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AC技术利用抗体或其他识别分子与细胞膜上的目标蛋白(POI)结合,并将溶酶体靶向序列连接到目标蛋白上,从而将目标蛋白转运到溶酶体进行降解。LYTAC技术的优势是可以靶向膜蛋白,并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但LYTAC通常需要合成抗体或其他识别分子,以及连接溶酶体靶向序列的分子,导致合成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此外,由于抗体或其他识别分子难以穿透肿瘤组织,导致LYTAC肿瘤穿透能力差,限制了LYTAC的应用范围。
2月6日,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高艳锋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论文,他们开发了一种名为Pep-TAC的新型蛋白降解平台,可以利用共价肽段来靶向并降解细胞膜蛋白,适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特别是脑肿瘤。这一成果有望为癌症免疫治疗和脑肿瘤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首先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和细胞水平验证,证实TFRC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且具有环境稳定性、受体可回收性和高表达等特性,故选择了TFRC作为靶点。
然后,通过构建一系列融合肽,研究人员发现TFRC靶向肽DT7和POI靶向肽OPBP1的融合肽可以强效结合TFRC和PD-L1,并诱导TFRC过表达的肿瘤细胞进行内吞作用。
通过引入k-ASF,研究人员又构建了一系列共价Pep-TAC,发现它们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细胞上PD-L1的表达,并诱导PD-L1在细胞内的降解。
图1. Pep-TAC的设计优化和功能验证
接下来,研究人员设计了敲除TFRC的实验,证实了TFRC介导的内吞作用是共价Pep-TAC降解POI的主要机制。
在酸性条件下(模拟肿瘤微环境),共价Pep-TAC的降解效果更强,且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上PD-L1的表达,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图2. IFN-γ或不同pH条件下,共价Pep-TAC对PD-L1的降解
研究人员接下来又发现,共价Pep-TAC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期,并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包括T细胞浸润、IFN-γ分泌和肿瘤特异性免疫记忆。
图3. Pep-TAC对MC38荷瘤小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此外,研究人员探索了Pep-TAC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发现共价Pep-TAC在肿瘤模型中显著富集于脑组织,表明它可以穿过血脑屏障,为脑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图4. 共价Pep-TAC的体内分布和血脑屏障转移
传统的TPD技术难以降解膜蛋白和分泌蛋白,而
Pep-TAC通过靶向TFRC,成功实现了对这些蛋白的降解。总的来说,Pep-TAC不仅可以有效降解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上的免疫抑制蛋白(如PD-L1),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还能穿过血脑屏障,克服了现有脑肿瘤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参考资料:
Youmei Xiao et al. A covalent peptide-based
lysosome-targeting protein degradation platform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6648-6#auth-Xiuman-Zhou-Af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