵聍在耳道内堆积,形成“耵聍栓塞”,即外耳道被褐色,油膏状、甚或硬如石块的耵聍所堵住,诱发感染、外耳道骨质破坏等损伤。此种情况,不建议自行处理,需要去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治。


03

不容忽视的耳鸣

尖锐的金属声、火车开过的隆隆声、口哨声、鸣笛声……耳朵里的嗡嗡声总让人心烦意乱。但大部分的耳鸣不是持续性的,一段时间后会自己消失,一般来讲不会有实质性的危害。可如果 在睡眠充足、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情况下,出现了长时间、持续性耳鸣,就必须引起重视了。


为什么会耳鸣?

有调查显示,每100个人中就有7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导致耳鸣的原因非常多,包括外耳道、中耳、内耳、听神经传导通路的各种炎症;心血管、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引起的并发症等,这些 由疾病导致的耳鸣,被称为“继发性耳鸣”。 继发性耳鸣通常还会伴有其他临床表现,如听力下降、眩晕、疼痛、红肿等等。


另一方面,还有很多耳鸣并不伴有其他临床表现,即 只有耳鸣这一孤立的耳科表现 。同时,通过必要的检查或临床随访, 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可能,则可被称为“原发性耳鸣”。 查不到原因的“原发性耳鸣”,有可能是劳累、情绪改变、颈部血管压迫、噪音污染、短暂的供血不足等导致的。比如有的患者在压力较大、焦虑时耳鸣会加重,而当他们冷静、放松时症状就会减轻。


克服耳鸣,心态很重要

留言提问的网友中,不少人提到了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鸣,有的原因不明;有的原因虽清楚,但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的虽能解除病因,但对其已在听觉感受器或听神经造成的损害,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神经性耳鸣虽然比较难治愈,但是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一些可控的致病因素,比如避免药物中毒、远离噪声导致外伤。有的耳鸣与精神状态有关,则应讲求精神卫生,加强体质锻炼,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避免陷入“关注耳鸣-耳鸣加剧-更关注耳鸣-耳鸣更加剧”的恶性循环。良好的心态,是克服耳鸣的关键。


耳鸣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临床上习惯用 药物治疗 耳鸣,如血管扩张药、神经营养药、调节植物神经药物等。

习服疗法: 指对耳鸣的适应或习惯。该疗法主要内容包括噪声不全掩蔽、放松训练、心理调整和转移注意力等。

声治疗: 主要是通过消除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与耳鸣感知中枢之间的反射弧实现对耳鸣的抑制。

经颅磁刺激治疗: 是一种无创的磁场理疗方法。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目的精细地调节神经递质功率,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


04

简易“爱耳操”,做做更健康!

耳周的按摩、揉搓等动作,有助于缓解听疲劳,提高听觉敏感性。接下来,就跟小布一块儿学做一套“爱耳操”,愿大家都能拥有一副好耳朵,更好地聆听五彩世界!

1、揉耳廓: 双手食指弯曲成勾,如耳廓形状,拇指在下揉搓耳廓约50次左右,直到耳朵发热为止;


2、明耳朵: 将食指伸入耳朵后立即拔出。注意手指的力度要轻,入耳距离不宜太深,避免力量太大伤及耳膜;


3、醒耳骨: 双手中指搭在耳朵后侧头部,食指搭在中指上,然后自然滑下敲打耳朵后侧头部,反复30次左右;


4、震耳: 将双手张开,相互揉搓发热,然后迅速捂住耳朵再松开,如此10次左右。



更多【名医面对面】精彩内容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新华医院儿科内主任 鲍一笑 访谈—— 小儿感冒咳嗽
☆龙华医院 周英豪 主任访谈—— 中医养生
☆眼耳鼻喉科医院 王武庆 主任谈—— 耳朵的保健
市中医医院 许良 主任和瑞金医院 马建芳 副主任访谈—— 睡眠问题
肿瘤医院 蔡三军 主任访谈 —— 关注“大便”,远离大肠癌
华山医院微创外科及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姚琪远 访谈—— 向肥胖宣战
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 徐格致 访谈—— 小心潜在眼疾

市中医医院推拿科主任 纪清 访谈—— 脊椎健康吗?

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徐建广 访谈 —— 保护腰椎

瑞金医院主任医师 吕安康 访谈 —— 体检报告这么看!

☆华东医院主任医师 程爱群 访谈 —— 甲状腺检查报告出炉

☆眼耳鼻喉科医院主任医师 吴海涛 —— 咽喉疾病这样治!

☆华山医院主任医师 吴文育 访谈 —— 远离脱发烦恼

☆龙华医院主任医师 莫文 访谈 —— 你会得骨质疏松吗?

☆仁济医院主任医师 管阳太 访谈 —— 偏头痛怎么破?

☆瑞金医院主任医师 王继光 访谈 —— 高血压患者看过来~

上海市肺 科医院主任医师 徐金富 访谈 —— 感冒远离你!

龙华医院主任医师 方泓 访谈 —— 中医 支招调养过敏体质

仁济医院主任医师 戈之铮 访谈 —— 打好健康保“胃”战

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陆志刚 访谈 —— 血脂报告 这么看

仁济医院肾脏科主任医师 倪兆慧 访谈 —— 尿常规报告告诉你肾好不好


本栏目支持:市卫生计生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编辑:陈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