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期观察:观影小高峰,TOP3才是赢家
1.机遇:档期聚集观影热度,“国产片保护”迎制片板块“小阳春”。 1)需求端:节假档期观影需求显著提升,2012-16年春节档、五一档、国庆档单日票房产出及所在月份月度观影人次提升显著。2)供给端:2017年国产片/进口片单片票房相差近5倍,“国产片保护”下节假档期成国产影片重要收获期,国产片份额高峰集中于2月(春节档)、7-8月(暑期档)以及10月(国庆档)三大重要档期。
2.挑战:单片票房低点、影片密集,TOP3影片垄断77%档期票房。1)十月单影片平均票房相对低迷,国庆档竞争激烈程度高。2)国庆档影片数目趋增,特别在2014-15年国庆档爆款加持之下,2016年国庆档上映影片数突增至13部,但档期总票房同比下降14.4%。3)档期市场二八效应更为显著,70-80%票房集中于TOP3影片。
3.特点:喜剧、动作占据国庆档制高点,观影群体更为理性。1)2012-16年国庆档票房TOP3共15部影片中,喜剧、动作占11席;2015-16年国庆档高分电影获高票房的匹配度增高。
2017年国庆档电影市场趋于理性,目前定档影片12部,较2016年减少1部;多部定档影片口碑、阵容加持,2016国庆档票房低基数之下,看好头部定档影片票房收割力及档期票房成长性。
票房分析:如何跻身档期TOP?
1.映前特征:冒险、奇幻影片自带吸金属性,“阵容+营销”舆情加持首周票房。1)影片类型仍对电影票房有显著影响,不同类型单片票房均值差距高达9倍。2012-17年冒险、奇幻类单片平均票房高达4亿,均以进口片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爱情类影片数量一直排在前列,但其影片数量与单影片票房产出严重倒挂。2)映前影片阵容与电影营销事件直接影响影片舆情热度,显著影响首周票房;而2012-17年首周票房占总票房比例达48%。
2.映后特征:“逆排片”现象频发,影片质量+网络口碑已成票房核心影响因素。1)互联网化大幅提升信息传递效率,电影口碑对影片票房的影响愈发显著、院线排片对口碑反应愈发灵敏,2015至今“逆排片”现象频发。2)“黑马”影片映后依高评分 “裂变效应”,排片率实现逆向上扬,最终获得超预期票房。
3.2017国庆档票房TOP3影片预测:1)档期TOP影片预测模型总结:关注影片类型,分析映前舆情,预判质量与口碑。2)我们选取以上3类共6项指标对2017国庆档即将上映9部非动画类型影片进行票房TOP3影片预测(未剔除24日刚刚公布撤档的影片《芳华》),预计《羞羞的铁拳》《空天猎》《英伦对决》有望成为2017国庆档TOP3影片,依往年经验,该三部影片国庆档票房份额有望达到70%-80%,相关电影内容公司深度受益。
投资逻辑与标的推荐
1.国庆档优质国产电影票房确定性较强,短期关注制片板块光线传媒、文投控股、华谊兄弟、捷成股份的投资机会。1)2017年进口片持续强势,截止9月24日,进口片票房占比高达54%(近5年进口片平均票房份额仅44%),相关制片环节公司普遍承压。2)国庆档国产片迎拐点,预计电影《羞羞的铁拳》《空天猎》《英伦对决》有望成为TOP3影片,高票房确定性较强,制片板块公司深度受益。短期推荐优质国产电影内容公司投资机会:光线传媒(旗下猫眼参投《羞羞的铁拳》;主投+发行《缝纫机乐队》)、文投控股(主投《英伦对决》)、华谊兄弟(旗下STX参投《英伦对决》)、捷成股份(参投《空天猎》)。
2.优质内容供给提升有望推国庆档及后续票房市场回暖,持续关注院线板块上海电影、幸福蓝海、万达电影、中国电影、文投控股的投资机会。1)院线环节与整体票房市场表现高度相关。2)我们预计9月至12月全国票房有望达到168亿元,2017全年实现票房561亿元(均包含服务费),同比增长23%,实现触底回升;院线板块持续受益,推荐院线板块标的上海电影、幸福蓝海、万达电影、中国电影、文投控股。
风险提示:票房不达预期,监管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