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夜书屋
人生很短,夜深很长,深夜书屋伴你读书入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深夜书屋

跟傻子争辩,是件很浪费时间的事

深夜书屋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5-08 22:2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回复“晚安”,送你一句睡前暖心话】


我最近看到马伯庸老师的一条微博: “鲁迅先生真是常看常新。翻到他一篇日记,原来他也有过‘不要和傻逼争辩’的无奈。”


鲁迅的日记▲


鲁迅先生早已被我们的教科书脸谱化了,其实他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我认为他的这篇日记,解决了我们沟通中的很多问题。


我长得比较瘦小,从小吃饭就很少;加上肠胃不是很好,每次出去吃饭,我只吃一点就饱了。然而,不熟悉的人经常问我:“吃这么少是不是在减肥?你应该多吃一些。”


每次我解释没有减肥,就是吃得少或者胃不好。她们紧接着会说:“不能节食减肥,都把胃搞坏了.......”


从此以后,我默认自己正在减肥,大家也就不怎么劝我了,尤其女人不会劝我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相信大家都遇到过鲁迅先生遇到的问题。“你年龄老大不小了怎么还不结婚,太挑剔了吧。”“嗯嗯,是的。”



这让我想起去年大火的《欢乐颂》中,邱莹莹和安迪因要不要看励志书产生的分歧。


邱莹莹因为白主管的问题,离职找不到工作了。她自己一个人在家翻看父亲给她买的励志书籍,将光盘插在电脑里,跟着电脑里的人大喊大叫,给自己加油打气, “贪婪导致失败,要有自己的梦想。比尔盖茨就是这么成功的,Yes。”


恰好安迪路过2202的门口,看到这个场景,出于好意,告诉她这些书逻辑不通煽动人心,不是好书,让邱莹莹不要读了。


并且还指出了书中的逻辑漏洞:“不是前段时间刚揭穿了一个假博士吗?这个书逻辑是不通的。一个从没有出过门的农民,为了追债,跑遍了整个中国,然后债务人外逃,他跟着追到国外去,一次家都没有回。然后意外地在国外发现商机,转身一遍成为一代侨领。首先一个没有出过门的农民是不是要回家办护照办签证;其次,外国人也没有那么傻,遍地是黄金的故事不要相信。”


但是邱莹莹误解了安迪的好意,“安迪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安迪解释不清,只能道歉后,匆匆回到了2201。邱莹莹并没有善罢甘休,跑到安迪门口对着监控向安迪大喊大叫,“你不能这么不尊重人呀!”


同时给安迪发短信,指责安迪对待她的态度过于生气凌人,“为什么你一定让我接受你否定的东西,我并不认为你否定的对,这本书上的故事激励了我.......”


安迪不得不感慨:“不与傻瓜论短长。”这句话还有前半句:“常与同好争高下”。



以上这些,的确都是我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典型的场景,本来是真的,别人却不相信;本来是好意,却遭遇误解。


这些事情给了我三点启发:


第一,始终记得节约沟通成本。


其实,大多数时候,外人的询问并不是真的关心我们,仅仅是八卦。在询问之前,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或预设的答案。哪怕你告诉她是真实的,她也不会相信,她只会认可她认为对的道理。


这时,不妨学习鲁迅先生,为了尽快解脱出来,顺了他人的心意或者模糊地回答,这样也免于过多的纠缠。


你一定要记得你的时间非常宝贵,不应该浪费在这样无谓的辩论中。庄子说:“夏虫不可以语冰”,你跟只活过夏天的虫子讲什么冰。


就像我们也不要和“三季人”一般见识,越是不懂的人,讲话声音越大。


关于三季人的典故,我以前也提过。有一天,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有人来请教问题:“你说说一年有几季?”子贡回答:四季。而那个人争论有三季,争论不休,到中午也没有消停。孔子了解原委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这个人很高兴地就走了。子贡不解,孔子说:“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


所以,我们不要和“三季人”争对错,除了浪费时间,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第二,对于别人的事情,学会闭嘴。


邱莹莹之所以反应那么强烈,也和自己很强的自尊心有关。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男朋友送了一个苹果手机,她可能会到处炫耀,这时你总不能来一句:“这有什么,我老公刚送我一辆车。”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要走的路,除非很亲近的人,我们可以给一些建议,其他人的事情,一定不要发表太多相左的看法,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听实话的。


第三,警惕自己成为那个“傻子”。


我们自己可能就是井底之蛙,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大傻X。当别人说我们的时候,不妨保持沉默,耐心听一下,有道理就吸取,无理的就过滤,千万不要学邱莹莹那样非要争出对错,不善罢甘休。


总之,我们还是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这样自己开心,也能进步。对于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没有争论的必要,对错并不重要,我们也不用非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为此花时间、耗精力,做很多无用的解释。


我们始终要记得,时间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作者:杨小米,天秤座,心理学科班出生,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买房安家。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公众号:遇见小mi(ID:yujianxiaomi201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哈哈搞笑视频  ·  农村牛人,不笑5天5夜,来找我!
8 年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穿越乌鲁木齐,我们发现了更美的地方!
7 年前
海尔集团  ·  海尔新媒体携蓝V联盟开通寻人通道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