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忠贤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的事迹。文章详细描述了赵忠贤在中国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贡献,包括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和系列铁基高温超导体等。同时,他也推动了超导学科的发展并培养了一批人才。赵忠贤的坚持和执着精神以及为年轻人把握科研方向和营造好的科研环境的努力也被提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赵忠贤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赵忠贤是中国高温超导研究的主要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被授予这一荣誉称号。
关键观点2: 赵忠贤在超导研究领域的成就
赵忠贤在超导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包括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发现系列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纪录,为超导体的相关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观点3: 赵忠贤对科研的坚持和执着精神
在科研过程中,赵忠贤面临困难时仍然坚持努力,持之以恒地进行研究,最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的坚持和执着精神是科研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关键观点4: 赵忠贤为年轻人把握科研方向和营造好的科研环境的努力
赵忠贤现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为年轻人把握科研方向和营造好的科研环境上,他希望将自己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年轻科研工作者,让他们能少走些弯路,取得更大的成绩。
正文
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60多年前,当年轻的赵忠贤背起行囊来到北京时,中国的超导研究刚刚起步。如今他年逾八旬,中国的高温超导研究已跻身世界的前列。
赵忠贤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
,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潜心致研,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作出突出贡献,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赵忠贤被授予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
超导现象指在一定的低温状态下,某些材料中的电子可以无阻地流动,表现出零电阻现象。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努力下,超导体的相关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不仅表现在基础研究方面,还开拓了技术应用领域。
在超导研究史中出现过两次高温超导重大突破,赵忠贤及其合作者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发现系列50K(开尔文,热力学温度单位)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1976年,赵忠贤开始从事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的研究。1986年9月底,他和同事开始铜氧化物超导体研究工作。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赵忠贤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实验室。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依然充满信心,相互鼓励:“别看现在这个样品不超导,新的超导体很可能就诞生在下一个样品中。”
辛勤与执着换来了成果:1987年初,他们独立发现了转变温度为93K的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并在国际上首次公布其元素组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物理学界在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上遇到瓶颈,国内的研究也受到影响。
“热的时候坚持,冷的时候也坚持。”赵忠贤带领超导团队持之以恒地进行研究。制备、观察、放弃、重新开始……在这样的坚持下,一个个新成果接踵而来。
2008年,赵忠贤提出高压合成结合轻稀土替代的方案,并率领团队很快将超导临界温度提高到50K以上,创造了55K的铁基超导体转变温度的世界纪录。
在此期间,
他还推动了超导学科的发展,并培养了一批人才
。赵忠贤等人联名建议成立国家超导实验室(现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获得批准,赵忠贤担任首届实验室主任。
目前,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国际上实力领先的超导研究基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超导研究人才。
“快乐在于每天都面对解决新问题的挑战。”赵忠贤时常勉励后辈,要有远大的目标,更要脚踏实地去工作。“既然选择了科研这条道路,就要安下心来,不要心猿意马。”赵忠贤说。
如今,赵忠贤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年轻人把握科研方向和营造好的科研环境上。他说:“
我希望将自己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年轻科研工作者
,让他们能少走些弯路,取得更大的成绩。”
来源:人民日报(2024年09月21日 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