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蝉创意
蝉创意是全中国最糟糕的公众号,我们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对艺术作品、潮流文化、网络热点进行野鸡式播报,在毁灭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向世界传递我们的虚情假意。...Just kidding...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蝉创意

这些成人故事,长大后也不想看懂

蝉创意  · 公众号  · 时尚  · 2018-07-23 23:00

正文

↑↑↑

开篇先听蝉主讲一个故事..


有天台湾一知名导演叫了辆的士,司机认出了他,说想给他讲个故事。


这个故事很长,从大学前女友,当兵,归来工作开公司,到和前女友分手.....


到了目的地,故事都还没讲完。 导演说:没事,车子靠边,接着讲。


原本以为这个故事很无聊,没想到高潮在最后



有天司机去机场载客,就那么巧, 眼前的乘客正是前女友


按照规定不能拒载,司机下意识想把座位后的名片拿掉,后来心一横: 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前女友上来,说要去台北市中心的私人医院。他低着头,不想让她认出来。她也没跟他说话,不过电话开始一个接着一个打,司机一个接着一个听。


她先是打回家叫女儿记得上芭蕾舞课,叫她儿子记得吃维他命丸。接着打回公司,说回到台北,交代要做什么。打给现在的老公,说要买什么东西。


最后一通电话,她打给了他们共同认识的一个同事。她说自己回国了,妈妈要动手术等等..


司机心想,还好,她没认出自己



未曾想到了目的地,前女友突然用极其平静的语气对司机说:


“我都已经告诉你我所有的状况……家庭、工作、孩子。告诉你现在的心情……什么都告诉你了,而你……而你连一声hello都不肯跟我说?”


讲完,她就走了。



全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


这个叫的士的导演不是别人,他叫 吴念真 。在台湾,他被称作“国宝级欧吉桑 (大叔) ”。


他写小说,写剧本,当演员,做导演, 人们都说他是全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



他最大的能耐,就是能把人生的悲欢离合讲得稀松又平常,你不觉得压抑反而很安心。


直到某天你突然想起,不知怎的,心里就莫名一阵苦楚和心酸,才发现在听故事的最初,就早已身临其境。


这是你到成人世界后,才会有的至身体会。


很多年以后,司机的故事成为吴念真一篇专栏文章的素材,文章的标题就叫《重逢》。 后来被他收录在他 2011年出版的 《那些人,那些事》 ,此书一出,火遍台湾。



他是讲故事的人,也是故事中人


吴念真讲的故事太多了, 和侯孝贤合作《恋恋风尘》、《悲情城市》、《戏梦人生》。


梁朝伟在《悲情城市》里,演了个哑巴摄影师。



和许鞍华合作《客途秋恨》,张曼玉还有这样淳朴的一面。



和杨德昌拍《海滩的一天》,《一一》,和王童拍《无言的山丘》。


1978年起吴念真开始创作这些剧本,超过75部。 改编的电影五获金马奖最佳剧本奖、两获亚太影展最佳编剧奖。


「初恋」


吴念真是《恋恋风尘》的编剧之一 ,但故事原型就是他的初恋故事。



吴念真原名叫吴文钦,之所以取这个名字, 因为他初恋的名字叫“真”



两人是青梅竹马,双方家长早就互称亲家,直到吴念真去金门当兵。


阿真花了五个月的薪水,买了一千多个信封和一千多张邮票给吴念真寄信。 于是两人离别的晚上一直在写地址贴邮票。阿真写睡着了,吴念真给她披上衣服继续写,直到写完。


只是一千封信还没寄完,在金门的最后时间里,阿真跟别人结婚了


吴念真很痛苦,曾经扬言说想要杀掉阿真。但 冷静之后明白生活不过如此,于是开始写小说投稿。

妹妹知道他和阿真的故事,在寄稿之前, 把“文钦”改成了“念真” ,稿子发表后他才知道,但 没想到“念真”这个名字真的红了

初恋曾打过电话让他改掉,说看到会难过。于是他说,那就把自己的姓“吴”加进去,意思就是 “无念真” 了。


「遗书」

《这些人,那些事》中惟一一篇不属于专栏的文字,写的是吴念真弟弟自杀的故事。

弟弟因为欠了千万赌债,引废气至车内轻生,地点就在吴念真从前带兄弟姐妹眺望远方的山顶上 吴念真独自处理后事, 母亲当时身患癌症,在房间呆了一天,不让任何人进去。

以上电影截图皆出自电影《恋恋风尘》

母亲:“你处理弟弟,有没有很妥当?”

念真:“很妥当,衣服都穿好了。”

母亲:“有没有很难看?”

念真:“没有。很好!”


念真说, 检察官打开车门时看到弟弟眼角旁有两道白痕,好像之前在哭

母亲听完,喊了一声: “你为什么还要来剜我的心呢?”

「多桑」

弟弟走后,吴念真的至亲们相继离开,母亲因病逝世。 身为矿工的父亲不堪矽肺之苦,从医院的病房跳了下去, 妹妹因重度抑郁症也选择轻生。


吴念真说丧父太痛,就一直不停地用写悼文的方式疗伤。后来有人说, 干脆拍成电影吧 侯孝贤看完剧本对吴念真说, “自己的爸爸自己拍啦。

于是吴念真拍了 《多桑》 纪念追忆自己的父亲 ,电影还获颁了意大利都灵影展最佳影片奖等多个奖项。


吴念真讲了父亲的故事,但奇怪的是,他从来没听过父亲讲起自己。

「一 一」

吴念真说他演这戏的时候没有在演。 “那就是我啊,一个平庸的中年男人。”

导演杨德昌说他压根没想过找别人演,因为剧本就是照吴念真写的。 杨德昌说 他看见了吴念真身上一直压抑的那一面。



突然想起《遗书》里的结尾,是吴念真弟弟留给哥哥的便条结尾:


“大哥/你说要照顾家里,我就比较放心/辛苦你了/不过/当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



世间最温柔的大叔


除了剧本,吴念真还创作过很多打动人心的广告脚本。 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生活经历过千疮百孔的人,最后对待世界的方式竟如此温柔。


曾经吴念真帮台湾104希望基金会拍过一个广告,脚本说的是他童年村子里, 条春伯的故事 ,他说那是影响他人生最重要的人。



条春伯是村子里少有的学问人,所以村子里的人写信念信都会找他。 有次一个阿妈抱怨着找条春伯给自己的儿子写信。



条春伯听完笑了,把最后写出来的信念会给这个阿妈听,信的内容就变成了:


万金吾儿,是父母无能,才让你这么年轻就去异乡求生,让你受苦受难。但是最近家里有一点困难,小弟小妹要注册,你如果有钱,多少寄一点回来。你在异乡身体要保重。


读完以后,刚刚还在喊儿子“死囝仔 (臭小子) ”的母亲,随即喜笑颜开。 吴念真亲眼目睹了这封信“诞生”的过程



条春伯担心自己老了病了没人给村民写信,就选了念真挑大梁。 矿村的孩子大多都要被迫一夜长大,邻居阿姨的丈夫死于矿灾,女儿阿秀十六七就到酒家上班,赚钱维持家用。


某天女儿带回一个外省人来提亲,母亲央求女儿再坚持两年。 吴念真的母亲一边炒着米粉,一边听,但眼泪就一直掉



最后婚事不了了之,隔几天后外省人寄信来,毛笔行书,字很漂亮也很草,大意是说谢谢招待之类的客气话。


吴念真不是整封信都读得出,但他识出了一句自己并不理解的谚语—— 信上有句说:虎毒亦不食子焉



吴念真当时念出来,邻居阿姨伤心得往墙上撞去,哭着说:


“谁的女儿不心疼,若不是家里过不下去,我怎会让她去赚那种钱,现在轮到一个外省人写信糟蹋我。”



最后大人都劝说孩子识字不多,可能看错了,还是条春伯解了围——



念真觉得自己没错,好几天不愿读信。 条春伯找到念真,告诉他,同样的话, 一种说了会让人撞墙,换个说法,就是另一种结果


隔壁姐姐和外省人的姻缘,谁也无法保证。不管如何,都应该祝福他们,不是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