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妈说:
文章开始前先要跟大家汇报一下宝宝米的事哦,关于试吃的反馈,妈妈们真的非常用心,把这个福利当做是一项任务来完成,很多都给我写了详细的试吃感受。从大部分妈妈的反馈看,宝宝真的很爱吃这个米,又香又糯,无论是煮粥还是做饭,味道都棒棒的。
这样我就放心了,我自己一直给瓜瓜吃的米受到妈妈们的肯定,那我就更有底气去谈团购啦!妈妈们可以再等我一下!
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大家,昨天我们开团了一套宝宝的动物科普书,真的是市面上非常难得的适合小宝宝的科普绘本。关于为什么要给宝宝读科普,我有一个有点后怕的亲身经历:瓜瓜有一次意外碰到一只大型犬,围着他的脚嗅嗅,他全程忍住都没有叫,一直到狗跑开了才和我说他刚刚好想哭,但想起我之前和她说过人在害怕的时候会分泌一种气味,这种气味会让狗误以为是攻击信号,或者让狗觉得可以继续吓唬你,所以才忍住了害怕。
在那一刻,我无比庆幸自己平时看到什么都科普下的习惯。
在国内,给宝宝做科普的习惯还是比较少,但我建议妈妈们还是要抓住宝宝1-3岁这个充满好奇心的时期,打开宝宝的探索大门。
谁知道现在说的这些知识点将来会不会在某一刻让宝宝获益呢。
妈妈们别忘了去看:
首发 | 宝宝未来知识量有多大,取决于你有无抓住这个关键期!低幼科普,我就服它!
前几天在服务号发了在线就医平台的测评,没想到阅读率不高,可是这真的是特别重要的测评信息啊,关键时刻可以救命!我琢磨着可能是很多妈妈并不熟悉“在线就医”平台,所以今天特别再来发一遍,以提醒下大家,因为前不久我朋友“误诊”的一个经历让我看到,原来
现在看病可以跳出自己所在的城市和医疗资源,对比多个医生的诊疗结果,做出最佳治疗方案!
朋友单位体检,她查出脑部有个阴影,紧张得要命,一位医生说要立即手术……慌乱犹豫中她用了一个在线医疗平台,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结果却联系到了上海和北京的脑部专家进行在线看片诊断。没想到两位脑部专家都说问题应该不大,观察一段时间再看。这简直让她开心坏了。
我听她讲完这个“劫后余生”的经历,马上去了解了一遍在线医疗平台,尤其是儿科,因为
有时候带着瓜瓜看病,想挂个专家号深入咨询一下,
当天一般都是挂不上的,回家还得候着点捧着手机抢号,如果网上就能预约,岂不是太方便?
目前各大城市寻医问药都普遍存在两个问题:
1.优质医疗资源紧缺,想找好医生看病难度很大;
2.上医院看病费时费力,排队五小时,看病2分钟。
堪比春运的挂号场景,估计大家都经历过
所以如果在线就医平台真如我朋友说的那么方便好用,
在家就能看上大医院的好医生,那我一定要来跟大家汇报了。
我为了检验真实度,就搜了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没想到啊,还真有,有些还能网上预约挂到号呢!比如下面这位协和血液内科段医生,不但可以看到医生坐诊的时间地点,还有成功挂号看病的患者的评价。
要知道,北京协和医生的号都是很难挂到的啊!这下可真是绝了,我在杭州就能挂到北京协和医生的号耶!
于是我就在我们号的妈妈群里征集妈妈们在用的
线上就医
APP
,结果我一下子收到几百个回复,汇总起来有几十个线上医疗平台
APP和公众号
。
有的妈妈特别热心,还给出了使用感受哦,这些可都是妈妈们的原话呢!
还有的妈妈一下子给出了好几个平台,虽然没有给出评价性的语句,但说明已经开始
享受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了。
点击可看大图
于是我们号的小伙伴就按照这个表,下载了所有的
APP(这次主要以APP为主,公众号暂时没有做)
,一个一个试用,然后再开会讨论。我们发现这几十个平台,真的是良莠不齐,最后大部分都没有被我选进来进行评测,
原因很多,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优质医生资源不足,先不说三甲公立医院有多少吧,光是医生的简介都做的很少,医生擅长什么也都空白,有的干脆没有医生简介。比如下面这个金牌家庭医生,连医生的基本介绍都没有就想让我下单吗?苦笑
二、功能设置单一,有的APP还称不上综合类的在线医疗平台,只开设了某个类别疾病的问诊,比如下图这个只做肝病和肿瘤科。
三、不管大病小病,不管医生层次高低,主要问诊,一概收费。我觉得医疗事业还是有公益性质的,太过商业化的感觉不太好。比如下图这个APP,打开就是各种药品广告,一下子拉低了专业度。
最后我们优中选优,筛选出
3个综合类
就医平台和3个育儿类平台
考虑到文章比较长,先把结果贴出来:
权威医生最多——好大夫在线(部分医生可挂号)
响应时间最快——丁香医生
功能最多——春雨医生(有网上药店和护士上门服务)
下面我们将从寻医、问药、护士上门等操作流程和使用感受上进行逐个分析。
这个平台算是妈妈们提及频率最高的,也是国内做线上医疗平台最早的一批吧。我身边也有朋友在用,给我的反馈都不错。打开APP,界面很清晰,分为找医生和去挂号两个板块。
一、寻医
也就是“找医生”板块,点开可以看到搜索栏,也可以“按疾病找”或者“按医院找”
这里以儿科为例
可以看到全国各地各医院的医生,从职称到医院,再到擅长都一应俱全。我看了一下,其中有很多一流医院的医生,比如浙江人都很熟悉的儿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简称省儿保),这里以省儿保的叶盛医生为例。
可以进一步进行“在线看病”、“预约挂号”、“私人医生”、“远程门诊”这四个功能。
1.在线看病
分为3种形式:
1)600元每次的图文问诊
需要描述病情、上传检查报告等,等待医生回复,服务时长7天,一般医生会给出诊断和治疗、用药等建议。
2)399/450元/15分钟的电话咨询
虽然只有15分钟,不过以我们以往的看病经历,其实15分钟是可以充分交流的。前提是提前要做好准备。
3)880元/次的视频门诊
这一项是需要本地医生的协助的,由本地医生做病历描述和初步的诊断,最后由专家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乍一看,虽然问诊价格比较高,即使是电话咨询,也要399元,还只有15分钟。(医生不同,价格都不同,一般几十到几百都有)不过仔细想想,其实我们如果真的跑一趟医院,算上所有的花销和时间成本,这个价格还是合理的。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
平台的医生其实分的很细,问诊费用从几元到几十几百元都有,可以满足各种程度患者的需求。而且问诊方式也决定了费用,视频问诊>电话问诊>图文问诊。
以我身边一个朋友的亲身经历为例。她常规体检发现内脏里有个瘤,暂时无法得知是良性还是恶性。而她工作特别忙,绝对没有时间去排队挂号上医院,但又十分担忧,希望得到更权威医生的建议和诊断。
于是她就在这个APP上找到了这方面的一个专家,付了100块钱,跟专家通了10分钟问诊电话。之后她就疑惑全解,安心继续忙碌去了。
所以,我觉得她这100块钱花的很值,省去了很多费时费力的过程,直接得到了权威医生的专业建议。
2.预约挂号
这个平台特别方便的一点是,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联通,也就是可以线上挂到线下的号,这就比我捧着个手机,候着下午3点那个点,打12580来的方便很多了(打这个电话往往都要提前电话在线等10分钟,还不一定能挂上)。
不过,也不是每一个医生都可以实现这个功能,我猜想应该是这个医生的号太紧俏了,早就被抢完了吧。
虽然这个医生这里无法实现预约挂号,但详细提供了医生的出诊时间和地点,如果真的要挂号,就可以通过别的挂号平台或者电话预约。
我查看了别的医生,找到了一些确实可以直接预约挂号的医生
这里提供个小窍门给妈妈们,
一般电话问诊过,很多医生都可以现场加号
。即使你当天去医院已经没有这个医生的号了,但如果你电话问诊过,那么往往可以直接找这个医生,问问能不能加个号。
3.私人医生
国外有很完备的私人医生制度,比如小土根在意大利就有终身的私人医生看护。国内这方面可能还不普及,不过这个APP有这个功能。
根据服务的时间来收费,时间越长价格越高,但是单位价格越低。如果孩子经常有个小病小痛的,家长又不是很方便去医院,或者所处地区没有很优质的医疗资源,那么可以通过这个功能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4.远程门诊
虽然是在线视频进行问诊,但是也是需要提前预约挂号的。与前面提到的视频门诊是一样的,还是需要本地医生做协助。
我觉得这个功能挺好的,进一步方便了身在远方,不方便上医院的病人,也算是充分运用科技的体现吧。
二、问药
除了找医生进行问诊,这个APP还有开药的板块,专门有一个“开药门诊”——快速开药,邮寄到家。
但有一定的限制,只适用于:
1.已有用药方案
2.药用完了,要续药
3.病情稳定
优点:
-
看病流程流畅,易操作;
-
公立三甲医院的医生资源充足,权威性专业性都很好;
-
24小时在线,可以半夜问诊;
-
免费图文问诊,可以解决很多普通小病。
缺点:
1、专家的问诊费用相对较高,可根据需要选择。
丁香医生这个平台也算做的很不错的,打开页面,很清晰。
一、寻医
下方正中间就是用户最常用的“问诊”功能,点开也很明了的呈现3种问诊形式。
1.图文问诊
需要用户描述病情,并且上传症状图、化验单等图片资料(没有图片也可以)。一般写着1小时会回复。
2.语音问诊
一般15分钟的问诊通话时间,付款后就可以语音对接到医生。
3.问医生
这里可以自主选择医生,一般根据医生的专业描述以及评论进行选择。
仍旧以儿科为例,我选择了同城的医生,所以就显示了本地医院的医生,其中也包括前面提到的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比如我选了张晓静医生,问诊费用49元。会自动跳转到图文问诊界面,同样需要描述病情上传资料。
这里要特别夸一下丁香医生,只有这个平台有专门标明医生的
平均响应时间
,这样就能给患者一个明确的等待时间。
二、问药
这个平台也有开药问诊的板块
申请开药还是需要描述病情等作为医生的诊断依据,再进行开药的。一般来说,不急的小病是可以的,因为
邮寄药品是需要时间的
。
优点:
1、问诊流程流畅,操作简单;
2、三甲公立医院的医生资源充足,有更多选择;
3、结合当下热点,开设了疫苗专区,免费解答,很好的缓解了家长的焦虑。
缺点:
1、图文问诊,需要付费。
春雨医生这个平台也做的不错,先来看一下首页:
首页导航设置不是很明晰,需要往下拉才能看到所有的功能板块。不过功能还是分的比较细的,便于用户快速找准目标。
一、寻医
首页置顶的两大板块——快速提问、找医生。
1、快速提问
类似于前面提到的
图文诊断
,需要描述病情、上传检查报告。做了限时免费的设置,具体每天有多少名额就不得而知。
2、找医生
与前面两个平台类似,根据选择的科室,会细分出相关科室的医生,设置本地医院的话,就会有本地的医生。
还是以杭州本地,儿科为例。
筛选出的结果还是不错的,有省儿保的医生,也有综合性三甲公立医院的医生。
以省儿保的梁医生为例
梁医生项下有3项可选服务:
1)50元/次的图文咨询
与前面的图文问诊一样,需要描述病情和上传图片资料。
2)10元/次的电话咨询
一般10分钟的通话时长,可预约当天的一些时段。预约后平台就会在预约的时间打来电话。
为了提高效率,建议提前准备好病情材料。
3)私人医生
根据套餐和服务时长,会有不同的报价。
3、名医咨询
找医生这个目录下还会有个“
名医咨询
”
板块,会自动筛选出更权威和专业的医生。还是以儿科为例。
可以找到省儿保的叶盛医生,图文咨询费用500元/次,比好大夫在线那里的600每次要便宜100元。
390/15分钟的电话咨询,费用也比好大夫在线(老用户399元、新用户450元)的便宜一些。
比较有趣的是,叶医生没有在这个平台开通“私人医生”服务(好大夫在线那里开通了)。
备注:每个医生问诊的价格都不同,同一个医生在不同平台价格也不同,所以可以多比较一下。
4、在线挂号
这个平台只能挂到河北燕达医院的号,可能还在功能开发阶段吧,这个功能基本没有。
很多患者都会在网上就医后去医院找这个医生,可是这个平台并没有这方面的后续功能,比如预约挂这个医生的号,或者这个医生的出诊时间和地点。
二、问药
这个平台只有“
快速购药
”这个功能,没有设置开药门诊这个功能。
也就是说
如果要开处方药,需要从“快速提问”或者“问医生”那里,通过医生的重新诊断和开药来实现。
如果是非处方药,那么可以方便的在这个平台买到。比如妈妈们最近想买的炉甘石,就可以买到,不过价格没有药店里的便宜。
三、护士上门
这个平台有个亮点,就是设置了“
护士上门
”这个版块。
例如打针、换药、拆线、吸痰、导尿等护理服务。
我觉得对于一些身体状况比较差,不方便上医院的病人来说,这个服务非常人性化。
优点:
1.操作流程较流畅
2.
公立三甲医院的医生资源充足
3.图文问诊,限时免费
4.护士上门服务
缺点
:
1.页面设置不够清晰
2.没法在线挂号
每个平台的基本功能介绍完了,算是纵向做了比较,下面就其中主要功能做横向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