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作者 | 老树画画
佛说:此世既能做人,便是前世修来的福。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不容易,应该尝人间百味,观世间万象,享人间之乐,经世间之苦,才不枉来此世上一遭。
人间十乐,乐不尽人生,其乐融融!
亲情,是世间最牢固也最美的感情。因为不论是友情,或是爱情,最终都将转化为更为牢固的亲情。
天伦之乐,可以是孟郊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的长长牵挂;也是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的深沉感叹;是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美好祝愿,也是辛弃疾“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的幸福场面……
知足常乐,不是懒惰、平庸,而是一种坦然、从容、平和的心态。
宋代慧开禅师有一首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这首诗说的是只要心中不计较、不分别,以知足心和平常心过活,就是“日日是好日”,也就是通常说的知足常乐。
有一个民间故事:
胡九韶,明朝金溪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
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
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甚么?
人生是在苦难中成长的,想想生命中还有很多比我们更不如意的人,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
稚趣之乐,置身山水,以好奇之心探究所见之景。
孔子曰:“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智者于水的清澈奔涌中,缱绻潇洒博爱之情;仁者于山的巍峨绵延中,高扬积蓄仁爱之心。
“
登泰山而小天下
”
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是一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超物外情怀。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是一种清幽明净的心灵唱和。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执著。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是一种对燃起生命之火的赞美。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是一种对友情的真挚歌颂。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是一种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感叹。
山水之乐,虽山无言,水无语,但山有志,水有情。
望山,山之巍峨不是迷茫,是向往,是信念,是人的脊梁。望水,水的悠长不是流逝,是钟情,是奔涌,是情的深沉。
很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碰到困惑时,绞尽脑汁却无从下手,恍然间通过学习解决了困惑,满足了心中的好奇,那份豁然开朗之感,趣味无穷!
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中描写了读书之乐:“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
古人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帮助别人而不求回报,把帮助别人当作最大的快乐,自然而然会有福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南朝梁天监年间,有位五经博士叫严植之,学识渊博,品格高尚 。
有一天,他在江边偶然看见一个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烂,面目浮肿,询问之后得知此人姓黄,是荆州人,因家贫外出帮工。近来身患重病,被急于赶路的船主抛在岸上。
严植之于是将此人接回家中,为他治病。一年之后,姓黄的病人康复了,为了感谢严植之,他双膝跪地 ,恳切地表示,愿留在严植之府中终身充当奴仆,以报答救命大恩。
严植之谢绝了,他说:“我帮助你,其实也是在帮助我自己,看到你身体一天天痊愈,我的心中也得到了欣慰和快乐!”说罢,他取出钱和干粮,让这个人回自己的家乡了。
慌慌张张,匆匆忙忙,人生总是这样。
但时间总是会有的,闲暇时或唱歌跳舞,或下棋钓鱼,或栽花养鸟,或练字作画,或旅游采风,自找乐趣,不仅怡心怡志、陶冶情操,又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和享受。
唐代在李涉《题鹤林寺壁》中说:“
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
工作还是要继续下去,可周末却可以享受一方净土。破一壶茶,找三俩志同道合的同伴,静看花开花落,感受云卷云舒的曼妙,怡然自得,人生一大乐也!
童年,总是最快乐的时光!
如果成年了,甚至人到中年、老年还能保持一颗童心,那这人才真正是一个有趣的人,是一个可爱的人,是能一直保持“童心之乐”的人。
宋朝陆游的《园中作》:“
花前自笑童心,更伴群儿竹马嬉
。”诗人以自得的心情写自己的“童心之乐”。
苏东坡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描写自己的“童心之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jì) 卷平冈。
”(其实当时苏东坡也不过四十岁)
保持一颗童心,人生才会充满惊喜!
爱情之乐,在于亲近。在于拥有。
留花翠幕,添香红袖,常恨情长春浅。
南风吹酒玉虹翻,便忍听、离弦声断。
乘鸾宝扇,凌波微步,好在清池凉馆。
直饶书与荔枝来,问纤手、谁传冰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