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新妈妈
来源 | 新妈妈图鉴(ID:newmomstyle
)
0 1
老公带孩子是在帮老婆?
去表姐家串门,我们一起包饺子。
表姐家两岁的淘淘各种捣乱,乱撒面粉,捏坏饺子,尿在地上......
表姐一边包饺子一边带孩子,苦于分身无术,姐夫却在沙发上葛优躺玩手机。
表姐急了,吼道:
“你是雕像啊?
能不能带下儿子?
在家就会看手机,孩子也不管!
”
姐夫争辩:
“我怎么不管孩子了?
昨天我不是还‘帮’你带了整整一下午吗?
”
表姐一听就炸毛了:
“‘帮’我带?
你......帮......我......带?
这孩子是我一个人生出来的吗?
”
“我带还不行吗?
” 姐夫不情愿地带着淘淘去楼道玩了。
表姐余怒未消,大倒苦水,抱怨姐夫从来不主动带孩子。
偶尔看会孩子,还是求神般让他带才照看一会,就这还觉得是帮老婆,像个施恩的救世主。
老公带孩子是在帮老婆吗?
当然不是!
真正的好老公从不帮老婆带孩子,因为他只是在履行父亲的职责而已。
只不过,有时候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下,容易产生这样一种误区,把孩子划分在“内”的范畴,而主外的老公带带孩子,仿佛就是在帮主内的老婆做事。
有次还听一个宝妈说,她全职在家带娃,偶尔让老公做点事,还得低三下四求“帮忙”:
“老公,你帮忙把纸尿裤拿来吧。
”
老公带孩子,怎么就变成了帮老婆的忙?
0 2
真正的好老公,从来不帮老婆带孩子
短视频《我从不帮我太太》中的那位老公,三观就是这么正。
朋友来家喝咖啡,聊天中他说:
“我去洗个碗,等下就回来。
”朋友异常惊讶地说:
“我很佩服你会帮你太太。
”
这下换成他惊讶了:
“其实我从不帮我太太。
我太太也不需要‘帮忙’,她需要的是‘伴侣’。
”
我不会帮我太太照顾孩子,因为他们也是我的孩子,我的职责本来就是一个父亲;
做这些事,是表示我们是真正的伴侣,而不是一名宾客,只是来家里吃饭、睡觉、满足各种需求的。
视频:
《我从不帮我太太》
真正的好老公,从来不帮老婆带孩子或做家务,他们只是在履行父亲和伴侣职责。
有个名词叫“父亲角色”,即成年男性在有子女以后具有的相应身份和行为模式。
带孩子,就是爸爸该具有的一个行为模式。
就像英国的网红爸爸Sergei Urban,他堪称教科书式爸爸带娃。
Sergei Urban带孩子从来不等老婆“下令”,或是认为在帮老婆,而是主动带着两个儿子疯玩。
他和儿子打成一片,玩成一体,笑作一团。
他带着两个儿子走近大自然,一起探索发现。
他为了避免儿子沉迷于电子产品,就费尽心思和孩子搞“科学实验”。
好老公都有这样一种思想觉悟:
带孩子是在履行自己的父亲角色,不是帮老婆履行她的母亲角色。
0 3
爸爸带娃的优势
爸爸带孩子不仅是责任义务,更有其独特优势。
耶鲁大学一项历时12年的研究成果表明:
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而世界卫生组织也研究发现:
平均每天与父亲相处两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和情商更高。
知乎上有个挺热的话题“跟妈妈相比,爸爸带孩子有哪些优势?
”网友七优分享了自己老公带娃的一些优势,比如:
理科男老公很会引领孩子思考、数学启蒙以及动手动脑;
老公心胸宽广,更能做到无条件地接纳和理解孩子。如狄更斯所说:“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
老公更容易抓住孩子的笑点,无形中,孩子也变得爱笑、幽默;
和孩子在草地打滚;带孩子旁若无人地在超市跳舞;带娃滑雪、踩水、爬山等。
爸爸带娃,放得更开,玩得更嗨。
她总结说:
“爸爸带娃,不能说处处好过我,但由于他性格平和,温柔幽默,所以从不同程度上弥补了我性格上的劣势。
育儿这件事,也因为有了他的参与,变得格外柔软和温暖。
”
美国《父母》杂志总结出父亲的独特之处:
“父亲跟母亲是不同的,父亲更爱与孩子玩闹,对孩子的推动作用更大,激发孩子发挥潜能,更利于孩子的社会化。
”
0 4
怎样让老公更主动带孩子
相信每个爸爸都爱自己的孩子,之所以有些爸爸带孩子不那么积极,可能跟他们的“后知后觉”有关。
曾主持CCTV-1《天天美食》的文怡,在演讲《不能缺席的爸爸育儿》时提到“男人的角色进入问题”:
“婚姻中女人和男人在角色进入这件事情上特别不一样,是有时差的。
我们女人总是前期提前进入,而男人总会延迟进入。
”
文怡举例说,她在怀孕一个月时,走路就开始叉着腰挺肚子,意识到自己是个妈妈了。
但她老公却是慢半拍,孩子出生半年,他还是该吃吃,该睡睡,满世界跑,迟迟没进入爸爸角色。
最初文怡老公也是不带孩子的,现在他都能独自带着儿子出国半月游。
文怡用“六字方针”调动了老公带娃的主观能动性,那就是:
放手;
放心;
夸奖。
1. 放手,给爸爸机会
文怡放手的方法就是示弱。
比如孩子问:
“妈妈,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
”
她就装傻:
“我不知道呀,咱们问问爸爸。
”她把孩子的疑问和孩子都推给爸爸,爸爸一步步参与到育儿中来。
“笨妈妈是培养好爸爸的天梯。
”在育儿这件事上,妈妈做的越多,爸爸能做的越少。
所以,要给爸爸机会,当我们自己不能,老公才会越来越能。
而且爸爸在带娃的过程中,会体会到做妈妈的不容易,体会到孩子对他的依赖。
孩子对他越依赖,爸爸的成就感和责任感也就越强。
2. 放心,少指责带娃
文怡老公独自带孩子出国游时,孩子淋了雨,还饿着肚子坐车,文怡也能做到淡定不指责老公。
就像她说的人家是亲爹,能不心疼孩子吗?
让孩子适当经历一些小挫折,也挺好的。
有些妈妈就是嫌爸爸带娃带得不好,指责不断。
弄得爸爸不敢带孩子,谁愿意出力不讨好呢?
所以,爸爸做得不好的地方,妈妈多担待,少指责,才能保持老公持续带娃的热情和信心。
3. 夸奖,激发老公带娃的能动性
文怡经常在群里或现实中夸老公会带孩子。
别人见他带孩子,都夸他是“百里挑一的好爸爸”,文怡就锦上添花夸他是“万里挑一的好爸爸”。
她点出:
夸爸爸不能流于表面,要夸得具体。
有人说“养小孩的过程,就是重新过一遍童年的过程”。
爸爸带娃的过程,也仿佛重温童年,体验到一种别样的快乐。
当然,如果爸爸要承担更多养家的职责,工
作压力大,陪孩子的时间少,这都能理解。
不过工作之余,还是尽量多挤出点时间陪伴孩子。
毕竟,孩子拥有完整的父母之爱,得到父母的双重陪伴,才会拥有更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