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司马懿后代被追杀殆尽,全国诛杀司马氏,司马家 ... ·  2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19世纪的中国影像 ·  2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19世纪的中国影像 ·  2 天前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2 天前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85年邓小平南巡途经南京,点名要见许世友:我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真实历史的赵云,从来不是什么保镖队长,更不是《演义》吹出来的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8-01-10 18:18

正文

但凡有关三国的小说、戏曲、影视、游戏,赵云通常都被设定为剧情众多、能力超卓的重要人物。

而随着21世纪网络的发展,知识的普及,大众需求也自然会跟着提高层次。如今不论在哪个网络平台,讨论三国人物能力,都很少会再有人拿纯《三国演义》情节做论据,毕竟《三国志》及《裴注三国志》原文同样俯拾可得。

因此,当一些读者发现真实历史中记载的赵云,并不曾在长坂坡单骑救主,连挑七十将出入万军如若无人;亦不曾多次击败和挑杀魏吴名将,常胜不败;论官爵论地位更不如关张马黄,在刘备生前仅是一翊军将军;在《三国志》里传记甚短,仅百余字,哪怕加上《云别传》也仅有短短几段,不免有受欺骗之感。

是以物极必反,以为真实的赵云「战绩很平庸」「仅是一保镖队长」「演义吹嘘出来的」论调,也就成为很多初识三国史者的共识,并四处传播,流毒不浅。

在此特为子龙将军正名: 历史上的赵云,当然不是演义和游戏里那个天下首屈一指的无双名将,或是个人勇武能以一当千的长坂坡战神,但确实是见识高远、忠勇兼备、品行无可挑剔的完美英雄。

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男子、伟丈夫。袁绍和公孙瓒两强争霸河北,他却慧眼识英才,独独看中了当时兵微将寡、寄人篱下的刘备,与之深自接纳,同床眠卧,并为刘备招募部曲数百,追随他从河北、自汝南而入荆州。

在当阳大败中,刘备为虎豹骑精兵所逐,溃不成军,两个女儿被曹军捉去生死不知,重要谋主徐庶的母亲也被捉走,徐庶因而投曹。唯独赵云能在乱军保护甘夫人和阿斗母子二人免难,殊为难得,不负刘备“子龙必不弃我走”的相知。

平定荆南四郡时,桂阳太守赵范欲以其国色天姿的寡嫂许婚赵云,被赵云固辞。缘由便是他洞悉了赵范为一时兵峰迫降,并非真心归顺,然断然拒绝其拉拢。赵范不久后果然逃走,彰显了赵云先见之明。

赵范寡嫂

《演义》中把赵云拒婚的原因,改成了刻板维护“一女不嫁二夫”之封建礼教,反是对他识人之明的矮化和贬低,更与汉末三国当时的实际情势完全不合。(刘备入川后,亦娶刘璋寡嫂吴氏为正妻,后更立其为皇后。)

孙夫人入荆后,倚仗江东之势,其部众在刘备领地作威作福,依孔明语,「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竟到了足以与曹操、孙权并为此时刘备“三害”的地步。

孙权之妹,孙夫人

生性严正的赵云被刘备委以特任,约束其不法行径,内外方得稍安。其后更与张飞勒兵截江,挫败孙夫人欲劫持阿斗为人质的图谋。

汉水之战,是赵云军事生涯最光辉的一幕,率数十骑纵横万军,突围救将,所向无当。后更以‘空营计’诱退曹操大军,擂鼓震天,戎弩后射,令曹军大惊之下,自相践踏,堕于汉水中死者甚重,一战打出了“ 一身是胆 ”和“ 虎威将军 ”两个称号。

甚至数百年后,大唐帝国攻灭百济,立碑夸功时,亦将此役主帅苏定方比做如赵云一般“一身之胆,勇冠三军”。

《大唐平百济国碑铭》(位于韩国扶余市定林寺)

【使持节神丘嵎夷马韩熊津等一十四道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邢国公苏定方,迭远构于曾城,派长澜于委水,叶英图于武帐。标秀气于文昌,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韩而高视,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大唐平百济国碑铭》

刘禅继位后,赵云更封永昌亭侯,晋升 中护军,征南、镇东将军, 已是蜀汉军队极重要的高层军职。

孔明一次北伐中,赵云率偏师出斜谷牵制魏军主帅曹真,孔明方能势如破竹,席卷凉州三郡。全军撤退时,在兵弱敌强的劣势实力对比下,更敛众固守,以身断后,军资无损,全师而退。

众所周知第一次北伐失败关键在街亭马谡之失,箕谷这边胜负亦难影响大局。诸葛亮显然是将失败的全部责任都担到了自己身上,称「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因此自贬三级为右将军。

这正是诸葛亮勇于担责,绝不推诿责任的伟大人格和节操。 赵云退军时烧毁百里栈道 之事,诸葛亮确实曾在 对诸葛瑾谈及第 二次北伐的 书信中提及,然而也只是很客观地陈述一个既成事实,二次北伐更多是策应东吴的政治战役,是以只打了二十余日就退兵。

赵云同样 因为箕谷之战退兵而 被贬一级,并非因为他烧毁栈道,因此大有碍于蜀汉军日后的北伐大计才被贬。 栈道也并不是被烧了便不能再修好的,其后曹真大军南征,结果「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因此被迫还军。 」足见蜀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原本完好。

因此若有论者定要从诸葛亮所言“ 不戒之失 ”这几个字眼,力图发掘出赵云如何无能,如何治军无方的“历史真相”,绝非诸葛丞相之本意。至于 定要说「孔明因为烧毁栈道之事,对赵云耿耿于怀,记恨在心」云云,亦绝非诸葛丞相豁达大气之本性。

后来姜维为身故已久的赵云请谥时,赞赏赵云“遵奉法度、义贯金石、忠以卫上、礼以厚下”。《三国志》作者陈寿则将赵云与黄忠并列,认为「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比做西汉开国名将重臣灌婴(汉军骑兵主帅,追斩项羽,后累官位至太尉、丞相)、夏侯婴(官居太仆,惠帝、吕后时期最信重大臣之一)。

【(论汉水之谋):皆可为法矣,彼皆大不得已,所谓出死入生转败为功者。】——陈造《江湖长翁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