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了志愿军战士的家书,我想如果他们生在这个时代,他们应该和我们一样,会用表情包,会讲各种各样的段子,会是个每天哈哈哈的沙雕网友。
希望你能记得,有很多人曾用他宝贵的青春与生命守护着你。
希望你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为了自己美好的生活,也为了千千万万无名的英雄。
02.
提问:
王哥,小型电商公司,公司老板总是要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不算我提成的项目上面,试用期为了好好表现没有提出来。现在过了试用期应该怎么提出来。
王盐:
你问老板,你的核心KPI是啥,老板说是A,你的主要精力就是A。老板要说是A,但是让你主要做B,你就和老板聊聊,到底哪个是你的核心工作方向。
如果老板自己都不确定,那趁早换家公司,对个人发展更有利。
03.
读书最美妙的时刻,就是看一本自己喜欢的好书,发现书中作者的观点与自己不谋而合,会心一笑的同时,与作者产生了某种跨越生死、穿越时空的默契。
04.
提问:
应届生选择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有哪些基本的原则需要遵循,要从哪些方面去考虑问题,要怎么做选择才能不让自己后悔?
王盐:
提出这种问题,本质上就是你放弃了对你自己现状的思考。
你这不叫问题,你这叫等着别人安排你的人生。
你可以去知乎看看,那里充满了空泛道理的鸡汤,应该比较合你的胃口。
最后的劝告是:
1、认真思考下自己的情况,然后再来提问。
2、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完全可复制的道理,你只需要照着做123456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那这个世界早就是天堂了。
05.
提问:
王盐老师,工作中与同事一起负责一件事,如果这件事中自己干了大部分,同事只是做了一小部分,要不要让领导知道?会不会让领导觉得自己斤斤计较?
王盐:
首先,一个任务最好只有一个指定的负责人,尽量不要出现两个人商量着做的情况。
其次,在汇报中,写清楚你们两个人的分工。
最后,在周报、项目总结里写都没问题,就事论事即可。
你问出这种问题,其实说明你还不理解,人在职场中的角色定义。
你作为员工,应该清晰具体的向上级汇报,让上级搞清楚,事情具体是怎样的。
这是你工作的一部分。
工作中一定要不要去考虑「我」,工作中是没有「我」的概念的,只有「员工」。
你是「员工」不是「我」,你应该思考,是否做到了上级眼中合格的「员工」,而不是一个合格的「我」。
如果你的汇报内容,连两个人的分工都说不清楚,那你做员工都不合格。
最基本的东西没做好,又何谈其他呢。
06.
提问:
王老师您好,想请教一个工作问题。工作中,我发现公司做事情更喜欢做形式,而不是重内容。比如组织一个培训,不是关注员工的需求,乐意不乐意参加,而是关注仪式感,包装,比如做图片宣传,一起秀朋友圈宣传。领导也跟我讲一定要注重宣传。我想问,这种工作方式是不是在公司工作中常见现象啊?我对这种方式有点迷惑。
王盐:
1、宣传本身是重要的,仪式感本身也是重要的。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我不知道你们企业里这个所谓的宣传仪式感到底是在怎么样做。
2、相对来讲一家好的公司呢会尽可能的踏实做事,如果太人浮于事的话,这家公司不适合长久待。
3、世界上绝大多数公司都是平庸的公司,真正优秀的公司永远是少数。所以常见不常见这件事本身不重要,卓越这件事情才是更值得追求的目标。不能说常见你也就认同。很多我们常见的东西都是错误的。
07.
所谓「大格局」的体现之一,就是要让自己忍住不去干涉「没那么重要的细节」。
08.
最好的情绪状态,不是快乐、兴奋、激动,而是平静。
09.
常见逻辑错误之「错误归因」:你从两个事物可能存在相关性,就得出一个事物是造成另一个事物的原因。
10.
如何训练和提升演讲能力?
1、演讲能力被人神化了,普通人需要学习的技能中,演讲的优先级并不高。
2、演讲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活动。
3、先训练自己的逻辑表达、对外沟通能力,这个更实际重要。
11.
小时候,我特别讨厌考试。
因为那时候的我,看重的是——考试考不好就会被批评,会被叫家长。
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谁会卖力的去学习呢。
我不知道学习为了啥,我只知道大家都被逼着这么做,只能被动的去接受。
现在长大了,我特别喜欢考试,因为它在我眼中不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种反馈。
它能告诉我哪里做的还不够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我甚至觉得考试这种事变得特别「温柔」,你只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精力、耐心就能提升自己的水平。
而生活教育你的方法则要残酷的多,它教会你一些东西,总需要你付出巨大的代价,或是鲜血,或是泪水,或是终生悔恨的遗憾,或是深爱之人的离去,或是一段永远不想被提到的记忆。
12.
如果你仅把媒体当作获取信息的渠道,就很容易产生各种错误认知。
例如早些年公知吹嘘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例如德国人的严谨、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尼泊尔的幸福指数。
例如写代码都月薪好几万,当网红最赚钱,医生是个没前途的职业。
例如女生衣橱必备的小黑裙,护肤需要敷面膜,减肥药可以减肥。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