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I技术在创新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AI技术用于药物开发的创新药公司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资本的持续助力成为AI药物研发赛道的重要驱动因素。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24年,AI制药领域的融资热情有目共睹。根据医药魔方MedAlpha
®
数据库,2024年AI制药赛道融资事件超100起,融资总金额近55亿美元。与2023年的约36亿美元相比,2024年AI制药赛道融资金额增长50%左右。
2020-2024年全球AI制药公司融资情况(来源:医药魔方
MedAlpha
®
数据库)
医药魔方Pro根据医药魔方MedAlpha
®
数据库和公开信息,整理、排列了全球AI制药融资TOP10事件。
总体来说,2024年AI制药公司TOP10中,融资金额均超过1.2亿美元(含)。其中,诺奖得主David Baker教授联合创办的Xaira Therapeutics以10亿美元稳居榜首;研究“AI+衰老”的BioAge
Labs分别完成D轮融资和IPO,融资金额累计4.083亿美元,排名第二;专注于AI药物平台开发的Formation Bio以3.72亿美元D轮融资位居第三。
2022-2024年AI制药融资TOP10
金额
对比
投资机构:
Two Sigma Ventures, F-Prime Capital, SV Angel等
公司官网:
https://www.xaira.com/
Xaira Therapeutics成立于2023年5月,由生物技术领域两位杰出的风险投资专家——ARCH venture Partners的Bob Nelsen和Foresite Labs的Vik Bajaj共同创立,其他投资者包括F-Prime Capital、红杉资本等。
Xaira Therapeutics希望将AI应用于三个领域:发现新的生物学(biology)、设计分子和开展临床试验。药物研发是一项充满失败的工作,通过新的生成式AI的方法,如从头开始设计复杂分子、找到新靶点等,可将时间缩短数月甚至数年。
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学并寻找新的药物靶点,Xaira
Therapeutics
从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以及生物技术初创公司Interline Therapeutics引进了团队和技术,专注于蛋白质组学,即蛋白质如何在健康和疾病中发生变化。
公司已聘请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基因泰克公司首席科学官Marc
Tessier-Lavigne担任其首席执行官。Xaira
Therapeutics
的大部分技术来自其联合创始人、诺奖得主David Baker教授在华盛顿大学的蛋白质设计研究所。此外,David Baker实验室的几位科学家也全职加入了Xaira Therapeutics。
从左到右分别是:Marc Tessier-Lavigne、Bob Nelsen、David Baker和Vik Bajaj
融资金额:
累计4.083亿美元
融资轮次:
D轮(2月13日)、IPO(9月26日)
投资机构:
RA Capital Management, Sands Capital Ventures, 礼来风险投资基金等
公司官网:
https://bioagelabs.com/
2024年2月13日,BioAge Labs宣布完成由Sofinnova领投的1.7亿美元的超额认购D轮融资轮。9月26日,BioAge Labs成功IPO并登陆纳斯达克,BioAge Labs获得的总收益约为2.383亿美元
[1]
。
BioAge Labs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由两位多伦多大学博士创办,致力于为人类衰老问题提供解决方案。BioAge Labs构建了一个系统生物学和AI平台,利用人类数据集来识别与年龄相关的病理学的分子驱动因素,开发延长人类健康寿命的创新药物。
BioAge Labs的核心资产是一款口服apelin受体(APJ)小分子激动剂Azelaprag,这也是少数几个在不损失肌肉的情况下,增强GLP-1RA等减肥效果的药物。
Azelaprag的Ib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21例65岁及以上的健康受试者在接受Azelaprag/安慰剂严格卧床休息10天后,对肌肉萎缩的预防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并未产生严重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BioAge已经启动了临床II期临床试验,评估Azelaprag和礼来的替尔泊肽联用在55岁及以上的肥胖成人的减肥效果,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公布结果。
此外,BioAge Labs还在开发一款口服脑穿透性NLRP3抑制剂,用于治疗由神经炎症驱动的疾病。BioAge Labs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提交IND,获得批准后将于2026年上半年启动I期临床试验。
BioAge Labs整体管线(来源:公司官网)
融资金额:
3.72亿美元
融资轮次:
D轮(6月26日)
投资机构:
Emerson
Collective, FPV Ventures, SV Angel等
公司官网:
https://www.formation.bio/
2024年6月26日,Formation Bio宣布完成3.72亿美元D轮融资,此次融资由a16z领投,赛诺菲、红杉资本、Thrive Capital等跟投。
2016年,Formation Bio(原名为TrialSpark)在美国纽约成立,创始人为计算生物学家
Ben Liu与软件专家Linhao Zhang
。
两位联合创始人:Ben Liu(左)和Linhao
Zhang(右)
就在D轮融资前一个月(2024年5月21日),Formation Bio与赛诺菲、OpenAI达成合作,三方共同构建一款AI驱动的药物开发软件
[2]
。此外,OpenAI的CEO
Sam Altman还在于2021年以个人名义领投了Formation
Bio的1.5亿美元C轮融资。
一方面,公司从研究机构、生物技术公司和药企那里收购、合作或授权临床阶段的资产并推进研发。Formation Bio从Asana BioSciences和默克购入了3条临床管线,包括用于治疗慢性手湿疹的SYK/JAK抑制剂gusacitinib、治疗特应性皮炎造成的瘙痒的钠通道阻断剂ASN008以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FGF18药物sprifermin。
Formation Bio整体管线(来源:公司官网)
另一方面,公司创新了与大型制药公司的合作方式,构建了“资产负债表外”发展路径,使合作药企能够以保值的方式,尝试开发更多药物。
融资金额:
3.25亿美元
融资轮次:
C轮(9月4日)
投资机构:
Westlake Village BioPartners, Hitachi Ventures, Byers Capital等
公司官网:
https://arsenalbio.com/
2024年9月4日,专注于开发实体瘤CAR-T细胞疗法的Arsenal Biosciences宣布完成3.25亿美元超额认购的C轮融资。参与本轮融资的包括ARCH Venture Partners、Regeneron Ventures、NVentures(NVIDIA的风险投资部门)等新投资者,以及SoftBank Vision Fund 2、BMS等现有投资者。
(推荐阅读:
主攻实体瘤CAR-T、融资3.25亿美元!细胞疗法新锐获BMS、Regeneron支持
)
ArsenalBio成立于2018年,正在利用深度学习开创一种基于AI的T细胞基础模型,旨在加速靶点发现,改善药物开发的患者细分,并在自身免疫、过敏、感染和免疫肿瘤学中实现个性化医疗。2019年10月ArsenalBio完成8500万美元A轮融资,2022年9月完成2.2亿美元B轮融资。
ArsenalBio部署了一套合成生物学工具包,对患者自身的T细胞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设计增强型CAR-T细胞疗法,进而潜在地根除实体肿瘤。包括逻辑门控(logic gating)在内的专有T细胞工程技术旨在解决T细胞耗竭、肿瘤特异性和基因组毒性等T细胞疗法相关问题。
实体瘤靶向特异性(来源:公司官网)
ArsenalBio的管线包括卵巢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的潜在疗法,以及与BMS合作开发的针对其他实体肿瘤的疗法。C轮融资是在ArsenalBio的第二款T细胞候选产品AB-2100进入临床之后进行的,该产品经过了特殊的设计,目标是增强抑制性微环境下的肿瘤杀伤,延长细胞疗法的持久性以实现更长期的肿瘤杀伤,并降低T细胞耗竭。AB-2100目前正在进行针对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的I/II期临床试验(NCT06245915),且已被FDA授予快速通道认定。
ArsenalBio整体管线(来源:公司官网)
投资机构:
RA Capital Management ,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 Mubadala Ventures等
公司官网:
https://www.outpacebio.com/
2024年8月1日,Outpace Bio宣布完成1.44亿美元B轮融资。此次融资所得将用于推进公司在研的多个针对实体瘤的T细胞疗法产品的早期临床验证。
Outpace Bio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公司主要致力于设计和开发针对实体肿瘤的细胞疗法。
Outpace Bio使用先进的AI算法来进行蛋白质设计,这些设计可以克服传统蛋白质工程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使细胞疗法能更好地靶向肿瘤并在体内发挥功能。公司拥有OUTSMART™、OUTLAST™、OUTSPACER™和OUTSAFE™等多个专有技术平台,这些技术旨在提高细胞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Outpace Bio平台(来源:公司官网)
Outpace Bio的核心产品OPB-101是一种针对间皮素的CAR-T细胞疗法,该产品通过公司的核心技术平台OUTSMART™、OUTLAST™、OUTSPACER™和OUTSAFE™等进行了优化,在临床前试验中,OPB-101以非常低的剂量(低至50000个细胞)实现了实体肿瘤的完全清除。预计OPB-101将在2025年获得FDA的IND批准,并开始对晚期铂类耐药的卵巢癌、输卵管癌或腹膜原发性癌症患者进行首次给药。
Outpace Bio整体管线(来源:公司官网)
融资金额:
1.42亿美元
融资轮次:
种子轮(6月25日)
投资机构:
Daniel Gross ,NVIDIA, Lux Capital, Nat Friedman, Amazon
公司官网:
https://www.evolutionaryscale.ai/#
2024年6月25日,EvolutionaryScale宣布完成了1.42亿美元种子轮融资。
EvolutionaryScale成立于2023年,当时Meta解散了由十几名科学家组成的AI蛋白质研究团队。但对团队负责人Alexander Rives来说,这反而成为了一个新的起点。他迅速召集了核心团队成员,成立了EvolutionaryScale公司,继续他们在Meta未完成的工作。
目前,EvolutionaryScale已经开始将其技术推向市场。公司采用双轨策略:一方面向学术研究人员免费开放ESM3的基础版本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evolutionaryscale/esm)
,另一方面为制药公司提供商业版本用于药物研发。这种模式类似于DeepMind的做法——免费向研究人员开放AlphaFold,同时通过子公司Isomorphic Labs与制药公司开展合作。
2025年1月16日,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项重要突破,由EvolutionaryScale创始人Alexander Rives领衔开发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ESM3。该模型首次实现了对蛋白质序列、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推理,并成功“设计”出了一种全新的荧光蛋白
[3]
。
这种蛋白质与自然界已知的最相近的荧光蛋白相比,序列相似度仅为58%。从自然界中发现的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多样化速率来看,这一代新荧光蛋白的生成相当于模拟了5亿年的进化过程。
EvolutionaryScale表示:“ESM3只是起点,我们相信,未来的模型将更加多模态化,能够整合从分子到细胞尺度的生物学数据。这不仅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系统,也将为疾病治疗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融资金额:
1.3亿美元
融资轮次:
C轮(11月21日)
投资机构:
The Nature Conservancy, FPV Ventures, PremjiInvest等
公司官网:
https://enveda.com/
2024年11月21日,Enveda Biosciences宣布完成1.3亿美元C轮超额认购,所得资金将用于推进该公司旗下由10个候选开发项目和多个新药发现项目组成的深度研发管线,并对其技术平台进行投资。
Enveda Biosciences是一家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计算代谢组学和知识图谱开发基于自然产物的小分子疗法的药物发现公司。Enveda致力于利用质谱分析和机器学习寻找新的生物活性分子,其药物发现搜索引擎建立在代谢组学和机器学习交叉的领域,储存的数据包含了自然界中的新分子,以及关于分子特性、结构和活性的注释。
Enveda的管线由16个项目组成,主要的候选疗法ENV-294是一种新型口服抗炎小分子药物,这是一种利用AI发现的自然界分子并通过现代药物化学方法改良,具有类似JAK抑制剂的疗效,主要针对特应性皮炎和其他炎症状况。目前该药物正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Enveda Biosciences整体管线(来源:公司官网)
公司官网:
https://altoneuroscience.com/
2024年2月2日,神经科学领域公司Alto Neuroscience正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Alto此次发行价为16美金,发行804万股,募集资金1.286亿美元。
Alto Neuroscience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致力于通过利用神经生物学开发个性化和高效的治疗方案来重新定义精神病学。
Alto Neuroscience
机器学习驱动的
Precision
Psychiatry Platform™平台通过分析脑电图活动、神经认知评估、可穿戴数据和其他因素来测量大脑生物标志物,以更好地识别哪些患者更有可能对Alto Neuroscience候选产品产生反应。Alto Neuroscience的临床阶段管道包括治疗抑郁症、PTSD、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心理健康状况的新型候选药物。
Alto Neuroscience的Precision Psychiatry
Platform™
平台
官网显示,Alto Neuroscience的5条管线均进入临床阶段。进展最快的药物ALTO-100是一种靶点BDNF的first-in-class口服小分子,针对重度抑郁症,已经进入II期临床阶段。
Alto Neuroscience整体管线(来源:公司官网)
2024年10月22日,Alto Neuroscience宣布ALTO-100治疗重度抑郁症的IIb期研究未达到主要终点。该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使得2月份刚刚登陆资本市场的Alto股价在周二晚间的盘后交易中下跌了近70%,市值仅剩1.2亿美金。
融资金额:
9.89亿港元
融资轮次:
IPO(6月13日)
投资机构:
/
公司官网:
https://www.xtalpi.com/about/
2024年6月13日,晶泰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挂牌上市,IPO总收益9.89亿港元。值得一提的是,晶泰科技是首家通过18C特专科技规则的上市公司。
晶泰科技成立于2015年,由三位MIT的80后物理学家(温书豪、马健和赖力鹏)创立。晶泰科技的业务范围从晶型预测延伸到小分子、抗体、多肽、ADC、以及PROTAC等多种药物的临床前研发,拥有寻找靶点、药物分子生成与优化等全栈式能力。
公司拥有超160项专利,其主要技术平台包括小分子药物发现平台ID4、大分子设计和药物发现平台ProteinGPT、抗体药物发现平台XumperAb、基于量子的物理计算平台XFF、XEEP、自动化平台ChemPlus等。同时,晶泰科技还将业务拓展至材料科学,例如生物基材料、化妆品、自动化合成等领域。
这也奠定了晶泰科技的两大主营业务:一是提供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二是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固态研发服务及自动化化学合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