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始于公元前118年,历经约400年,是中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金属货币。五铢钱在中国五千年货币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硬通货铸币圆形方孔的传统。五铢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五铢钱用篆字铸出“五铢”二字。“铢”是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五铢钱自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开铸以来,先后七百多年,随着隋朝灭亡,到唐武德四年开铸新钱彻底废止。其间,官铸私铸,种类多而复杂,特别是魏晋南北朝这几百年的五铢形形色色,大小纷繁,史书中名目也非常多,要想把所有名目同实物联系起来,那是很困难的。
程总13510892368
。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中指出,中国自进入货币经济后,使用过的钱币非常多,大小不等,重则如战国时齐国的刀币,重达40克以上,轻则如汉代的荚钱,还不到一克。相比之下,五铢钱轻重适宜。所谓“五铢”,约等于4克左右。西汉时期五铢钱,只有宣帝时代在钱上铸字,故而只有宣帝五铢可以辨别年代,到了汉末和三国时期更是版本众多。
程总13510892368
道光通宝铸于清宣宗道光年间(1821-1850年)。钱径一般2.2-2.4厘米,重2.5-3.6克。钱文“道光通宝”四字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是记有宝局二十名的满文。道光通宝形制特点基本与嘉庆钱相同,所不同者只是新疆际克苏、库车因缺少黄铜而开始铸折五当十升值平钱,这是清代虚值大钱的滥觞。道光通宝只少数钱背有星月纹以及记地、记年、记值的汉字,但却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