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新一向强调,一个企业没有自己创造的核心技术,是不可能走得远的。而且专利不是看数量的,而是看质量。格科不搞形式主义,不会为了低质量专利而去浪费核心研发人员的时间。目前,格科在CMOS图像传感器及多媒体处理器的设计和算法上,都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以及世界领先、最具竞争力的制造工艺技术。已经拿到多项CMOS图像传感器结构和工艺方面的美国专利,近200项国内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还有260余项CMOS图像传感器结构方面的中国专利正在审批之中。赵立新非常骄傲的提到,格科至少有十项左右专利,是本领域内,非常基础、和具有突破性的创新。
近年来,格科开发了一项Chip On Module (COM) 的创新封装专利,还为此专门花了五六年的时间研发特殊的设备。这一突破性的发明,对公司后面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格科带来非常可观的利润。
CMOS图像传感器的封装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封装工厂并非超净室(clean room),当硅片被切开成一个又一个die时,一旦环境中的微粒掉到传感器上,整个传感器就报废了。
为了解决封装过程中微粒的影响,20年前以色列人发明了CSP(Chip Scale Package)封装,即在传感器上放置一层玻璃,挡住了灰,但是玻璃会带来新的问题,挡住部分光线和反射,导致图像质量下降。而且下面的锡球与基板之间是硬连接,由于热胀冷缩系数不同,有千分之二的长期失效率。CSP门槛低,生产简单,厂商众多。
现在的高端封装则主要采用COB(Chip On Board)技术,即在裸片上打金线,由于金线可以吸收应力的变化,所以一致性与性能更好,但同时缺点是对环境洁净度要求较高、制程设备成本较高。
苹果采用了另外一种封装方式,即Flip-chip(倒装),它不是将芯片定位在基板上的,而是做了一个陶瓷框,再把芯片直接粘上去,最后用金球直接超声热焊,这种方法很昂贵,只有苹果这样的土豪才玩得起。
那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格科的技术团队想出来一个方法,直接把金线悬空来做引脚。这是一个非常“反直觉”的想法,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黄金是比较软的,如果是细到25微米的金线,比头发丝还要细,自然而然的想法,难道不是特别软,风一吹都要动吗?
事实恰好相反。
微观世界是很神奇的,当金线变得很短,在300um左右的长度时,金线变得坚硬而有弹性,可以直接用来做引脚,也能够被测试。但是要把这个金线斩断变成引脚,我们光研发这个特殊的设备就花了四年,投入了许多钱。我们惊喜的发现,COM的性能完全可以媲美高端的COB工艺,甚至还更加优化,因为它没有tilt的问题,光学对得很准。另外,COM也没有移动脏物的困扰,焊接以后的可靠性甚至比COB还更高。
从一个看似疯狂的想法,变成近乎完美的产品,这样颠覆式的创新,靠的是突破直觉,真正地走到实践中去。有时候感性认识中一个很小的、不起眼的东西,其实可以产生一项伟大的发明。
格科最新COM封装技术
“COM实际上是COB工艺的一种演变,我们这样做后,我们的下游客户就不需要超净车间了。” 事实上,赵立新说,格科将帮助目前的CSP厂商提升性能,做到与COB技术相似的模组水准。
在这种新的COM封装下,格科采用自主研发的整套工艺和设备,将摄像模组的传感器、镜头以及VCM马达在标准工艺下组装,实现摄相模组标准化。由于格科的方案是标准化的,减少了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之前模组厂商的做法是要去配对不同手机的PCB,非标准化导致很多不可预测的问题。
“COM封装的产品我们会在中高端先做,希望今年能占到我们产值的15%到20%。去年基于COM封装已量产了5M与8M的模组,批量出货几百K,证明它的商用性。”赵立新说道。
“索尼也会出芯片给我们,由格科进行COM封装。我们双方从2015年底开始这种创新的合作,去年底为索尼做了一款低成本的8M模组;今年会继续合作推出13M与16M的模组。格科还会与三星合作,不会涉及他们的专利,只是利用我们创新的COM模组封装优势,改变外围电路,帮助他们降低成本。他们挺乐意合作。”赵立新称。
在赵立新看来,格科想要生存下去,并且持续地往前走,光有小修小改的微创新是不够的,要做就做颠覆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