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智库与专业新闻媒体的完美结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夜读】真正的成熟,是懂得这6件事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超强剧透!新飞机出官图了?! ·  4 天前  
深网腾讯新闻  ·  自动驾驶,再不上市就晚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观察者网

家中老人喝鸿茅药酒,我为什么没有劝阻

观察者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4-18 22:06

正文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岑少宇

鸿茅药酒的事情闹到今天,已经远远超出了“跨省”事件本身,在各路舆论攻势下,普通人至少得以借此机会,了解中国的“保健品产业”及其“光辉历史”。

看到这么多准确有力的文章,我感到很高兴,但自己迟迟没有动笔写到什么。为什么呢?说来惭愧,我自己家里也有亲戚喝鸿茅药酒,但我却没有劝阻。

先解释一下,我们祖上在上海开“济生堂”,多少还算是有些传承的,父母这样的直系亲属当然没有上当,喝鸿茅药酒的是其他长辈。

我没有劝阻的主要理由是,养生什么的心情很重要。不管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医学,应该都不否认这一点。

如果关系不是很近的亲戚,你和他说上当了,他首先可能是怀疑,又或者觉得丢脸,气氛搞差了关系搞僵了怎么会有好心情?

老年人还可能心事重,就算相信你是为他好,而且马上不喝了,但可能会纠结于已经花了多少冤枉钱,成天闷闷不乐,这样也未必有好处。

有的朋友可能觉得,虽然心情很重要,但既然鸿茅药酒“有毒”,你就不怕亲戚喝了有问题吗?

实话实说,我一开始压根没看过什么成分配方,有没有毒也就无从谈起。只是从基本原理来说,不认为这种药酒有什么用。

为什么?因为既然传统医学讲究辨证施治,哪怕进补保健最好也要由医生看过,那么这种一个配方卖遍全国的,能有什么好呢?

而且对于基本健康的人来说,这种万人一方的保健品(对,当时我也不知道是非处方药……过于轻视鸿茅药酒搞事情的能力了),其效果也难以判断,谁能说清一个正常人是不是更“正常”了?

别怕鸿茅药酒的毒性,但也别乱洗地

至于各种毒性,一些科普文章列的依据都是客观的,但我还是要劝许多已经喝过鸿茅药酒的人,不必担心中毒的问题。

比如说何首乌吧,滥用就有明显的肝毒性了,不滥用的情况到底怎么样,还在争,且不去说它。但这药酒里面有多少何首乌,鸿茅药酒从来没有公布过,谁也不知道。

我如果说里面一点没有……这我也不敢,就算将来没有跨省追捕,还可能有民事诉讼呢,惹不起惹不起。但对于这种靠营销起家的“保健品”商人,产品里可能放多少原料,有多实诚,每个人都会自己判断。

所以,喝过鸿茅药酒的人,根本不用担心,那些药材不知道有多少,肝毒性未必比里面的酒精高。还是刚才说的,保持良好心情最重要。

可有的所谓“中医粉”却搬出一大套说辞,比如:通过各种炮制工艺,通过配伍来减轻副作用,甚至说真正高明的医生以毒攻毒云云。

过去传统医药一有安全性问题,就会有人列这几条。相应地,有问题就是现代人抛弃了古代的炮制工艺,不懂配伍,找了庸医等等,好像传统医学已经解决了安全性问题似的。

实际上并非如此。人体是复杂的,传统医学的观察、诊疗手段又受到时代限制,不完善的地方当然有很多,应该在现代条件下,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盲目“崇古”。

让鸿茅药酒事件成为标杆

过去,保健品市场极其混乱,倒一个起一个,一个品牌倒了,不仅没有多少损失,整个行业反而在起起落落中逐渐壮大。这次有很多文章都指出了这股势力的存在,与地方上的联系更是因为“跨省抓捕”而人人皆知。

在互联网时代爆发的鸿茅药酒事件,终于迎来了一个全民关注的高峰,是从严处理的良好契机。

有消息称,相关部门在考虑把鸿茅药酒划为处方药,这对于保健品销售来说,当然是釜底抽薪,但是否有足够的警示作用,起到良好的示范?

首先,鸿茅药酒在过度包装之后,真正的来历、功效到底是什么,至少对公众而言,已经变得非常模糊。它是否能作为处方药,要仔细调查研究,慎重对待。

如果不合格,也要顶住压力,不能为了小利益团体的面子,就随意给予处方药的地位。正如有些所谓“中医粉”,一有批评就说“你们不懂中医”一样,有些小利益团体,也可能用蒙医当幌子,声言“你们汉医不懂蒙医”。面对这种局面,相关部门和研究者应该有定力。

现在国家对传统医学加大投入,如果放任投机取巧,或者照顾山头,长远的危害,远比鸿茅药酒事件本身大。

其次,在反腐高压态势下,很多地方都在强调“清除遗毒”,现在也有文章谈鸿茅药酒如何获得审批的问题,相关部门是否应该重新清查特定时期获得批准的药物,其中是否还有“遗毒”?

再者,当地与“保健品”产业的关系,能得到多大程度的清理?在政府方面的责任追到哪一层级?行业的主导者,是否能在法律框架内受到最严厉的处罚,使其一蹶不振,而不是屡屡东山再起?

最后,如何平衡产业整顿与当地经济的关系?在互联网时代,舆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在健康问题上,人们的关注可能更持久,也更容易再次引爆。如果为了当地经济而妥协过多,形成为了小地方利益、放纵其坑害全国民众的印象,恐怕得不偿失。

猜你喜欢
说好两天内组队“群殴”中国,时间到了,人呢…
变本加厉!特朗普扬言对1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商务部明确拒绝对美减少顺差之后,川普开始嘴硬了...
美国公布对华征税清单 中国誓言同等力度反击
王伟烈士妻子深情回忆:我和他的爱情故事
“自由真好!”吐槽鸿茅药酒被跨省抓捕的医生走出了看守所
金灿荣:美学者跟我说,中国明明是大象,装什么兔子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QQ :2920915625

欢迎访问观网风闻社区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