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雷红了,成都也红了。但民谣是不是真的迎来希望了呢?这也是全球都在讨论的一个话题,比如,民谣的鼻祖鲍勃迪伦在去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让民谣已死的言论再度升温。
事实上,在赵雷之前,李志、马条、川子、宋冬野乃至“好妹妹”乐队等民谣歌手早已成功地从地下走到地上。“好妹妹”已经能在工体开演唱会,而李志也已登上容纳1.8万人的五棵松体育馆开唱,其参加拼盘演出的报价甚至已经达到每场30万。
可以说,从市场角度看,民谣在近些年所获得的认可已非往日可比。
但我们都忽略了民谣“火”的根本原因——网络时代,民谣为流行音乐市场提供了成本最低的造星模式,其在创作、推广上的低成本,吸引了大量娱乐资本的关注,才真正造就了民谣“春天”再临的场景。
与需要大公司大肆包装才能成长的音乐人相比,民谣歌手的成长相对粗放,一把吉他走天下是他们所向往的生存状态。因为背后没有大唱片公司支撑,即便有乐队和经纪人,也大都以最低成本运营,有演出时才组团,演出结束则作鸟兽散,几乎是零成本运营。
而更吸引娱乐资本的是,民谣歌手大都靠口碑积累粉丝,从这一点出发,其作品均是应需求产生,更加贴近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无论作品还是歌手的生存能力都远远超过了被唱片公司保护的歌手。
相比鲜肉歌手高昂的包装团队来说,民谣歌手不需要发掘、培养;不用提供助理、保姆和经纪人;甚至不需要提供宣传推广的团队和机构,只用在民谣歌手积累了足够的受众之后,为其提供一个促进其爆发的平台,这个利润巨大的造星运动就算是成功了。
网络时代下,低成本的民谣歌手层出不穷,资本运作方要做的就是市场放养,择机收割。但一旦有了新的更低廉的模式,包装民谣歌手的路子到底还能走多远,还是一个未知数。
透过现象看本质,民谣歌手当下的成功,其实远不是歌手的成功,更不是民谣的成功,而是低成本模式的胜利,是资本运作的选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