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走在街上,这样的画面您肯定不陌生,去年下半年开始,共享单车的风潮迅速席卷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大城市。
自行车曾经是中国的符号,随着汽车的普及,昔日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伍也迅速缩编。现在,共享单车的风靡让不少人惊呼,自行车王国又回归了。
来自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字, 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投放,总投放数量超200万辆,2017年共享单车预计投放总量将极可能接近2000万辆;从产能来看,这个数字甚至会达到3000万。什么产业能以这么快的速度增长,在这欣欣向荣的背后是怎样的需求在维系着呢?
在天津美邦车业的一条自行车生产线,在这里,每四十多秒钟就有一台新自行车下线。
天津市美邦车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苏昌茂:整年度的订单大概四五十万台,第一季度我们出货大概是十万台。照比以前的订单量翻了三倍。
苏昌茂做了20年自行车生产,从未遇到过这么火爆的行情,接二连三的订单让他不得不加大产能。这条生产线,就是专门为了共享单车新增加的。楼下,还有另一条新增加的生产线也正在调试中,预计一个月内也将投入使用。
生产车间的一角,是苏昌茂去年花大价钱引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原来给车轱辘上条,至少要五、六个工人,现在只要一个工人就能完成。算上其它车间的烤漆设备,苏昌茂去年投资了800多万,改进生产装备。
虽然企业也有转型升级的需求,但共享单车汹涌而来,让苏昌茂不得不谨慎。为小蓝生产单车前,他也接到过其它共享单车的订单,但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
天津市美邦车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苏昌茂:因为现在共享单车的市场也比较乱,我们在起初做共享单车的时候也有其他的运营商来找我们,单价定位到200块钱我们这个车子我们基本来讲没有什么可以保证质量的一些因素,所以我们这块儿根本就不能做这些产品。
正在生产的这些单车,大部分零部件,苏昌茂要自行采购。月末,才能收到这批车款。也就是说,在这期间出现任何问题,他们一个月2000多万元的产值都将打水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对于价位相对较低的低端产品,苏昌茂不敢接单。
这里生产的共享单车出厂价就要1200多元,在苏昌茂看来,化解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对质量要求更高的订单,一旦市场萎缩,他的这些设备还可以拓展出口订单。
这些年,由于国内市场不好做,他们生产的所有自行车都销往中东市场。中国每年8000万辆的自行车产量中,出口都是占大头,内需也仅仅只有2500万辆上下。对于共享单车这波行情,到底能持续多久,苏昌茂觉得还不好说,但他似乎并不是很担心。
在苏昌茂看来,即便共享单车订单突然消失,再增加20万海外订单,也不是难事儿。眼下他考虑更多的,是得抓住共享单车这波机会。
共享单车生产出来后,连库房都来不及进,就被直接装上了等在门口的大货车。
货车上码放了两层自行车,为了每次能多拉些,在这两层车上面,他们又多加了十辆左右自行车。为了保证顶部的自行车行进的过程中不至于滑落,必须要用这些绑绳将车固定住。
门师傅做了20多年的货运工作,前几年一直都从南方往北京跑长途。今年年初开始拉共享单车。
货运司机 门师傅:往北京,每天都拉。反正平均够一天咱们往北京市进的车得接近100辆吧。
门师傅这车,车身长度是六米八,每辆大车能运140辆共享单车。九米六长的大车,每辆能运210辆自行车。按这两种规格的运输车辆各占一半计,粗略算下来,每天至少有17500辆共享单车运进北京。
在天津,为了了解更多情况,我们也联系了飞鸽、富士达等几家自行车制造企业,他们是OFO小黄车的供应商,得到的回复是他们忙于生产,应接不暇,拒绝了采访,但从OFO公开的信息中我们了解到,仅小黄车一家今年的产能目标就是2000万辆。跟去年全国的需求量比,仅少了500万辆。
可以看出,自行车产业面对新一轮造车运动已经很谨慎。
这些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业内有这样一个估测,整个市场对共享单车的总需求量很有可能只有不到2000万辆。即便今年共享单车的3000万辆产量可以完全被市场消化,明年这一产量也有极大概率发生骤跌。作为一个重资产产业,很多工厂今年为共享单车扩大产能投入的厂房、设备、人力,如果不能在明年持续运作,将转而变成难以消化的负担。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共享单车能否在更长时间内撑起共享经济这个产业,依旧是个未知数。面对共享经济的这场风潮,骑行的消费者和共享单车企业又做好准备了吗?
方便、环保,是大多数人选择共享单车的原因。摩拜的大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过去一年间,智能共享单车快速成长,城市自行车的出行比例从原来的5.5%增长到了11.6%,成为继公交地铁、出租车之后的第三大城市出行方式。同时,共享单车在促进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方面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过去一年间,智能共享单车全国骑行总距离超过25亿公里,相当于往返月球3300次,累计节约4.6亿升汽油,减少碳排放54万吨。
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但在骑车的过程中,大家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消费者:可能会遇到很多坏的,然后就是说你可能很着急吧,然后过去了,然后可能是脚蹬子坏了,或者是车闸坏了。有的时候可能还会,我遇到过一次就是说他会把这些锁,密码,你可以扫到密码,但是它打不开。
有的人走了一里路,找了十几辆车,居然没有一辆是好的能骑的。
3月底,有人在网上挂出了一张照片,并称这里是单车的坟场。而在北京东三环外,我们的记者也找到了一家小黄车医院,几百米长的道路一侧,堆满了小黄车,足有几千辆。
在这片车海里,没有车座的、没有车轮子的、没有脚蹬子的单车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小黄车还被全身涂成了黑色。
ofo运维人员:我们这边最严重的收回来就一个车架,车轮胎什么都没有了,包括车蹬子、车座子。+修不过来,因为车破坏得太严重,你这是刮好多,你可以拍一些那特写刮牌的特别多,最严重的就是刮牌的,把牌刮花的。
随便一拿,就有将近20个被涂抹的号牌。小黄车是机械锁,需要上传号牌数字,才能获取密码。一辆车只有唯一密码,涂抹了号牌上的数字,其他人就无法获得这辆车的开锁密码。加私锁的,也不在少数。
每天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就是用来找这样不能骑的被损坏的车。
虽说被损坏的车找起来挺费劲,但每天还是有二、三百辆有毛病的单车,被拉到这里等待修理。
仅在北京,像这样规模的小黄车医院,就不止一个。
目前有30家左右单车公司在运营,每家共享单车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组建运营、维护队伍。
可是,这修车的手艺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速成的,坏车那么多,上哪去找那么多修车师傅呢?
像这样的雨天日子,一年前,陈师傅一般是不会出摊儿修车的。现在却不同了。
陈师傅修了将近20年自行车,原本每个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他也挺知足,谁承想去年年底一夜之间占领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打乱了他的生活。
共享单车多了,许多人自家的车就闲置了,来陈师傅这修车的人也随之减少。可没想到,收入锐减不到两个月,居然有人找上门来,要给他一份带五险一金的全职工作,还是干修车的老本行。
陈师傅快50的人了,现在居然有人送工作上门,他真是没想到。 来找他的这家公司,要让他到五公里外的地方去干修车,虽然待遇比他自己干多一些,但同样是修自行车,那里的劳动强度让陈师傅有点儿受不了。
智享出行维修人员 陈海林:它那个毛病,它那个车就不一样,有时候就跟组装一个车一样了。 它坏的多,它配件,里面配件坏了我全部都得打开。
陈师傅最后还是拒绝了那家公司的邀请,可没过多久,又有一家公司找到了他,这回也是修共享单车的活,但是可以干兼职。公司给他在这附近划定一个区域,他不时去转转看看有没有需要修理的坏车,消费者也可以把坏车送到他这来修。
不离开原来的摊位,不耽误自己修车的活儿,还能帮这家公司修共享单车多赚点钱,陈师傅觉得还是这样兼职比较自由。每天,陈师傅都会在附近小区转转,看看有没有需要修理的车,在陈师傅看来,这份兼职还算轻松。
这小小的单车引来多少问题,人们的道德在经受考验,城市的交通管理在经受考验,共享单车自身的生死也在经受考验,可以说一个成熟的生态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不仅消费者、政府管理部门,连运营者都措手不及。这什么事啊火的越快越让人害怕,问题不断出现,资本却还在趋之若鹜,从现在总融资额来看,ofo在40亿元人民币,摩拜约为24.5亿元人民币,小蓝单车为4亿元人民币有人曾经给共享单车算过一笔账,算上新车投放、线下运营、车辆维护、损毁丢失和营销推广,一年还得烧掉几十个亿才行。
未来一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共享单车怎么办?
对于共享单车,有人也提出过质疑,说它还不能算是共享经济,应该叫时租车,因为它不是对社会存量资源的激活,现在这几百万辆车都是新造出来的。是不是共享经济今天暂且不讨论,我们关心的是,有没有这样一种模式,能整合已有的闲散的自行车,把它变成一种社会资源让大家共享呢,我们调查中发现,还真有。
一大早,北四环外的这个小区就热闹起来。不少人推着自行车集中到这里。
北京市市民:家里有那个闲置的自行车,家里反正也不骑,正好社区有这么一活动,把这个闲置的自行车作为一个共享的我就过来了。
家里的自行车怎么就变成共享单车了呢?
原来,这是海淀区联合一家共享单车企业,尝试把旧车变成共享单车的活动,居民如果谁家有闲置不太用的自行车可以共享出来,这些自行车会统一进行改造变成共享单车。共享出自己车的人不但能得到一些象征性的奖品,还可以免交押金,得到50元共享单车的骑行代币。按每次骑一小时5毛钱算,这些代币可以骑100次。
年初,这个街道收到了一千多辆共享出来的单车。这次又有120多辆旧自行车共享了出来。码放在旁边的自行车上,都有一个绿色的标牌。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韩仟:因为我们这个活动是根据社区开展的,一个社区一个单位,加上当时活动开展时间,以便于后续来讲收集和管理,同时来讲它这块就是共享完了以后,企业来运输也方便收集。
怎么才能不造成新的社会资源浪费,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一起加入到共享经济中呢?
共享单车来了,火爆的背后有创新也有烦恼,共享单车催生了哪些新职业?各地方新出台的政策规范了哪些行为?你家的旧自行车还有啥新用途?今晚22:05,央视财经频道《中国财经报道》为您打开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