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座独立屋
热点、财经、中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这里的绿电“AI”了“AI”了 ·  昨天  
徐州新闻  ·  抖音、快手同日宣布:下架! ·  昨天  
三峡小微  ·  媒体聚焦:梯级电站保供很给力 ... ·  2 天前  
短剧新圈  ·  2月8日短剧榜: ·  2 天前  
三峡小微  ·  来自地下2600米的温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座独立屋

中日逆转?低利率意味着什么

一座独立屋  · 公众号  ·  · 2024-12-05 11:44

正文

最近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中国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有纪录以来第一次低于日本,截至2024年12月3日,日本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27%,中国为2.18%。

中日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对比 上图黄色为中国 蓝色为日本↑

与这个历史性逆转同时出现的,是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2月2日下破2%大关,这一收益率水平也创出历史新低。

结合这些历史性事件,今天这个主题将要着重回答三个重要问题: 1为什么国债收益率值得关注?2为什么日本利率这么低?3房价和物价会怎么走?


为什么国债收益率值得关注?

国债收益率代表一个社会的无风险借贷成本,对于借贷者而言,如果经济不活跃,物价长期不上涨甚至通缩以至于难以得到利润,那么付出高额利息去借钱生产和经营是不划算的。

我最早在今年初开始关注中日的国债收益率对比,在今年3月时,我在主题 (更新版)房价见底了吗? 中分享了一个中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可视化对比, 当时中国十年期国债刚刚跌到2.3%,这是日本1997年7月的水平。巧的是,2024年中国的人口结构和1997年的日本几乎如出一辙。

中日十年期国债各自第一次降至2.3%的时间↑

中国2024人口结构(左)对比日本1997人口结构(右)

如今中日30年期国债收益率逆转,以及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破2%如此令人关注,也正是因为国债收益率包含的信息量很大, 这个最终的数字是有多种原因共同形成的。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下面三个:

(1)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预期: 当经济增长预期较高时,投资者可能倾向于股票等风险资产,导致国债需求下降,收益率上升。另外,长期国债收益率通常包含通胀预期部分。如果市场预计未来通胀上升,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会下降,因此投资者要求更高的名义收益率;

(2)货币政策: 尽管央行主要影响短期利率,但长期利率也会受到政策预期的间接影响。如果市场预计央行将长期维持低利率政策,长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下降。另外,央行购买或出售长期国债会直接影响供求,从而改变收益率(最典型的就是量化宽松);

(3)市场供求关系: 发行的国债数量增多会导致收益率上升,反之则下降。而当当避险情绪高涨时投资者也会对国债的需求上升,应国债价格上升,对应收益率下降。

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可以知道国债收益率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比如俄罗斯国债收益率从2020年的6%上升到现在的15%,并不是因为俄罗斯经济稳中向好,而是因为俄罗斯经济在战争和制裁的影响下濒临崩溃,出现严重通胀和大规模财政赤字;又比如日本国债收益率长期走低的背后,不仅是日本经济低迷,央行维持零利率,也因为日元和日本国债信用极好,成了国际上非常典型的避险资产。

俄罗斯这样的情况,往往出现在一些三流经济体,这些经济体生产力落后,产业门类不齐全,或遭遇制裁,最终本币大幅贬值,通胀失控,俄罗斯、阿根廷、土耳其、津巴布韦都是这样的典型;而日本这类情况,往往出现在一流经济体,这些经济体生产力强大、工业门类齐全(如美国、中国、日本、欧洲等),在这些国家,国债收益率几乎都是由通胀率和经济预期所决定的。

目前,中国除了三十年期国债,其他更短期限的国债收益率还是高于日本,这间接说明中短期内中国的增长预期仍然是高于日本的,但如果放眼长期,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为什么日本利率这么低?

日本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于中国,这引发了关注甚至是惊奇,因为日本国债收益率一直以来都很低,甚至有过负收益率的情况,而过去 中国作为经济增长和潜在通胀都远高于日本的国家,国债收益率长期是远远高于日本的。 以最近中日交汇的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看,十年前的2014年,中国的收益率达在5%以上,而日本当时只有1.6%,如今这一指标出现“东升西降”,两家均来到2.2%左右。

过去,日本的国债收益率长期走低,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低迷和长期通缩。

1960年代日本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80年代日本仍有5%的平均增速,90年代后明显降速↑

90年代后,日本遭遇了金融周期、人口周期和城市化周期的向下共振,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日本股市和日本楼市先后泡沫破裂,之后人口老龄化加深并开始明显拖累日本经济,同时日本城市化在这个时间段也基本成熟难有增长潜力, 这使得即使零利率和不断的量化宽松,日本经济还是无法得到有效提振,所以利率只有更低没有最低,直到最近两三年,情况才开始出现转机。

由于需求不足,日本的房价和物价在90和00年代不涨反跌,这一期间投资者持有日本国债的结果好于其他日本资产,而且较长期的国债资产还有可以伴随利率的下降获取大幅度的资产增值, 由于日本长期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投资者对日本国债几乎成了信仰。

从趋势来看,2020年后,日本各期限国债收益率都开始显著提高,这个大背景是日本经济开始走出通缩,就业充分,以至于现在美国欧洲中国都在降息的背景下,日本开始了加息。 多说一下,我们在大约一年前的往期主题( 日本彻底走出三十年低迷 )中对于日本经济得出过明确结论(标题即结论),如今日本除了经济增长、通胀回升、就业充分之外,国债收益率的走高也支持了这一结论。


房价与物价怎么走?

一般来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会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体的无风险利率,这个无风险利率越低,那么资产价格的估值就容易变得越高。

这很好理解,假设无风险利率如果有8%,那么会有大量投资者不会考虑投资风险更高的股票或房产,因为即使是标普500这样好的指数在过去半个世纪的年化回报率也就是8%,同时这个收益率也远超几乎所有房产的租金回报率,所以一旦无风险收益率足够高,资产价格会被打压;反之同理,如果无风险收益率下降,会促进资产价格的估值,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后长达十年的美国牛市,尽管这一轮牛市主要由业绩增长驱动,但长时间的低利率甚至零利率环境也给这轮牛市铺了一条好路。

但是,低利率被大量(自)媒体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大水漫灌,然后传播大量物价房价即将暴涨的错误结论,以此来渲染焦虑,获取流量或者干脆直接带货卖房。

事实是,物价不会因为低利率货币环境而大涨, 其中的因果关系恰恰相反,物价的稳定甚至通缩才是形成低利率的原因 - 一旦出现实质性的通胀,就会反过来触发加息。

包括房价在内,资产价格方面才是比较值得探讨的部分。 利率的下降并不一定带来资产价格的上涨 ,我们以日本为例,在日本房价巅峰的90年代初,日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曾高达7%,之后利率一路下跌,但并没有对房价构成推动,出现了利率和房价同时下降的情况,反而是到了2020年后,日本经济回升和通胀抬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上升,房价也显著回升了。

日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红色 - 右轴)和日本住宅价格(蓝色 - 左轴)↑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红色-右轴)和美国房价(蓝色-左轴)↑

同样的事情也在美国发生,美国房价因为美国经济持续强劲的基本面而长期上涨,无论过程中是加息还是降息,唯一的一次大跌是次贷危机期间,但美联储大幅降息期间恰好是美国房价下跌最快的时间段。

所以,并不是利率下降就一定会推升资产价格,问题和核心在基本面,在很多时候,利率的上升或下降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整个90和00年代,日本经济的基本面不好,出现了经济停滞,物价通缩,日本央行不得不连续降息应对。 在这种基本面相当明确的背景下,利率的下降只能缓和问题出现的烈度,但却难以逆转当时的大方向。

这也解释了我们近期所见 - 为什么过去两年多,针对楼市的刺激措施越来越多,但却没有看到类似2016年那样的大涨出现。

因此,每一个对自己钱包负责的人,都应该认真地摆脱过去的惯性思维,并思考在新常态下怎样保护自己的财富,也许即便你不投资,拿着一把现金在手上,也会发现能买的东西并没有变少,反而是那些预期拉得太满的,例如乐于在A股快进快出、或是上了杠杆买房的人最终输得财富降级,请注意,这不是一个预测,这就是过去几年已经发生过的事。


建议与总结

国债收益率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无风险收益率 ,伴随它同步下降的是我们定期存款、货币基金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不断下降的利息率,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天弘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已经来到了1.2%的区间,并且还在不断向下刷新。

尽管如此,即使你投资这些低息资产,你的购买力可能仍然提高,这是因为当前通胀是零甚至是负的,而利率是正的;过去虽然利率更高,但实际通胀高于利率,最终给人一种钱越存越稀释的感觉。

过去几年房价、房租、汽车的价格显著下跌,餐饮和各类服务在商家以价换量和平台补贴的支持下也越来越便宜,网约车也因为司机的内卷,导致低价选择越来越多,特惠快车照样被秒接。这些所有的线索组合起来,告诉我们一个现实:我们已经进入到物价不涨,但同时钱也越来越难赚的时代;而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的时间点,也可能从最开始预期的2025年左右延后十年甚至更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