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字免费订阅,
红壤、红岩的形成原因
在地球的土壤与岩石中,普遍分布着不同深浅的红色土壤与红岩,在沧海桑田事件,地震让红岩开裂裸露于地表,形成丰富多彩的丹霞地貌与风蚀雅丹地貌,而红色的原因就是土壤与岩石中氧化铁:Fe2O3-棕红色颜料-不溶于水的微小颗粒在土地与岩石中的分布。红壤也称为富铁土壤,其中的铁是有数倍的相对富集。那么对于红壤的来源就必须弄清土壤中铁成数倍增长的原因,而地球土壤变化是不可能实现铁的成倍增长,这铁元素必定是外来的。从地球广泛分布的陨石中,其中有一部分是铁陨石,也就是太空中的小行星进入大气层,燃烧后最终以陨石落入地球上。这就是说任何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都会首先被燃烧,最后剩下的成为陨石落入地球上。铁陨石在大气中燃烧后当然会留下氧化铁粉末,这些粉末最终受地球引力作用或者通过雨水方式落入地球上,进入地球物质循环中。含氧化铁粉末的雨就是红色的“血雨”。如果是粉末落入地表,遇到水同样形成红水,红水浸入土壤中就会形成一个小薄层的红壤,如果发生了巨大的沉积事件,就会形成一定厚度的红色沉积层,这就是红壤的来源。
雅丹地貌
一:红壤的物质成分
红壤是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旺盛的生物富集和脱硅富铁铝化风化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
红壤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的大部分,滇南、湖北的东南部,广东、福建北部及贵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苏等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红壤呈酸性——强酸反应。丘陵红壤一般氮、磷、钾的供应不足,有效态钙、镁的含量也少,硼、钼也很贫乏。并常因缺乏微量元素锌而产生柑桔“花叶”现象。红壤是中国铁铝土纲中位居最北、分布面积最广的土类,总面积5690万hm2,多在北纬25°~31°之间的中亚热带广大低山丘陵地区。
砖红壤-沉积层土壤
脱硅富铁铝化过程
在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风化淋溶作用强烈,首先是铝(铁)硅酸盐矿物遭到分解,除石英外,岩石中的矿物大部分形成各种氧化物。开始由于K、Na、Ca、Mg等的氧化物存在而使土壤溶液呈微碱性至中性,所以硅酸开始移动。由于各种风化物随水向下淋溶,土壤上部的PH值就逐渐变酸,含水氧化铁、铝则开始溶解,并具流动性,这种SiO2、Fe2O3、Al2O3的溶解、淀积与PH的关系。
从这当中也可以看出,当土壤溶液的PH值达6.5~7.0时,SiO2的溶解度曲线明显上升。为了区别于灰化过程的酸性淋溶而将SiO2的淋溶称之为碱性淋溶,或中性淋溶。这也是富铝化过程的实质之一,即脱硅富铝化。旱季铁铝胶体可随毛管上升到表层,经过脱水以凝胶的形式形成铁铝积聚层,或铁铝结核体。含水铁、铝氧化物一般向下移动不深,因为土体上部由于植物残体的矿化所提供的盐基较丰富,酸性较弱,故含水铁、铝氧化物的活性也较弱,大多数沉积下来而形成铁铝残余积聚层。因此,红壤的脱硅富铝化的特点是:硅和盐基遭到淋失,粘粒与次生粘土矿物不断形成,铁、铝氧化物明显积聚。据湖南省零陵地区的调查,红壤风化过程中硅的迁移量达20%~80%,钙的迁移量达77%~99%,镁的迁移量50%~80%,钠的迁移量40%~80%,铁、铝则有数倍的相对富集。红壤这种脱硅富铁铝化过程是红壤形成的一种地球化学过程。
红岩:
沉积岩的一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红壤在合适的压力下就会形成红岩。红岩遇到水蚀或者地震,就会裸露在地表。
裸露地表的红岩
二:铁元素富集的原因:小行星带与陨石
小行星就是太阳系内像行星一样围绕着太阳公转,但体积和质量都比行星要小得多的天体,“就像一些小碎片,主要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些“小碎片”会脱离轨道,一旦它们的运动轨迹与地球轨道交叉,并被地球磁场捕获,就会坠落到地球上。在坠落的过程中,它们与大气层摩擦燃烧发光,就被称为“流星”。如果没有燃烧干净落到地面上的物体,就被称为“陨石”。
资料显示,大约92.8%的陨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普通岩石),5.7%是铁和镍。其他的陨石是这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含石量大的陨星称为陨石,含铁量大的陨星称为陨铁。
地球会被小行星击中的几率究竟有多大
当然在太阳系稳定时期,陨石事件的频率是极小的。铁是无法从外太空进入地球的。如果遇到客星造成太阳系引力失衡,那么小行星带大规模入侵地球大气是必定的,当然大部分会在大气中燃烧完,那时会形成可怕的天空,暗红色的,因为大气中充满着小行星燃烧留下粉末,犹如世界末日景象。这些粉末最终会落入地上。与水形成红色溶液——这就是血水灾。
印象派绘画-末日
三:血水灾与沉积事件
在《圣经-出埃及记》中记载了当时的一种灾难:血水灾,当时埃及遍地的江河湖都变成了“血”,人们为了喝水,只能找地下水。当地球遭遇外星影响,这时也就会有沧海桑田事件发生,这时地球的大陆与海洋会重新分布,那么必定出现大规模的沉积事件,在血水中发生的沉积事件,整个沉积层都会有红水的影响,这就形成了红壤,这就是红壤中铁的富集原因,当然红壤也就这样形成了。这时的人类会来到一个更新的地球上。这种红壤本身没有受海水中的盐分影响,利于植物生长,特别是各种树木。
而从海底中浮起的大陆,则有严重的盐分影响,只能生长耐盐类植物,这就是草原的来历,在草原的山头与山腰,雨水的冲刷则可以淡化土壤中的盐分,利于树木生长,而平原上的土地——盐碱地还只能生长耐盐草,这就是草原本身的命运。
只有长期的雨水冲刷与生物侵蚀才能慢慢改善这些盐碱地。那么动物与人类就可以在草原上生存,游牧民族就是这样生存下来,当然能在草原上种植作物时,人类就可以定居于此,然后形成城市文明。
四:红壤与沉积岩
红壤在植被的影响下,有机质渐渐进入土壤循环,从而形成表层的黑色土壤,而内部还保持着红壤本质结构,当发生新一次沧海桑田事件时,这些红壤可能进入新沉积层之下,或者沉没于海洋中成为海底大陆架,这时因为压力的影响,红壤沉积层就会形成岩石,红色的沉积岩是广泛分布在地球岩层中。
红岩
五:奇异的红色地貌
在新的沧海桑田事件中,这些红岩可能被地震撕开,裸露出红岩部分,如东非大裂谷就普遍出现这种地貌。
肯尼亚-东非大裂谷
红岩经风蚀就会形成雅丹地貌,如果是海水侵蚀,就会形成红色海岸,在陆地上则形成丹霞地貌。
广东-丹霞山
红岩海岸
海水侵蚀红岩海岸
所有这些红色地貌皆来源于血水灾中发生的沉积事件,也就是氧化铁影响下的地质情形。这就是外空间小行星中的铁元素进入地球循环的过程,周期性的客星过境地球是根本原因,这种客星当然是特殊的彗星——圆形的彗星,中国古代天文学称为孛星,当然世界其他民族与语言可以有不同的称呼。
前沿资讯公众号:世纪风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