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WTO 成立以来,全球共发起 7843 起贸易救济原审立案,其中针对中国的达 2494 起,占比高达 31.8%。这一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所面临的挑战之大。2024 年 10 月,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反补贴税,进一步凸显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的壁垒。
这些贸易救济措施调查程序复杂,对中国企业影响深远,尤其是在“双反双保”领域,律师的需求激增,但涉外律师数量有限,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这为律师提供了提升国际法律服务能力、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机遇,以帮助中国企业维护国际贸易权益。
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 在全球扩张中面临多重法律挑战,包括政策收紧、监管调查、非法商品销售和消费者保护等问题。
在东南亚,Temu 还遭遇了当地企业的抵触和政策阻力。此外,Temu 与竞争对手 SHEIN 在版权与不正当竞争方面的多次互诉,实质上是争夺供应商资源。这些挑战不仅对 Temu 具有代表性,也为法律服务提供者提出了新的服务需求与机遇,尤其是在跨境交易、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方面。
近期,
美国出现了针对海外电商,尤其是中国卖家的新型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模式——“附表 A”诉讼。这种诉讼模式导致 17783 家中国跨境电商主体在美国遭遇知识产权诉讼,占全国跨境电商主体的 10%以上。
原告通过请求法院发出单方面临时限制令(TRO),冻结商家账户并下架商品链接,迫使商家支付高额和解金以解除限制。这种诉讼策略被批评为“合法敲诈”,剥夺了被告的合法抗辩权。中国卖家因语言障碍和不熟悉美国法律体系而处于不利地位。
面对这一挑战,构建一个成本效益高的应诉服务体系对中国跨境电商卖家来说显得尤为迫切,为律师提供了新的服务机遇。
综上所述,全球贸易摩擦的增加、跨境电商平台的法律挑战以及美国知识产权诉讼的新型模式,共同为中国律师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律师可以通过提升国际法律服务能力、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跨境交易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构建应诉服务体系等方式,抓住这些机遇,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维护权益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