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日报  ·  新重庆·夜读丨又闻橘香(节选) ·  昨天  
重庆日报  ·  新重庆·夜读丨又闻橘香(节选) ·  昨天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刘萍|“史料革命”:近十年来的史料学研究及反思 ·  1 周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杨念群:重提政治史的重要性与中国的“大一统”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这些网络流传的“历史真相”,其实全部都是谣言!(一)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1-02-02 00:00

正文

1、 秦朝灭亡,是因为五十万大军,奉秦始皇遗诏,远征岭南不归。

辟谣: 秦朝南征大军五十万人,以各地“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为主,是一群社会底层人士,被强征去武装移民,还有大量的原楚国降军,真正的秦军只占极少数。


秦始皇:【中原但有不测风云,南海军切勿北上靖乱,当断然封闭扬粤新道,不使中原乱局波及南天。将军谨记:老秦人北上,则华夏从此无南海矣!】——这只是小说《大秦帝国》的杜撰。

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份”秦始皇遗诏“,赵佗断绝五岭通道,自立为南越国王时,也并没有公布过这份”遗诏“。作为一代帝王,秦始皇首先需要为自己的王朝和国家的延续负责,也绝不可能下这样的遗诏。

2、 秦朝如果不灭亡,中国将提前二千年实现法家的“依法治国”。孔子发明的儒家,还有他那些徒子徒孙组成的“文官集团”,是害得中国近代落后西方的根源。

辟谣: 法家的本质奥秘,商鞅如《商君书》所言“利出一孔”。即由君主垄断一切利益之来源,迫使举国上下不得不依附于君主,和现代法制“依法治国”完全不是一回事。


3、 秦宣太后芈八子,是对秦国统一贡献巨大的女性统治者,她儿子秦昭襄王当了四十年傀儡,兵马俑就是她的陪葬。

辟谣: 宣太后之弟穰侯 魏冉 ,才是当时对秦国国势扩张和奠定未来统一基础贡献最大的人。

宣太后(电视剧中的“芈月”)之前,只不过是个被赶到燕国当人质的后宫姬人,之后实为穰侯用来阻止已经成年的秦昭襄王参政的一个道具,本身并无如何了得的才能,

除了在秦昭襄王第34年,在儿子已经53岁时,年近70岁的宣太后,暗杀了早已被秦国吞并为附属的义渠王外,根本没有其他任何了不起的威望与功绩可言。


4、 赵武灵王赵雍如果不早死,赵国定能和秦国一争天下。

辟谣: 赵武灵王壮年退位,自称“主父”之举,无视了君主统治的法理,群臣效忠的凭据;为私心权欲,而不惜两分赵国国土、引发变乱,如此行事反复,倒行逆施,导致父子离心,群臣交攻,兵败身死。


他有雄心壮志,不代表便有相应的才略。做下如此昏聩之行,还想再去吞灭军力强大、政令严明的虎狼之秦,岂非笑谈?

5、 赵括是不幸夭折的军事天才;只是天妒英才,第一战就遇到最强对手,还能打得秦军死伤过半,歼敌二十多万。

辟谣: 白起在邯郸之战后说:「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包括秦军在长平战役、此前和廉颇对峙、此后攻击上党、太原和邯郸等一系列战役的总损失;主要来自于邯郸之战对赵楚魏三国联军的惨败,和早早战死的赵括无关。


6、 项羽是司马迁吹出来的。司马迁因为被汉武帝阉了,怀恨在心,才故意在《史记》丑化刘邦,吹捧他的对手项羽。

辟谣: 汉明帝命令班固编修的汉朝官方史书《汉书》,以弘扬“汉德”为己任,关于楚汉战争、刘项争霸,几乎全盘照抄了司马迁《史记》的记载。

《汉书》中的白登之围,是刘邦从晋阳起连战连胜,乘胜逐北,又遇大寒,故被围于平城,

【上自将击韩王信于铜鞮,斩其将。信亡走匈奴,其将曼丘臣、王黄共立故赵后赵利为王,收信散兵,与匈奴共距汉。上从晋阳连战,乘胜逐北,至楼烦,会大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用陈平秘计得出。使樊哙留定代地。】

足可见即使是汉朝的官方史家,所写的赞美开国皇帝功业的官史,也就是到了这样的程度了。


白登之战确实是汉朝对匈奴的败仗,而不是现代“刘邦粉”幻想中的「刘邦高瞻远瞩、料事如神,以身为饵中间开花,派各路汉军解围,大胜匈奴」——若司马迁真有将开国皇帝的胜仗歪曲给败仗的行径,班固敢跟着照录么?

7、 诸葛亮是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吹出来的,其实根本不会打仗,真实历史上不如某某、某某、某某某……

辟谣: 李靖:「诸葛亮会不会打仗,我清楚,还是你们清楚?」

李靖批点诸葛亮用兵之术的要点,「戎卒欲辑,令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岂可速而犯之耶」,其军队的战斗力可与秦国军神白起麾下的虎狼之师相提并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