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围绕余杭区在2025年的经济发展目标进行了阐述,强调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重要性,并指出了余杭区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余杭区经济发展目标
文章指出余杭区作为浙江经济第一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需要挑战自我,努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和领跑者。
关键观点2: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而产业创新则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通过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加速融合,有助于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
关键观点3: 余杭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措施
余杭区通过发布政策意见、签约项目、启动行动等方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同时,聚焦于资源的集聚利用和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产业竞争力。
关键观点4: 余杭区的未来发展
文章提出了余杭区未来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业家等携手并肩,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为推动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能。
正文
2025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既要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也要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余杭如何持续发力?
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释放出鲜明信号:奋进新的征程,作为浙江经济第一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必须不断挑战自我,主动作为,努力争当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领跑者,攀高峰、向未来,以“山至高处人为峰”的豪气,努力成为高原之上的最高峰。
何以攀高,唯有创新。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一直以来的实践证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的加速融合,既有利于形成科研攻关合力,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也有利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高质量发展优势。余杭正是始终以长期主义者的坚定狠抓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才有了高原之上再建高峰的底气和信心。
做强科技创新动力源,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大会上再一次强调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怎样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互促双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答案同样藏在大会上。从重磅发布《余杭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到举行“人才新伙伴”代表、“创新成果转化”“YU建未来”等项目签约,再到启动“未来攀峰”“青才引领”教科人一体贯通等行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余杭,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双向奔赴的步伐正越迈越大、越走越稳。
重点已圈出、方向已指明、平台已搭建,接下来就是落实。
我们要把资源的集聚利用作为“突破口”。当前余杭已经集聚较为丰富的科创资源,要重点解决好“用”的问题,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业竞争力。要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全面深化政校院企合作,着力扩宽人才、资源、成果共享通道,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活力,把产业真需求、技术真难题凝练为产学研合作项目,抓好更多与余杭产业布局高度契合、面向市场有竞争力、能转化有效益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
要把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作为“着力点”。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产业创新的“主角”,更是连接实验室和市场的“资源整合者”。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支持企业成为“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做优“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创新模式,让更多创新创意创造在余杭创业创富创未来。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科技产业创新是余杭大区挑大梁的“必答题”。让我们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与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业家携手并肩、协力同行,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推动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