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觉志
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视觉志

因为卖菜,她成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人

视觉志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5-05 20:29

正文

中国第一视觉杂志 最受欢迎图文公号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视觉志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2010年3月,登上亚洲《福布斯杂志“亚太慈善英雄人物”排行榜。


同年4月,与奥巴马、乔布斯等人一起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百名人物之一。


2012年,获得有着“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麦格塞塞奖。


这些荣誉,属于同一个人:中国台湾的卖菜阿婆陈树菊。



生活贫困,至亲离世,陈树菊的前半生有着旁人无法想象的凄苦。


即使如此,只有小学学历的她从13岁就开始卖菜,省吃俭用53年,用卖菜攒下的钱陆陆续续的共捐出近1000万新台币(约人民币228万)来作为慈善用途,包括帮助儿童和孤儿,以及建立图书馆等。





1949年,陈树菊出生于台湾西部一个贫困家庭,家中兄弟姐妹6人,一家8口人全靠父亲卖菜维持生计。13岁那年,她的母亲难产,要进行剖腹产手术,但家里拿不出5000元的住院保证金。父亲只好四处找亲友借钱,当他拿着借来的救命钱赶到医院时,妻子已气绝身亡,腹中的孩子也没来得及看这世界一眼就走了,随之离去的还有陈树菊的童年。



为了养活弟妹,陈树菊只好辍学,帮父亲卖菜维持生计。两年后,父亲病重,她又接下菜摊,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抗下了家庭的重担。

可是,厄运对这个家庭的摧残并没有止步。


陈树菊18岁的时候,三弟患病需要一笔费用,她到处跟亲戚借钱,却没有一人帮她。最后是三弟的班主任发动全校进行募捐,但是也没能挽救三弟年幼的生命。

后来,她的二弟又因车祸离开人世。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她意识到: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它只有在有需要的人手里才重要。

所以从此,她的人生就只剩下两件事:卖菜和捐款。





陈树菊每天凌晨三点就去批菜,四点左右回来,再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整理、分类、包装,六点多的时候等待顾客上门。每天下午三四点时她才能吃上午饭,往往是一碗白米饭拌着酱油,偶尔加一点面筋,或就着对她来说属于“奢侈品”的腐乳。



别的摊位下午五六点就收摊,她却一天天延迟营业时间,每天工作长达18个小时。而一年之中,她却只休息大年初一这一天。




为了让自己不贪睡,她从来不睡床,一开始睡地板,后来睡长条板凳,以至于她去美国领奖的那几天,不习惯睡在酒店床上,一直睡地板。



由于厕所离菜市场远,为了不耽误生意,她很少喝水,以至于憋出了肾炎。身高不及一米五的她,每天90度的弯腰、取菜、称重、结账,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她的脊椎严重变形,只能弯着腰走路。脚也由于没有好好照顾,由变形发展成了蜂窝性组织炎,成了一只空壳,走路只能一拐一瘸。



谁知道一个人承受苦痛的极限是多少?像陈树菊这样吗?

即使如此,她也从未想过放弃,更没忘记过捐款。


她的床底下放着很多塑料袋,除去批菜的钱和生活费,她把剩下的钱都放到袋子里,一旦满了就捐出去。






1993年,她给当时的佛光学院捐了100万(新台币,下同)。



她说:“欠人的总要还,这一天我等很久了。”


所以,在1997年,她给曾经为她弟弟募捐的母校捐了100万,感恩当年学校对弟弟的帮助。



2003年她又捐款450万台币,为母校盖了一座台东地区小学唯一的一栋三层楼图书馆。2005年,新馆落成,正式被命名为“陈树菊图书馆”。


看着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图书馆里看书,那一刻,陈树菊满脸笑容,却流下了眼泪。



基督教“阿尼色弗儿童之家”因长期收养肢体障碍儿童,一度经营不下去。


陈树菊要捐款时,校长说给我5000块应急就够了,结果她捐了100万,这是她借来的。


校长愣了,说:“你给我100万,我怎么办。”


她说:“就按你的计划去做,你会帮助到孩子们的。”



她还从“阿尼色弗儿童之家”收养了三个孤儿,并且每年捐出三万六千台币。






2010年,陈树菊登上了《福布斯》。


当记者蜂拥而至时,她不可置信道:“你们一定是搞错了!我又没有去比赛,怎么会得奖?”令记者们哭笑不得。


后来知道原委后她又说:“我就是个小人物,不值得报。”



随后,她又上榜美国《时代》周刊,跟来自全球的政要明星一起,跻身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名人物。


当记者再一次闻风而至时,陈树菊差点拿菜打他们:你们在这里,客人还要不要买菜?我生意要怎么做?



她怕耽误生意,不想跑去美国领奖,直接电话拒绝了马英九秘书和县长的邀约。半夜11点半,县长又亲自跑到她家里说把明天的菜都买下来,能不能去美国领奖,她又拒绝了。


最后马英九亲自打来两个电话,才说服了陈树菊。



去美国领奖之前马英九说带陈树菊去买几套衣服,被她婉拒“我有一件新衣服,不用啦。”


她口中的这件衣服是几十年前她买的唯一一件新衣服。拉链已经坏到拉不上了,只能敞着穿。


以至于BBC的记者评价她“是世界上最不像,但最朴实的慈善家。”






从美国回来后,她又马不停蹄的回到自己的菜摊开始日复一日的卖菜。


如今,大家都知道她的善举,有的干脆买完菜不用找零钱,可陈树菊却不接受,她说:“慢慢存钱做好事,才是本来的我。”



陈树菊还为自己定了下一个目标:靠自己的努力,花3年的时间筹备1000万元台币成立基金会,帮助那些穷得没法看病、吃饭、读书、活下去的人。


大家都劝她:“年纪都这么大了,留点钱给自己养老吧。”她却摆摆手:“我捐了钱,我很快乐,觉得自己做了对的事情,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


她又说:“真的,我连睡觉都会笑出来。”



李安曾评价她:“简单平凡的慷慨。”


陈树菊说:“至少他说对了一点,我很平凡。”


世界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歌。陈树菊从未想过要感动全世界,她只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竭尽全力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让我们致敬这位平凡的卖菜阿婆,陈树菊。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视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