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读文摘
有品,有趣,有料,有态度。一个读书人的聚集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动不动就生气,会害了自己 ·  3 天前  
蓝钻故事  ·  “病毒大帝”本纪 ·  2 天前  
蓝钻故事  ·  最好的养生,不是运动,不是睡觉,而是… ·  2 天前  
蓝钻故事  ·  张兰出事了 ·  3 天前  
十点读书会  ·  99元抢苹果同款手表!测血压、血脂...30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读文摘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悦读文摘  · 公众号  · 读书  · 2016-12-18 08:00

正文



替你翻书,伴你共读。各位亲爱的悦读书友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


今日建议读完 第253页至第288页,从“控制问题”读到“偷取时间”。


F65~鱼儿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通过这几天的阅读,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在每一篇章里的患者,他们在没发病时,表现的都是思路清晰,措辞恰当,而且很清楚自己的精神状况,毫不避讳自己的病情,感觉都很诚实,不做作,不掩饰,没有太多的虚伪成分。打心里不由得尊重他们,他们也值得我们尊重。也可能作者本意也是如此吧!


《永不停熄的心脏》 ,这名患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生物学家,曾经在37岁到41岁的四年期间因精神分裂导致了严重的幻视和幻听。痊愈后他曾经对别人说过,虽然那几年很痛苦,但很重要。


他发病的原因和他当时的课题有关,有关分形几何学和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各种生物,都是由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划分的,也就是各种物体的比例和形态都是相对应的。


拿人来说,人的五个手指,就好比是躯干的五个重要分支——双臂、双腿和头的微缩;鸟的三个爪子代表的是头、双脚和尾巴,而且比例也是有规律的。以此类推,各种物体都是这样的,即使是一粒沙子,在显微镜下观看,它的凹凸就是微缩了的山脉;一片雪花,是整个雪花结晶结构的微缩;原子内部的结构,是整个宇宙的微缩。总之,事无巨细,都是一种分形结构无穷尽地类似分割下去。


他发现了这个现象后,就进入了一种疯狂状态,不管是一根稻草,还是一只昆虫,他都要找出它的比例,可无论如何都无法打破这个规律,他觉得冥冥之中有一种人类无法理解的力量造就了整个世界,即使是高贵的人类也摆脱不了和动物昆虫、花草树木同样的法则。他的偏执使他对整个人类感到极度的沮丧。


他在一次量一只鸡的爪子累了站起时,发现了另一个自己还蹲在那里继续量鸡的翅膀,后来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另外的自己拿着尺子不停的量着各种物体,有时候有好几个分身量着不同的东西,量完之后会脸色凝重的问他“为什么都是一样的?”直到有一天在动物园里,他看到他的一个分身正在一个狮子笼里量着一头狮子时,他大喊一声“危险!”可想而知,结果是什么了。


他在发病的高峰期间,会有无数的自己穿过门,穿过墙壁,从窗外飞进来问他,“为什么会都一样?”他的精神完全分裂,他有好多次都痛苦的想要自杀。只到有一天晚上,又出现了那样的情景,在他痛不欲生时,突然一个炸雷似的声音在他耳边喊了一句“ 这个就是答案啊! ”在那一瞬间他终于明白了。


马虽然跑得很快,但是马不会四处去问自己为什么跑得快;鱼游得深,但是鱼不会四处找答案自己为什么游得深......我是人,我不会那么快,那么高,那么深,但是我能够去找,去追求那个为什么。其实这就是人类的不同啊,这就是人类的那颗心啊! ”最终他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人有思维,而其他没有,这就是人的高贵之处!


“生和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尊重生命;生命是否高贵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存在。”


看完这篇,使我从内心里感到震撼,在这个自然世界里,还是我们人类在主宰着这个世界,因为只有人类是有思维的,是无可比拟的,我们生存在这个世上,就要尊重生命。万事不可过于偏执,过于较真,否则就会进入一个怪圈,会迷失自我!


《禁果》 ,此文中的主人公有点特殊,她不是患者,是作者的一位女性朋友,是一名杂志社的编辑。


她的各种想法都非常疯狂,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特别浓烈的反叛或者挑战或者追求刺激的情绪。按她自己的说法就是她喜欢“纯粹”的去做一件事,不受规章制度或者礼仪道德的束缚去做一件事,就像她在肯德基餐厅抽烟一样,明知不允许,可是她还是为了“纯粹”抽烟而放肆一下。因此作者说她有“精神病的潜质”。


就像她说的那样“ 知识永远不会是负担,欲望才是负担。 你的知识只是知识,你要看本质,有了知识,你自己又附加了很多欲望出来,也就是说,你获取知识的原始动力不是纯粹的。”就像亚当和夏娃,他们在偷吃禁果时,没有任何因素夹杂在里面,就是纯粹的想吃而已。


而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每做一件事都有很多因素的,比方说上班,做工,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去做的,得到薪水后就可以满足自己物质上的需求和精神上的需求。


按我个人的观点,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你完全可以“纯粹”的去做任何事,比如在你自己的房间里,你想怎么穿就怎么穿,甚至裸体也没关系,因为这妨碍不到别人!


《朝生暮死》 ,这一篇中,没有患者,如果一定要说的话,谈论的对象就是作者本人。


话题是作者的一位朋友,一位有催眠资质的职业心理女医生,在一个午后,与作者的一次聊天开始。


他们围绕着作者的一个话题,也可以说是一个观点展开谈论。“同一个世界的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反过来,这些不一样的世界,也影响了看待者本身。”每个人在自己身体周围,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这个所谓个人空间,是自身的综合因素造成的。比如从衣着、举止、眼神、表情、动作、还有因为情绪造成的体内化学物质分泌,它通过毛孔扩散到空气中,这些都是造成那个所谓空间的因素。身边的人在不知不觉的接触到这种化学因素,情绪上受到感染,身体就会复制一些动作,传染给其他人,最终导致一些群体行为。就是人们所说的“群体催眠”或者“症候群”。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到哪里都会吸引眼球,身边的人都会下意识的被他“她”的情绪感染,甚至整个群体都会疯狂起来,就像早些年的“李洋疯狂英语”,一些销售课堂等,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是所说的“公众概念”吧。


“每天早上都是重生。一切都是过去式了。虽然会有记忆,但那种状态只是一种时间旅行的状态......不是我多强大,而是我学会了一种状态,用精神上的仿生淋巴系统来自我保护。”“每天睡前,我都会告诉自己: 我即将死了,但是明天会重新出生的 。”这就是作者的世界观,唯心论和唯物论并存的一种形式,晚上睡觉前把所有的一切烦恼和困扰卸下,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也就是“朝生暮死”的一种思想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