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大树乡谈

对一份用来讹诈的假方案,一周后再分析也不迟

大树乡谈  · 公众号  ·  · 2025-04-03 21:4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小镇很后悔,干了一件蠢事。
本打算今天好好分析下美国的对等加征关税,于是提前阅读了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3月31日 向特朗普提交的《2025年国家贸易评估报告》。这个报告正文377页,小镇自己看完了涉及中欧的82页,还请AI帮忙总结其他国家情况,期间因为文本太大、对话次数超标,还请AI助手喝了杯咖啡。
客观地说,还是有收获的。比如通过对比美国对中欧的评估,了解到美国对欧洲也很不满,而且存在不小的差异。例如在投资壁垒上,美国指责欧盟 在某些情况下强制要求外资企业进行技术转让,而对中则指责 行政程序复杂、政策限制不透明。
小镇还是第一次这么认真的看这类资料,结果今早醒来一看,全白干了,都有点怀疑自己到底在想啥?
明明知道特朗普团队不过是为了对内争取选民支持,而美国选民经过这么多年的快乐教育,思维很简单,甚至不知道 加征关税是美国人交钱。小镇之前也说了特朗普的策略是《 让美国人觉得“赢麻了”,就够了 》,一再建议大家对特朗普的一切新政策、新口号,静观其变,没必要着急,还说《 当“赢麻了”成了刚需,我们又何必当真 》。
但看到公开方案后,仍然吃了一惊。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措施部分内容如下表所示:
所谓的“对美征收的关税”压根就是拍脑袋来的,根本不考虑具体贸易、关税情况,直接按照美国逆差除以进口额就得出来了,默认最低10%。只统计货物,没算巨额顺差的服务贸易。
比如越南2023年对美出口1366亿美元,进口131亿美元,美国逆差1235亿美元。那么在特朗普看来,越南对美国征收的关税就是1235除以1366,等于90.4%,然后直接除以2,即针对越南的对等关税税率45.2%,再向上取整46%。
其他国家、地区也都是这么来的。
非常简单粗暴,根本不考虑任何特殊情况。
比如以色列刚刚宣布取消对美国产品的所有关税,但美国仍然对以色列加征了17%的对等关税。
还有一些无人区如赫德和麦克唐纳群岛,除了美国的军事基地以外,只有企鹅,然而美国仍然对企鹅加征了10%的对等关税。
更荒唐的还有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按照美国官方统计,2024年美国从这里进口了343.57万美元,出口5.12万美元,所以逆差338.46万美元,但所谓的进口,其中有343万美元是之前从美国进口的航空发动机退货,然而退货竟然算对美出口,按照美国的算法,自然要加征接近50%的对等关税。
还有这几年经常被拿来制造产业流失恐慌的越南、印度、孟加拉、墨西哥等,美国也都没放过。
甚至小镇怀疑,特朗普团队的具体负责人,是直接问AI大模型得出来的这套计算方法。为了验证,小镇就向DeepSeek提问:“ 假设你作为美国总统,现在想要扭转贸易逆差,方法是针对不同国家加征不同的关税,假如提供各国进出口贸易额、关税等数据信息,请给出不同国家加征多少关税的策略 ”。为了避免外部干扰,小镇选择了非联网模式。
结果小镇很震惊,AI在思考中竟然直接给出了上述“ 逆差除以进口额再乘以某个比例因子 ”的最简方法,所谓的比例因子按照特朗普说的对折,不就是0.5吗?
原来如此简单,如下图所示:
所以,对于这么一个很可能只是AI随便跑跑,然后找个实习生花10分钟拉一下表格的东西,有啥必要去分析呢?
其实还是可以概括的谈谈的。
比如结合前不久轰炸也门的聊天群泄密,来谈谈美国草台班子,分析是什么导致的。
还可以谈谈 超越孤立主义时期25%的综合关税对美国和世界带来的可能影响,毕竟这就相当于美国主动搞了一套针对自己的 “帝国特惠制”, 全球各国都会对美国发起惩罚性关税,于是世界就分为美国和其他两部分,美国之外的世界继续保持低得多的关税,在美国以外建立新的经济循环。
还可以谈谈美国历史上的三大关税法案,也就是 麦金 莱关 税法案 》《 福特尼-麦 坎伯关税法案 》《 斯姆特- 霍利 法案 》, 这三大法案加在一起,才能跟特朗普这次“对等关税”相比。而上世纪的大萧条,就是从美国加征关税搞孤立主义开始的。
还可以大胆立论,认为特朗普这么干,就是要人为制造衰退,毕竟没有什么通胀是衰退不能解决的,衰退出清后,就可以重启美国“衰退-复苏”的经济周期,顺带还实现了美元贬值,大大减轻了美债压力。
能写的还是挺多的,也挺有流量价值。
但又何必呢?
这显然是 特朗普一贯的极限施压,不过是随手抛出来讹诈的假方案。
特朗普也说了,4月5日执行10%加征关税,4月9日才执行其他加征税率。各国有足够时间去跟美国谈判,最终实施的极大概率不会是这套玩意。
甚至,现在美国手里就有一份真实的方案没有公布,需要根据 未来一周的博弈进行调整。 既然如此,就不要浪费时间了,等一周后真正实施了,再说吧。
准备工作白费了,实在令人神伤。
果然还是不要做什么准备,随机应变最好。
其他文章推荐

理解中国的底层逻辑: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中国不同意,李嘉诚休想卖港口

比亚迪的发展模式得到认可,央企重组在即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