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不遇的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爆发以及极端天气事件扰乱了供应链,引发能源和粮食危机,促使各国政府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来保护生命和生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如此描述2020年初以来的经济事件。
通胀飙升得到缓解
总体上,世界经济表现出了韧性。不过,不幸但并不令人意外的是,高收入国家——拥有更多政策空间——表现出了更多的韧性,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的韧性较少。总之,“前者已经追上了疫情前预期的活力和通胀水平,后者则表现出更持久的创伤”。
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从产出和就业来看,很大程度上出乎意料的通胀飙升局面已经以较低代价得到平息。但IMF指出,核心通胀也表现出黏性的迹象。至关重要的是,“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不包括美国),核心服务价格通胀率为4.2%,比疫情前水平高约50%”。让工资与价格保持相同的压力是服务业核心通胀强劲的主要驱动力。但IMF希望,随着产出缺口缩小,这种工资压力也会消退。
通胀飙升和通胀毫不费力地下降都需要解释。《世界经济展望》认为,这些因素包括能源价格下降速度快于预期,以及劳动力供给强劲反弹——这种反弹受到移民人数意外激增的支撑。
对通胀模式的一个更微妙的解释是,疫情后需求激增与供应受限的相互作用,使得体现经济疲软与通胀之间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变得更加陡峭,或者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弹性降低”。因此当需求激增时,通胀上升幅度超过预期,但当供需趋于平衡时,通胀下降速度快于预期。货币政策在两个方向上都发挥了作用,先刺激需求,然后抑制需求,但收紧货币政策时,又能增强通胀目标的可信度。
金融政策不断变化
2020年以来,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在疫情期间,两者都是超宽松的。但在2021年之后,货币政策收紧,而财政政策保持宽松,尤其是在美国。于是利率上升会增加财政赤字。然而美国和欧元区的财政前景存在很大差异。根据IMF的预测,到2029年,美国公共债务将增加到接近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4%。另一方面,在欧元区,预计2024年公共债务与GDP之比将稳定在88%左右,尽管各国之间的差异很大。
近期世界经济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自2022年2月俄罗斯出兵乌克兰以来,“集团”之间的贸易增速降幅大于“集团”内部贸易增速降幅。这些集团一个以美国和欧洲为中心,另一个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中心。
IMF的观点尚未发生太大变化,预测全球经济增速接近3%。这一预测的前提是,不会出现重大负面冲击事件、贸易与产出同步增长、通胀趋于稳定、货币政策放松,以及财政政策收紧。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新华社发)
尚存诸多下行风险
遗憾的是,下行风险很多。过去的货币政策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比现在预期的更严重,甚至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如果通胀比预期更强劲,货币政策将比预期的更收紧,这可能影响金融稳定。加息对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可能会大于预期,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果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并出台他的贸易措施,那么爆发一场全面贸易战的可能性也相当大,这将给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带来难以预测的后果。
此外,美国大选会以和平方式得出结果吗?现有战争发生恶化或爆发新战争也是可能的。此类事件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再次飙升,而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可能加剧这种情况。
IMF强调,必须确保通胀和货币政策平稳着陆。在促进增长和减少不平等的同时,更迫切需要稳定公共财政。从中期来看,它希望进行更强有力的结构性改革,包括增加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减少劳动力市场的僵化、提高劳动力参与率、减少竞争壁垒、支持初创企业和推进数字化。它尤其希望加速绿色转型和加强多边合作。
要是有一位神会迫使人类变得如此明智就好了。实际上,这始终取决于我们自己。
本文由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22日发表,原题为《事实证明,全球经济具有惊人韧性》,作者是该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
来源 | 参考消息智库
审核 | 陈鹏
编辑 | 郭庆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