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脉通
医脉通是以疾病为中心的专业医学信息网站,关注医脉通微信公众账号,可以及时收取最专业、最精华的医学资讯,也可以抢先知晓医脉通旗下移动产品最新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交通918  ·  爆发了!阿里巴巴突传消息 ·  昨天  
FM93交通之声  ·  谢娜发文报平安 ·  2 天前  
钱江晚报  ·  大S妈妈首度发文,回应女儿去世 ·  2 天前  
钱江晚报  ·  突发!林孝埈退赛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脉通

那位风湿科男医生,半夜被叫到了妇产科……“尴尬”的一幕发生了!丨医起推理吧

医脉通  · 公众号  ·  · 2024-10-20 18:2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一位风湿科医生被派往急诊妇产科处理一位痛风发作的孕妇患者的案例。医生面对患者时遭遇了多种挑战,包括患者的不配合、对病情的误解和对治疗方法的抗拒。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痛风的常见症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以及痛风患者应有的饮食和生活注意事项。最后,医生尽力给予患者治疗建议和生活指导,但患者因对药物知识的缺乏和对疾病的恐惧而抗拒治疗。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患者是一位痛风发作的孕妇,情况罕见且复杂。

患者因痛风发作导致疼痛,就诊时态度不佳,对医生的询问存在抵触情绪。

关键观点2: 痛风患者以男性居多,但本案例中的患者是女性且处于孕早期。

文章介绍了痛风的常见症状和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肥胖、饮食等。

关键观点3: 患者对痛风药物的使用存在误解,对激素类药物存在强烈抗拒。

医生尽力给予患者治疗建议和生活指导,但患者的丈夫成为了解决矛盾的关键。


正文



这大概才是患者大半夜来医院的原因……

来源 | 医脉通

作者 | 王玉伟


01


我是一位风湿科医生,夜间急会诊对我来说并非常事,去急诊妇产科急会诊,更是第一次。


半夜一点多,我这个大老爷们踏进了急诊妇产科的门口,内心有些许不自然。


更不自然的是屋内的画面: 诊室的医生一脸期盼地站在门口,原属于医生的靠背椅上则坐着一位年轻女性。


她应该就是今天的患者了,一位被脂肪耽误的美女,BMI指数绝对不小于其年龄,她翘着的二郎腿好像在宣示主权。


旁边小心侍立的男性应该是她的丈夫,他望向我的眼神透露了一丝愧疚。


她来就诊的原因竟然是痛风,这个病根本不属于妇产科范畴,理应去急诊内科就诊。


但患者有自己的理由:“ 我怀孕都8周了,你看不出来吗?我来妇科不行吗?动了胎气你负责?


恕我眼拙,真没看出来。


妇产科医生已经连忙说道:“妹妹啊,您在哪里就诊都可以,我这不是把咱们风湿科的专家给您请来了嘛。”


“这么年轻,他是主任吗?”

“真是抱歉,主任不上夜班。”


妇产科医生连忙圆场:“我们王大夫年轻有为啊,将来的主任就是他。”

“别别别,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我连忙岔开话题,询问患者病情。


患者翻了一个白眼,抖动着脚尖告诉我:“我以前有痛风,现在又犯了,脚趾头疼得厉害。”


哦?罕见病例,我不禁眉头上扬。


雌激素 可促进尿酸排泄,痛风患者以男性居多。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数据显示,痛风患者男女比例为15:1,平均年龄为48.28岁,女性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


孕早期的痛风更是少见。


孕早期的孕妇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重吸收减少、雌激素水平升高、尿酸排泄增加,血清尿酸浓度较孕前下降,所以痛风不容易发生。 孕中晚期由于胎儿通过羊水排泄尿酸增加,肾脏对于尿酸的清除能力降低,这又是另一番光景。


痛风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痛风遗传的可能性为30%,20%的患者存在痛风家族史。作为一种代谢疾病,痛风患者常伴有 肥胖 体重指数 与痛风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减重可降低 血尿酸 水平,大多数指南建议痛风患者控制体重。


遗传、肥胖,在这位患者的病史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我边盘算着边查体,发现其中可能另有隐情。



02


患者左侧第一跖趾关节红而不肿,压痛症状却极为明显,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结合患者就诊时的态度……


即便患者确有痛风病史,即便患者近期有痛风发作,但今晚绝不是病情高峰。


于是我问:“您这痛风是今晚才发作的吗?”

“好几天了。”


“这几天是越来越疼吗?”

又是一个熟练的白眼:“这不废话吗?!肯定是越来越疼啊,现在都没办法走路了,要不我咋大半夜来医院?!”


果然不出所料。


典型的痛风发作常于夜间,起病急骤,“开始即巅峰”,疼痛呈进行性加剧,但是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症状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


如果痛风急性发作已经数天,查体所见的客观表现确实符合,但压痛的主观表现却有明显夸大。


难道患者在“表演”,谁是观众?我下一个问题便激起千层浪。


我继续询问:“您最近有没有高嘌呤饮食呢?”


患者“哼”了一声,这次没有白眼,只给了我一个侧脸。


那我就把目光转移给患者的丈夫。


丈夫终于开口了:“确实有,一顿饭就吃20多只虾,今天晚上还要吃大闸蟹,我没同意……”


患者蹭得一下站了起来,好像脚趾也不疼了。


她指着丈夫就破口大骂:“真丢人,你个小气鬼!我也没让你买名牌包包吧,买个大闸蟹你就叽叽歪歪一堆毛病!”


“我这是为你好,你有痛风不能多吃海鲜。”


“为我好?你好好想想,我现在怀孕了,我这是给自己吃东西吗?要不是为了孩子,我会遭这罪吗?我平时受苦受累的,你干啥了?你还是不是个男人?”


厉害,直接从经济学骂到了生理学。


夫妻矛盾,这大概才是患者大半夜来医院的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痛风患者应低嘌呤饮食,但具体的饮食指导却并不了解。


痛风患者应该均衡饮食,控制总热量,做到低嘌呤、低脂肪、低盐。海鲜是高嘌呤饮食的代表,这也是沿海地区痛风高于内陆地区的重要原因。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其嘌呤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肉类。肥肉中大量的脂肪和胆固醇易引起肥胖、加重尿酸代谢紊乱,也应该引起注意。



03


痛风患者在选择水果、蔬菜时也有讲究,于是我继续问。


“您平常水果吃得多吗?”

我又收获了一个白眼:“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这句话在这个场合格外的应景。


我说:“苹果,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犯了你们医生的忌讳?”


“对于痛风患者,选择蔬果类食物时,应减少高 果糖 蔬果摄入。”


糖分(尤其是果糖)含量高的水果,比如苹果、橙子、龙眼、荔枝、柚子、柿子、石榴等应该减少摄入;西瓜、椰子、葡萄、草莓、李子和桃可适量食用;相对而言,柠檬、樱桃、橄榄对痛风患者比较有益。


绝大多数瓜类、块茎、块根类及大多数叶类蔬菜为低嘌呤食物,建议使用;香菇、草菇、芦笋、紫菜、海带及粮食胚芽等嘌呤含量高,不宜多食。


做完生活指导,得考虑一下怎么治疗了。


患者觉得自己很有发言权:“ 我上网看过了,那些治痛风的药,孕妇都不能用。


的确,关于妊娠期用药,在很多疾病的诊治中都是棘手问题。因为妊娠期痛风的患者较少,临床研究也较少。


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期的孕妇,短期使用小剂量 糖皮质激素 治疗是安全的,非甾体抗炎药、 秋水仙碱 非布司他 丙磺舒 等药物因为其不良反应往往被慎用甚至禁用。


我告诉她:“如果你真的疼得厉害,可以试一下‘ 泼尼松 ’。”


又是熟悉的白眼,熟悉的味道,“啥东西,美国总统吗?”


“那是‘尼克松’,‘泼尼松’是‘糖皮类激素’。”


一听到“激素”二字,患者无名火起,表现得十分抗拒。


很多人觉得但凡“激素”都是恶贯满盈的,但凡“荷尔蒙”都是青春活力的,根本不知道“荷尔蒙”只是“激素”的音译而已。 这位患者就是如此,即便我解释,她也不信。


解铃还须系铃人,最终患者的丈夫成为了“治病良药”,在一番花式道歉之后,患者的脚趾也没那么疼了,起身准备回家。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离去之时,患者还不忘甩出一句话:“ 我看你们也没有给我解决什么问题,把挂号费给我退了吧。


听到这,我们两位医生对视了一下,不禁苦笑……


参考文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