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可能大家的重点都在奥运会上,忽略了一份和我们在座所有人未来都息息相关的重要文件。
7月31日,高层发布了一份新的文件:
《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
“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五年计划”。
重点都在标题上,事关未来五年的新型城镇化计划,我说得更直白一点:
事关未来五年的“资产”和“人口”大转移,也是我们城镇化发展多年后的最后一次发力了。
在文件中还有一句话非常醒目:
五年内将中国城镇化率提高到70%的目标。
根据官方的统计显示,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0%提高至2023年的66.16%。
在这十年间,已经累计了1.65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伴随这一进程,中国城镇化也迈入新阶段,包括我自己,相信还有不少人都享受过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红利。
现在从2023年的66.16%,未来五年推到70%的城镇化率。
说实话,空间真的不大了,我们和国外不一样,农业永远都是一个大根基,大后方。
城镇化率去到70%之后进展就会放缓,
换句话说,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空间也仅剩下4%左右。
未来五年,这4%也是我们普通人能够抓得住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所以这份文件,我建议大家都要去读懂,都要去研究,读懂政策趋势,才能离机会更近。
我国人口是14.1亿,假设城镇化率去到70%,也即是推动大约是5415万农村人入城。
现在我们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几乎停滞了,所以城市的增量人口主要是从农村人口转移过来的,尤其是农村的年轻人入城。
过去很多农村人之所以不愿意落户到城里主要有两大原因。
1、城市户籍制度严格,
不过现在除了一线之外,基本上都放开了,广州花都昨天甚至提出,买房即可落户,未来除了北上之外,户籍制度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
2、
害怕户口迁走了,老家的祖屋,宅基地这些就没了
。
不过最新的文件已经规定了保障农民进城后的土地合法权益,如果是农民自动退出的话,也要给予一定赔偿。
最新文件基本上打消了农民进城的顾虑。
那接下来我们大致来分析一下,这4%还能衍生出哪些机会。
城镇化发展最明显的就是带来两大内需潜力。
一是消费方面。
国新办前几天的发布会曾经提到过,如果我们国家城镇化率提升1个百分点,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亿的消费需求。
从消费角度来看:
4%的空间也意味着8000多亿的巨大的内需潜力。
最近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了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后续针对农民群体的以旧换新肯定会有相应的补助。
二是投资方面。
城镇化持续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基础设施扩容,公共服务增加等投资需求。
根据官方测算,未来五年有望拉动4万亿元的新增投资需求,
比如新增的公园、医院等公共设施投资。
当然房地产也属于投资类。
如果按照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计算,5000万人进城,
将带动约15亿平方米的城镇新增居住需求,平均一年释放3亿平方。
而这每年3亿平方不仅体现在商品房上,还有保障房。
文件提出,要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城市逐步将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范围。
像以前保障房一般是针对当地户籍人口,或者是缴纳社保的群体,但未来也许会对农村群体开一个口子,去帮忙解决一些低收入农民家庭的居住问题。
刚好国家现在下场收储,也算是找到接手的对象了。
而另外针对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农民群体,大家也可以根据需求去购买商品房。
我记得2016年到2018年之间,我们国家针对农民群体购房是有利率补贴的,在房贷利率基础上再打7折,这是非常好的政策,建议后续地方也能跟上。
就像我前面说的,这是城镇化发展最后的一点红利了,有机会抓住的城市一定不要错过。
那关键点来了,哪类地区将作为重点推进城镇化行动?
文件中其实有提到:
一是潜力地区,
即人口众多、集中且城镇化率相对较低地区,文件提到的有:冀中南、皖北、鲁西南、豫东南、湘西南、粤西、川东等;
二是都市圈地区,
即是依托一线、省会城市形成的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地区。
这个就很好理解的,我们常说的长三角都市圈,大湾区之类的,另外像青岛和济南、福州和厦门这类双生子大省也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四川的话仅成都一城独大,这轮城镇化发展,有没有机会孕育出第二大城市呢?一切都有可能。
无论如何城镇化发展,最终人口的流动都会跟着市场的经济发展走,重新回到人口产业集中这条轨道上。
就像我上周发文说到,虽然这一两年我们会看到一些找不到工作的中老年农民工回乡,但长远来看,城镇化的发展是不可逆的。
这一次看到高层下发新的城镇化战略,网上很多评论都在说,如今经济下行,城里人都找不到工作,还要推动5千多万人进城?如何安排就业?
不可否认这的确也是一大问题,只能说是随着社会发展一步步解决了。
但我想说的是,很多人看待问题的方向都弄反了,并不是说推动这5000万人进城,
应该说这5000万人进城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现在的90后00后早就放弃务农了,回到农村连种菜耕田的基本技能都不会,嘴上嚷着说回农村躺平,是因为父母辈还在,还有口热饭,等父母辈老去,这些年轻人回农村真的会没饭吃。
最后还得到城里来打工谋生,每一代人的谋生技能已经不同了,所以城镇化发展就是一个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所以才要出台文件,做好一切农民进城的配套工作,去保障他们的就业、居住、医疗、教育问题。
而在这个过程中,几千万人的流动肯定会带来巨大的资产转移,或者是带动内需发展,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