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采编:Carol
部分信息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一代枭雄,富士通出售手机部门!
近日,富士通在官博上公布将出售旗下手机部门的消息,意味着富士通手机将退出市
场,今后日本本土手机品牌只剩下索尼、夏普和京瓷(部分新兴品牌未计入)。
曾几何时,几乎每一个日本科技品牌都拥有手机产品线,例如三菱、三洋、NEC、东芝、卡西欧、松下、索尼、富士通、夏普、京瓷、日立等等。
随着市场竞争,各品牌不断舍去手机业务,并且在2011年前后出现了抱团潮,强者并掉弱者,富士通也在当时收下了东芝手机,全盛时期一年手机销量超过800万台!
LG手机正式退出中国!
就在2月2日,一位LG北京办事处代表对《中国经营报》承认“手机业务退出中国了”!
作为手机巨头LG其实已亏损多年,据TechCrunch网站报道,LG旗下智能手机部门LG Mobile仍在以惊人的速度亏损。
这家韩国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亏损2132亿韩元(合1.9233亿美元),尽管比上个季度的3753亿韩元(合3.3137亿美元)有所收窄,但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情况会很快发生好转。
事实上,LG在中国也曾有过辉煌时期,曾推出的经典手机,更是受到了许多用户的喜爱和追捧。
比如,2006年推出的“巧克力”系列,凭借时尚轻薄的外观,一度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滑盖手机之一。
尽管这款手机价格不菲,达到了4000元以上,但一年内,巧克力手机在中国销量仍达到60万台,占据LG当年在华手机销量的20%,销售额占比40%。
2008年,LG手机销量更是超越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位列诺基亚和三星之后,排名世界第三。
然而, 在2G转3G的重大变革时期,LG手机却没能抢占到先机,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功能机上,一步错过,步步错过!
如今的LG,在中国各大商场手机柜台上基本上已没了踪影。
两大巨头在中国倒下,背后原因让人意外!
LG在对外媒体的采访时直言:
不是我们不行,实在是中国国产手机品牌太厉害了!
换句话说,这两家手机厂商的衰败,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中国手机品牌的强势崛起!退出中国市场也是无奈之举。
LG表示,在过去一年中,“中国品牌的激烈竞争”是促使其陷入苦苦挣扎状态的主要原因。你可以想象,OPPO、vivo、华为以及小米等品牌,它们凭借有竞争力的中档设备几乎已经占领亚洲市场。
目前,手机市场局面如何?
权威市场调研机构 IDC 刚刚公布 2017 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报告。IDC 数据显示,2017 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4.035 亿部,同比减少 6.3%。具体厂商排名上,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 分列全球智能手机厂商前五。
2017 第四季度,得益于 iPhone X 和 iPhone 8 系列的首发,苹果再度反超老对手三星重返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厂商。
具体出货量上,苹果手机在去年第四季度录得 7730 万,同比减少 1.3%;而三星手机同期为 7410 万,同比减少 4.4%。
华为继续保持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头衔,只是在最新季度颇为罕见地录得出货量负增长。IDC 数据显示,华为手机(含华为、荣耀双品牌)在 2017 第四季度出货量为 4100 万,同比减少 9.7%。
与华为手机出货量突降形成鲜明对比,小米手机出货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IDC 数据显示,2017 年第四季度小米手机(含小米、红米双品牌)出货量为 2810 万,同比暴增 96.9%。
小米晋级,OV 让位。继此前 vivo 被挤出全球五大厂商之列后,OPPO 又在最新季度被小米反超。
IDC 数据显示,OPPO 手机出货量在 2017 第四季度录得 2740 万,同比减少 13.2%。
在公布 2017 第四季度出货量数据的同时,IDC 还公布了 2017 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三星、苹果、华为、OPPO、小米分别以 3.173 亿、2.158 亿、1.531 亿、1.118 亿、9240 万分列全球前五。
结束语:
酷派、HTC、Vertu的落幕,其实也不用太伤感。试想,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这些当年羽扇纶巾、倚天屠龙的江湖老大,而今安在哉?
多少企业快速成功,又有多少企业分秒之间陨落。机会风口一来,多少企业又将迅速崛起,跃上前台。风口一旦消失,有多少企业无可奈何花落去。
500强公司的平均寿命已经从20世纪20年代的67年降到了2015的12年,称得上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十来年。
你不主动改变自己,别人就会来改变你;你不主动颠覆自己,别人就会颠覆你。当年如果马化腾没有下决心去搞微信,来颠覆自己的心头肉QQ,现在的腾讯,或许......
在这样一个时代,企业必须步步惊心、步步为营、步步颠覆自我。对很多个人和企业来讲,最宝贵的或许不是资金,而是拥有自我颠覆的勇气。
在这样一个十倍速变化、十倍速崛起、十倍速消亡的时代,只有勇于革自己的命,才是真正保自己的命!
资料来源:鸣金网、数字尾巴
相关阅读:
解读 | 车用半导体的机遇与挑战
“想钱想疯了” “迫不得已”? 国巨又又又涨价了!
物联网模组争霸,日海通讯实力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