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国优才计划
欧洲最美微刊,用文化温暖人心,为中欧文化代言。 这里有你意想不到的人物,最深度感人的讲述,每天让原创好文滋养您向善的心灵,品味,内涵,情怀,全球100万优秀华人的聚集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运营网  ·  DeepSeek写爆款短视频文案 ·  23 小时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昨天  
91运营网  ·  小红书引流手册.pdf ·  昨天  
江苏市场监管  ·  @经营主体,这件大事不能忘! ·  2 天前  
江苏市场监管  ·  @经营主体,这件大事不能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德国优才计划

上千亿繁荣的泡沫被刺破,中国企业不能再搞内耗浮夸了

德国优才计划  · 公众号  ·  · 2018-04-27 19:02

正文


来源:铁血军事(ID:tiexuejunshi)

作者: 铁血黄药师


中国芯片危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中兴创始人侯为贵现身深圳宝安机场。这位76岁高龄的老爷子临危出山,连夜赶飞机“救火”。



一般而言,芯片行业的库存消耗只有两个月。也就是说,留给中兴的时间只有两个月!如果两个月没谈妥,中兴将遭到灭顶之灾。


这场战争,中兴只剩两个月。国产芯,绝不能再坐以待毙!


中国芯片的现状和困境


中兴这个事,网上说中国没有任何芯片技术,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


龙芯 ”,大家应该有印象,中国自己的技术,2015年3月发射的北斗卫星,它使用的芯片就是“龙芯”。



可能有网友问了,龙芯我们搞了十多年,为啥还没赶上高通、英特尔?


说一句很伤人的话,就是 技术达不到


对于中国而言,芯片技术最难的地方,就是光刻。


首先我们要在一个比头发丝还细的载体(晶圆)上,用激光刻出 几十亿条 线路图,然后再铺上 几亿个 二极管。


这就相当于在指甲盖上规划出全中国的高速公路,并且还要保证它们不重合。 这种技术,全都是超高难度的微加工,需要非常先进的光刻机。


目前,中国的光刻机的精度只能达到 28纳米, 而全球顶级芯片制造商英特尔、高通、德州仪器的精度都在 10纳米 。与它们相比, 中国的技术整整差了两代


正是因为这种差距,让中国的芯片一出来就落后了。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中国最先进的龙芯3A,还是高通二十年前的技术水平。


商业化的产品竞争十分激烈,“龙芯”落后国际二十年的技术,根本适应不了市场环境。于是, 我们只能低着头向美国求购芯片,让美国人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


如今,在中国,通信、工业、医疗、水电、军事、互联网、交通等等,凡是涉及到信息控制的领域,“美国芯”无孔不入,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



2017年,中国进口商业芯片共计花费 13640亿 人民币。而在过去十年,中国进口芯片费用超过 10万 亿人民币,相当于2017年中国GDP的整整 1/8


现在,我们面临最大的困境就是: 没有美国芯,中国就没有现代化!


中国芯片为何这么惨?


中国芯片要想摆脱当前的困境,还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知耻而后勇。


当然,在“勇”之前,我们要“知耻”,要明白是什么造成了今天“耻”,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的芯片,至今没有多少发展!


买办思想,葬送核心竞争力


2014年,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张昕竹,在受贿600万之后,竟对高通.中国的芯片垄断调查,选择了庇护!


2017年5月,中国建广资产、大唐电信、联芯科技与美国高通宣布建立战略合资关系,这一举动,等同于将中国的低端芯片市场,拱手送给高通!



作为国企的大唐电信倒是赚了不少钱,而国产芯片企业清华紫光,却因为“自己人”的投降,遭遇了最严重的危机...


对于这起“合资”,清华紫光董事长赵伟国怒斥:买办、投敌、汉奸...


人才流失,“研发”无力


2017年,美国硅谷的“华人工程师”,占据了科研队伍的三成,清华、浙大、北大、复旦...中国名校的高材生,加一起有几万人。


如今,中国最大的芯片企业:兆芯、展讯在上海、海思在深圳...


无一例外,中国几乎所有稍具实力的芯片企业,都落户到了人才、资讯更为优势的一线城市。然而,就在公司站到高点的时候,作为“源动力”的芯片研发团队,平均薪酬却不足5000元!



不仅如此,与中国芯片总投入不足200亿美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仅仅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就投入了资金7500万美元。


于是,这样一句话在中国芯片行业流传: 成绩和价值,在美国


行业浮躁,遍地玩票


2003年,在多年的芯片研发无果后,中央咬着牙挤出了80亿的专项补贴,希望发展地方芯片产业。


然而本以为“巨额投资”下,砸也能砸出个浪花来的审批专项组却傻眼了!


硅材料冶炼厂、晶元加工厂 、挂着牌子就来的芯片设计公司...


90年代的技术被直接捧上了台面,一大堆根本就不具备科研潜力的专家小组、实验室,在地方保护政策的“关怀”下泛滥。



这还不算,上海交大的陈进教授更狠,直接去买了几片美国芯片,用砂纸一磨,就成了当年国家重点芯片项目—“汉芯”!


前后忽悠了近10亿津贴,被当年央视称赞为“中国芯”的希望...脚踏实地搞科研的抢不到经费,吹牛玩票的,满地横走!


被中国资本冷落的芯片


2017年,美国英特尔将净利润的 77% ,约合 131亿美元 ,全部投入了新一代芯片研发领域。同样的一幕,还发生在美国的其他科技公司...


然而,就在美国人高歌猛进的关头,作为中国三大科技公司的“BAT”,却在坐拥千亿产值的情况下,对任何形式的“核心科技”研发,毫无兴趣。


去年,中国进口美国芯片总价值达到了 2000亿美元, 然而用于本国芯片研发的资金,不足十分之一!


中国科技公司的“钱”都到哪里去了?外卖、共享单车、电销、手游...




就是这么怪,当他们天天为了一份盒饭斗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却在2000亿美元的巨额市场上,互相谦让!


其实,归根结底一个字: “钱 ”!两个字: “快钱”


芯片领域,动辄百亿投资,七八年不能回本的“巨坑”,哪里有炒一拨“共享”概念,“无人”驾驶,坐等股票大涨圈钱来的轻松自在?


对于中国同行的态度,英特尔CEO布莱恩曾不止一次惋惜发问:他们拥有最优秀的人才、最庞大的市场、最充沛的资金,可为何就是不能鼓起勇气?


为什么?


恐怕除了上文我们提到的各种内部“因素”外,中国如今还在遭受的来自“ 瓦纳森协定 ”的最严厉高端芯片封杀、国外领先最少15年的芯片成品代差、国人消费专认“洋大牌”的固有习惯...




吓破了他们的胆,沦丧了他们的勇气,造成了如今中国芯片产业独木难支的无奈危局!


国产芯片,无路可退!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美国封杀中兴一把扯掉了中国芯片产业的遮羞布。让沉浸在制造业强国中我们大梦初醒: 芯片自造,没有捷径!


以前投机取巧落下的功课,只能加倍补回来!


把资金投入到正确的地方


全国每年用于芯片研发总投入不足 200亿人民币 ,不到Intel公司年研发不足四分之一。



然而,中国芯片产业的投资规模已高达 5000亿元 。可惜的是绝大部分企业都想着购买现成技术,相互抬价之后,常常是高价买来落后技术。


摒弃盲目收购,保证研发投入, 是芯片自造的必经之路。


即使投入巨额经费,研发出产品,一开始跟先进水平必定存在差距,很难保证市场份额。把用于收购外国企业的钱,拿来补贴厂商,保证国产芯片商获得足够的利润。


后期,随着其技术的提升,逐步减少补贴,最后达到市场定价,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中国芯片必须抱团


关于中国芯片,曾经网传一个故事:


就在去年,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被美国调查,险遭美国通信业驱逐门外。同为中企的中兴不但不合作对抗,反而还极力撇清关系,与华为划清界限,结果华为被开出天价罚单,中兴安然无恙,气得华为高层大骂中兴窝里斗。


的确,竞争是行业间的常态,没有竞争的行业不可能取得发展。但是,竞争也分良性和恶性,如果中国芯片行业一味展开恶性竞争,成天只想着自己一家独大,吃自己碗里的肉,那么中国的芯片行业就是再砸一万亿都起不来!


台湾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内存条,大家都知道吧,就是电脑的存储器。


这个产业曾经也是台湾的支柱产业,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的内存条行业一直处于世界顶尖水平。可进入21世纪后, 行业发展趋向稳定,技术走向瓶颈,台湾企业已经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就在这个时候,美国杀了进来,以低价优势杀入大陆市场抢占台湾出口份额,致使大半台湾企业溃不成军。


然而,此时的台湾企业不但不团结一致,反而玩起了内斗,打起了价格战!


你卖200,我卖150!

你卖150,我卖100!


谁都想自己卖得多,谁都想自己亏得少,打到最后,台湾出口的1GB内存条价格仅为65元,直接跌破成本价。


2008年台湾五大内存厂商仅剩一家盈利


不出三年,台湾内存条产业彻底崩盘,掉入二线梯队,再无与美日抗衡的机会!


所以,今天,中国的所有芯片企业都应该放弃幻想,准备斗争!不要以为今天制裁的只是中兴,下一个可能就是你!


发展芯片,人才!人才!还是人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