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得福学盟
致力于为中国年轻父母传播华德福教育理念,将更多有价值的教育故事分享给大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如东新媒体  ·  明天查成绩!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昨天  
如东新媒体  ·  明天查成绩!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昨天  
爱平度  ·  名单公布!平度这些中小学生获奖→ ·  3 天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新增!我省设立一所职业学校——哈尔滨商贸职业学院 ·  3 天前  
东莞本地宝  ·  2025四六级查分时间+成绩查询入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得福学盟

24节气已列入非遗和考试范围,这套《藏在地图里的24节气》,让娃秒懂节气!

华得福学盟  · 公众号  · 教育  · 2019-04-16 15:07

正文

李亚鹏在《朗读者》节目中公开讲述了自己教育女儿李嫣的方式及李嫣的成长故事。 言辞之间,我看到的不再是一个明星,而是一位为了孩子教育深谋远虑的优秀父亲:


他提到两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是第一次带女儿爬山,那时李嫣只有一岁多,后来,就是每一两个月要爬一次山;



第二个就是每年的24个节气,每一个节气,李亚鹏全家都会去京郊做科学观察。一待就是一天,一年24次,一做就是7年,风雨无阻。


光是做节气科学观察已经让很多家长朋友不理解了,还能如此高频次、高质量陪伴地带着孩子去做,到底是为什么?


李亚鹏本人回答道:孩子在一年一座山的过程中,感受到一年四季,12个月份,24个节气,春夏秋冬,鸟兽虫鱼皆不相同。”在这样一个年龄阶段我希望能够给她更大的拓展!更丰厚的知识!


看到这里,我对李亚鹏在孩子教育中的用心和眼界暗暗折服!“通过陪伴和实践,亲身体会气候的变化,才是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家庭科教的典范。”在孩子幼年起就浸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怪不得李嫣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气度。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的“24节气”在2016年11月30日就已经正式地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世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在2017年年初,国务院印发了这样的一套文件:推行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重大国策,旨在从小培养孩子对于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而24节气,作为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也被编入了小学二年级的课程当中,是咱们娃现在课堂上的必学内容。



我们来看看这张考卷,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可能也很难全都答出来! 说句实在话,对24节气熟练于心的孩子,不仅仅在素质教育上走在了前面,在考试中更是能轻松拿到高分!


我们虽然未必都能像李亚鹏那样,有时间和精力带孩子亲身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我们还可以把传统文化带到孩子面前来


所以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套书就是一套非常好的带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书:《藏在地图里的二十四节气》。



它是国内第一套将传统文化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的科普读物。 其次,毫不夸张的说,它也是我接触过的 最全面、最创新、最有趣的传统文化读物


可能很多孩子都是很小就会背节气歌,并且也接触到过不少相关的介绍。但是都没有这套《藏在地图里的二十四节气》 把节气的知识科普得那么丰富、有趣、系统。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写二十四节气的书,它 同时还融合了地理、历史、古诗、中国传统风俗文化等几个大面。


将同一节气、不同地区的节气气候特点、农耕活动、传统习俗等沿着地图这条线,一一给孩子们进行了展示。


惊蛰这个节气的到来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全国各地农耕活动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与动植物的关系▽



所以,它更像是孩子们会在语文、地理、生物课上都会学到的东西。


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同时还做到了融合,让知识变得更有体系,更便于理解和记忆了。



总之,看了这套书,孩子们能从中学到:


1. 二十四节气知识

2. 自然地理知识

3. 古诗词

4. 节气习俗

5.节气的由来

6. 与节气相对应的农耕活动

7. 民间传说故事

8. 典型动植物的生物特质 ……


这套书就是一套送给孩子的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还同时是能提升孩子各科成绩的学习法宝。除此之外,这套书还另外配备了一整套节气动画视频。


将每个节气的气候特点、节气习俗、传统节日、农耕活动都包含了在内,让孩子能够更直观、更系统的看到书中的每个知识点。


所以读起来就会额外多了解大量的地理、气候和人文知识,不仅能让孩子们很生动准确的了解节气,还大大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


01


资深权威专家中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编


一套书的内容是不是有保证,看它的编写者就知道了。


《藏在地图里的二十四节气》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郝志新主编。


他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将地理、美术和传统文化三者统一,将“身边的生活”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为中国的孩子们设计出中国第一套地理节气科普全书,从而能让中国的孩子们更系统更简单的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地理知识,做到从小不忘本。



这套《藏在地图里的二十四节气》是严格按时间顺序编写的,共分春、夏、秋、冬四册。除此之外,每一册内容、图片的设计,语言的运用,也都是经过精心策划过的,是完全根据孩子们的思维特点来做的。



02


用地图直观展现:全国气候、农耕活动的不同


最重要的是这套书,结合了地理知识,不仅富有新意,还非常科学合理。因为要知道,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同样一个节气,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习俗却完全不一样。但是市面上很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书其实都忽略了这个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


比如,现在虽然正值春天,但其实各地的气候差异却很大,东北可能还在下雪,而广州的气温却可能已经达到了30℃之高。



孩子能看到同一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和不同的农耕活动,它把节气的含义从字面上深入到具体的生活中,让孩子对节气知识有更清晰的认知。



比如:3月的5-7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


这时候,华北地区的小麦返青,农民要耙地施肥;



西北地区才开始整理田地,准备春麦播种;



而华中地区已经到了小麦孕穗时期,要准备给麦田追肥了;



华南地区正是油菜花开的时候,人们忙着早稻播种、茶树催芽;



西南地区,则是要给水稻追施穗肥、还要及时灌溉、防止病虫害。



通过这样形象具体的展现,节气由抽象的字眼变得非常简单易懂,帮助孩子更好地去消化理解。孩子这样读一遍下来,能收获得特别多。孩子们读完,便能轻松的记住中国七大板块的分布、每个节气的物候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


而这些知识,要知道也都是将来孩子们会在地理课上学到的,现在等于先给孩子们做了预热,将来学习起来也要更简单。



03


跟随节气变化背诵古诗词


背诵古诗词,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在面对孩子学习时一个跨不过去的难点。但其实,只要掌握对了方法,学习古诗词也并不难。这本书,就将中国的古典诗词与大自然的气候变化联系到了一起,让孩子们可以将生活和诗词联系到一起,做到一边体验,一边学习。比如,

立春之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夏至来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秋分时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小寒将至: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要知道学习,本来就来应该是一个体验的过程。


现在你就可以带着孩子外出去体验一下春这个节气的特点,并且还能告诉孩子到底什么叫做万条垂下绿丝绦。


而这样寓教于乐式的学习,孩子又怎么可能记不住呢?



04


能学习传统习俗、节日由来、民间传说

孩子手工互动

堪称“中国节气通识大课堂”


地图与二十四节气的结合形式以及那些藏在节气里的传统文化丰富而有趣,节气由来、节气里的传统节日、节气传说、节气里的古诗词给小朋友带来了阅读的乐趣,既能激发孩子对自然地理的学习兴趣又是对传统文化的启蒙。



精心设计的小动画,让孩子随手一翻就会发现植物生长的变化,科普小视频、节气手工、精彩大拉页……趣味盎然。



结合各地的气候特点,同一节气便有了不同的农耕活动与节气习俗。



这套科普绘本,让节气知识更直观、更易懂、更贴近生活,既能激发孩子对自然地理的学习兴趣又是对传统文化的启蒙,推荐5岁以上孩子阅读。



地图与节气气候相结合: 将同一节气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用地图一一呈现,气候特点一目了然。



地图与农耕活动相结合: 用直观的图片将节气农耕活动生动而有趣的描绘出来,细节写实让孩子深刻体会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指导作用。



藏在节气里的传统文化丰盈而有趣: 藏在节气里的传统节日、传说、由来以及古诗词,给孩子带来阅读的乐趣。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通过阅读孩子将对二十四节气有更深刻的认知,各地区气候特点让孩子了然于心,手绘农耕活动细节写实,让孩子知农事;那些藏在节气里的传说故事、传统节日、古诗词让阅读丰富而有趣,满足孩子不同的阅读需求。


地图与节气的完美结合:将同一节气、不同地区的节气气候特点、农耕活动、节气习俗通过地图,一一展示。



藏在节气里的中华文化:节气传说、由来、传统节日、古诗词融入其中,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