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nowYourself
一个能陪你科学认识自己的公号。人生很长,你不用急,也不用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纯银V  ·  做自媒体运营的人,有句老话叫 ... ·  昨天  
罗辑思维  ·  一个人最顶级的天赋,是“我愿意”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KnowYourself

10 分钟就能快速恢复精力的小事 ,随时随地都能做

KnowYourself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4-11-19 20:50

正文



提问,工作日中午你一般会干点啥?(除了吃饭以外)


作为一个每天都睡不够的缺觉星人,我每天都会选择在工位美美“睡”上一觉,哪怕只有十分钟也能帮我快速把精力的水池蓄满。


桥豆麻袋!十分钟很多人都还没来得及眯着,咋就能恢复精力了呢?还真不是吹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 NSDR 休息法,奥运冠军用了都说好。


巴黎奥运会赛场上,正在休息的乌克兰运动员玛胡奇克。图片来源:路透社。


十分钟快充计划,

比睡一小时效果更好?


NSDR(Non Sleep Deep Rest )非睡眠深度休息,是由斯坦福神经生物教授与眼科学教授,同时也是著名播客的安德鲁·休伯曼提出的新概念。他将瑜伽休息术(yoga nidra)、渐进式肌肉放松这一类不用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也能让大脑和身体获得休息作用的动作都统称为 NSDR [1]


你或许在瑜伽课上已经体验过 NSDR 了——在经过一整节课的折叠、伸展的努力后,你披着一身薄汗,在教练的引导中呈大字型平躺在瑜伽垫上,缓慢地闭上了双眼。


在一片黑暗中,舒缓的语音引导着你放慢呼吸,将注意力逐次集中到身体的每一块肌肉上,从双脚到双腿,放松的感觉渐渐沿着身体攀升到双臂、肩膀、下巴、额头……在不知不觉中,你跟着变得昏昏欲睡,耳边分明还听得见引导的话语,但大脑却如同被按下暂停键的机器般,不再及时对它做出响应。


图片来源:pexel


在这种略带清醒的状态中,你如同躺在溪流边停泊的小船中,在潺潺水流中惬意地晃荡着。被阳光照射得暖煦的水流将紧张、不适冲刷走,只留下舒适和惬意的感受。


直到几分钟后,引导的语言将你拉回现实。你重新睁开眼睛,意识回笼,大脑拨开混沌的迷雾,重拾清醒。


NSDR 脱胎于这种瑜伽休息术,但它对于姿势和环境的要求会更低,你的工位上就能做。


它会引导你在 10~30 分钟的较短时间内,以半清醒的状态进行休息。也就是说,你不用担心自己在短短的午休时间里,根本来不及“睡着”——NSDR 不需要,也没想让你真正睡着。


不用进入深睡状态,照样能休息好。图片来源:pexel


别看只是短短的十分钟到半小时,NSDR 能达到相当于睡了一个好觉后的休息效果,不仅能释放我们身体的疲倦,就连大脑状态也会变得更好。


在一项相关研究中,65 名参与者在经过 10 分钟的 NSDR 后,无论肌肉压力,还是紧张/焦虑/愤怒/困惑/抑郁/疲惫/紧张等消极情绪,都得到了缓解,就连整体压力的水平都有所下降。而且他们的大脑认知能力、专注度也得到了改善[1][2]


做一次 NSDR,就像来了一次身体重启。


在关机-休眠-重启的过程中,那些在后台运转占据 CPU 的负面情绪和压力被一键清空,而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被重置到好的状态。


坚持长期练习 NSDR,可以很好地减轻压力和焦虑感,提升情绪,甚至能减轻我们身体的疼痛[3][4][5]


这不就是午睡吗?

还真不是!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这跟我平时睡个午觉不是一样的吗?


还真不是。


睡午觉想要达到刚刚好的休息效果,真的很难。


午睡控制在 20 分钟左右是刚刚好的,可以保持在浅睡状态,恢复精力的。又不至于进入深睡状态,导致被强行唤醒时的痛苦。


但是,午睡想要控制时间刚刚好,实在太难了。比如我之前,经常是设置了半个小时后的闹钟,但花了二十分钟后才终于勉强睡着了,结果没过多久,闹钟就响了。


睡了,但没完全睡。


如果是趴着睡,效果就更糟了,可能会越睡越难受。图片来源:pexel


如果干脆把时间设置得久一点呢?有时候又会秒速入睡,一不小心就睡足了一小时,被闹钟叫醒的时候,整个人就像被从水泥地里生拔出来一样痛苦。


大脑混沌无法思考,专注力和清醒度都大大下降,不仅比没睡还困,就连身体都有点不听指挥一样,找不到方向、运动灵活性下降。


这种状态叫做睡眠惯性,在我们早起、午睡太久时都会出现。一旦出现睡眠惯性,就需要短则十多分钟长则几个小时的恢复期才能找回正常的状态了[6]


午觉睡醒之后反而更难受的体验,人人都有过。图片来源:pexel


睡眠惯性带来的痛苦,比缺觉还难受。相比之下,NSDR 就可控多了。


毕竟,我们在过程中并不会完全睡着,也更不会陷入深睡状态。从你闭上眼,跟着引导开始感受身体后,就能迅速进入到放松休息状态,而当你设置的时间一到,睁开眼睛就会感受到什么叫神清气爽。


而且,NSDR 可以在一天中多次进行,只要你感觉的当下的状态不好,找个能安静、舒适呆着的地方来十分钟,刚刚困扰你的头晕、困倦、压力等等就会烟消云散。


NSDR 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是因为我们虽然没睡着,但大脑却进入到了类似睡着的状态。


在我们整个睡眠周期中,大脑脑电波会出现规律变化。清醒时,脑电波是活跃的 β 波,当我们逐渐睡意朦胧时就会转向 α 波,再逐渐转向更慢的 θ 波,等到我们陷入浅睡期就会出现 K-复合波、睡眠纺锤波,等到深度睡眠则会出现 δ 波。


睡眠中的脑电波。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0


一些研究就发现,在我们进行 NSDR、yoga nidra 等类似练习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从活跃的 β 波过渡到 α 波,最终达到 θ 波,也就是我们睡眠中比较稳定的浅睡阶段。


在这样的状态下下,虽然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外界的变化,但大脑已经在悄咪咪休息了[6][7][8][9]


除此之外,在我们进行 NSDR 的过程中,会主动地感受全身各处,而这个过程也会诱发深度的放松状态,从而促进副交感神经张力的增强,从而促进身体的恢复,并降低肌肉紧张,改善血液流通[10]


做起来真不难,

只需要一丁点儿想象力!


说了这么多 NSDR 的好处,它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很简单,找个能平躺,或者能舒舒服服坐在椅子上的地方就行。尽量保证环境安静,避免影响状态。接着,播放 NSDR 引导音频,跟着音频引导一步步进入状态就行。整个过程需要一些沉浸感和想象力。


我根据休伯曼本人的引导音频大致整理了 NSDR 流程,上下滑动即可查看完整流程。


NSDR的练习过程

·或躺或坐,找到身体舒适的状态后,闭眼。


·进行3-4次缓慢的深呼吸。鼻吸口呼,嘴巴微微撅起,像通过一根吸管吹气一样,尽可能将胸腔中的气体一口气、缓慢地呼出去。


·在深呼吸中,你的心率会降低下来,紧张的神经也会变得舒缓。此时,恢复正常呼吸。


·想象自己像灵魂出窍一样,站立在身体外,静静地看着自己的身体。


·接着,想象有一盏聚光灯照射你的脚底,专注地感受脚底。脚底能感受到袜子或者鞋子吗,又或者它只是接触到了空气?脚底是否会有微微的酥麻、发痒,又或者微微的刺痛?什么感觉都可以,你只需要体会这种感觉就好。


·把聚光灯照射的范围放大,从腿部到大腿,再到腰部,感受整个下半身都照亮的感觉。在这个位置深呼吸三次,想象身体向下微微下沉了1厘米,陷入到床榻或椅子中。


·把聚光灯向上移动,先照射到腹部。在这里深呼吸三次,感受腹部的缓慢起伏。接着,聚光灯继续往上移动,扩展到整个上半身,在这里感受身体,深呼吸,并且想象身体继续往下下沉了1厘米。


·聚光灯来到头部,让面部肌肉变得放松


·聚光到扩大到全身,整个身体都被笼罩着,在这里深呼吸,再次想象全身下沉的感觉。


·最后,缓慢地动一动脚趾头,稍微转头、点头,轻抬手臂,让意识缓慢回笼。


·睁开眼睛,整个流程结束。



我们帮你提前找好了类似练习的引导音频,点击下方视频即可开启👇



在整个练习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呼吸以及对身体的可视化想象练习我们会跟随着引导,慢慢地专注于身体的感觉,并控制我们的感知。 


尽管整个练习看起来很复杂,但不用担心,只要你保持意识,沉浸当下很容易就能跟下来,进入一种舒适的休憩状态。就算某一小会儿跟丢了也不用担心,专注于当下身体的感受就好。


最后,音频语音会引导你回到清醒的状态,所以也不用担心自己陷入深睡状态


  在舒适的感受中,惬意地醒来。图片来源:pexel


在这样一次主动休息过程中,我们逐渐找回对身体的感知与控制,当我们重新睁眼时,身体和大脑都被刷新到了最佳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NSDR不能代替睡眠。如果本身就有严重睡眠障碍,也不建议在日间进行过多、过长的练习,避免影响夜晚的入睡。


💤💤💤


在繁忙的生活中,大部人都缺乏睡眠,而这也让我们进入了一种相当隐性的疲惫、焦虑状态。而通过NSDR练习,我们不仅可以弥补缺乏的睡眠,也能在繁忙的日间,拥有一次舒适的小憩


在每天的十分钟快充里,将我们精力和情绪的水池都充满。



今日互动


你有什么午睡小妙招?

快来分享给大家。


References:

[1]Boukhris, O., Suppiah, H., Halson, S., Russell, S., Clarke, A., Geneau, M. C., ... & Driller, M. (2024). The acute effects of nonsleep deep rest on perceptual responses, physical,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physically active participants. Applied Psychology: Health and Well‐Being.

[2]Rathi, G., et al. "Detecting Stress Level of Students Using Brain Waves Reducing It Using Yoga Therapy." 2022 IEEE World Conference on Applied Intelligence and Computing (AIC). IEEE, 2022.

[3]Kumar, Kamakhya. "A study on the impact on stress and anxiety through Yoga nidra." (2008).

[4]John, P. J., Sharma, N., Sharma, C. M., & Kankane, A. (2007). Effectiveness of yoga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without aur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Headache: The Journal of Head and Face Pain, 47(5), 654-661.

[5]Musto, Susan, and April Hazard Vallerand. "Exploring the uses of yoga nidra: An integrative review."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55.6 (2023): 1164-1178.


[6]Hilditch, C. J., Dorrian, J., & Banks, S. (2017). A review of short naps and sleep inertia: do naps of 30 min or less really avoid sleep inertia and slow-wave sleep?. Sleep medicine, 32, 176-190.

[7]Genzel, L., Kroes, M. C., Dresler, M., & Battaglia, F. P. (2014). Light sleep versus slow wave sleep in memory consolidation: a question of global versus local processes?.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37(1), 10-19.

[8]Sharpe, Erica, et al. "A closer look at yoga nidra: sleep lab protoc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yoga therapy 31.1 (2021): Article_20.

[9]Milner, C. E., & Cote, K. A. (2009). Benefits of napping in healthy adults: impact of nap length, time of day, age, and experience with napping.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18(2), 272-281.

[10]Gao, G., & Su, J. (2021). [Retrac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Smart Medical Care on the Sleep Quality of Cardiology Patients. Journal of Healthcare Engineering, 2021(1), 9947438.


本文关键词:午睡、精力、休息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作者 / 梨雪森

人在工位,心在森林里散步。


监制 / Emma

 编辑 / KY主创们


我们同时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包括:即时咨询、心理教练、心理咨询等,

欢迎使用 知我心理小程序 或 知我心理APP



点点 在看,认真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