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沙梨熊286
知识的良心 效法的源泉 文盲的导师 萝莉的救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小灰  ·  DeepSeek做AI代写,彻底爆了! ·  3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表与歌谣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沙梨熊286

刀锋边缘(四)——   一统伟业

沙梨熊286  · 公众号  ·  · 2020-01-30 10:16

正文


在开始八王议政之前,先来回述一下,老爹原本的腹稿是什么样。和地中海当年一样,老爹其实是想让年轻人接班。点解?人都有私心,不到生命终点,谁愿意拱手让人?为了这个目标,朕治老人一般都会选年轻人接班。

因为从他身边来说,不论老兄弟还是中生代,跟了他这么多年,到了这个时期基本也都有了自己的班底。对于准备好了的他们来说,老领导的最后一段其实是一种煎熬,都盼着老不死早点撒手他们好上位。老领导面临被下克上的危险,怎么办呢,选新生代入东宫。新人的根基不牢,还需要老领导的光环加持,再加上他自己开始打基础又需要一段时间,等他准备好了,老人的生理时间也差不多到了,然后可以无缝交接,新君对老人更多一份感恩,于是春秋祭祀,香火不绝,这是就是双赢。

为了这个目标,那就得布局,地中海当年提议扩大主席团,选大批小字辈入局,就是为了以新替老,防堵羽翼丰满的老爹,为布哈林清道。老爹晚年也是一样,改组了主席团,从地方上选一批新人上来充实主席团,卡住马林科夫和贝利亚,目的是为了让波诺马连科可以顺利接班。

天意弄人,和地中海如出一辙,局还未完,人已升仙,老兄弟和中生代反扑,新人出局,波诺马连科被踢去当文化部长,老爹一世妙算,临了还是憾负一手。

上来这八王,都是什么人呢?按资历和实力来掰一掰他们的出身背景。

马林科夫,原本不过是直属机关里的一个小科员。但他太太曾是老爹的贴身秘书,因为这层关系,慢慢爬升,自己也是干政治秘书的好材料,通过与老爹的格鲁吉亚老乡、犹太裔的特工头子贝利亚结成政治同盟,在老爹身后分别坐上了第一和第二把金交椅。

莫洛托夫,资格更老,老爹早期的左膀右臂之一,外交部长,还管着意识形态,自成一系。 和他出身相近的还有伏罗希洛夫和犹太裔的卡冈诺维奇,这二位一个是老爹早年在军中的老朋友,一个是在囯家民委的老下属。此时一个是苏维埃主席(人大),一个是劳资委员会主席(总工会)。

赫秃,前文已经说过,早年受卡冈诺维奇提携,长期在地方任职,莫斯科市和乌克兰是他的老地盘,和囯防部长布尔加林是政治盟友。

老八米高扬,亚美尼亚人,标准的水晶球,出道很早,地中海时代专管把俄囯珍宝出口套汇,走私外贸的专家。到了老爹时期,则是把马恩原著手稿从德文版变成老爹版的专家。

这八位里头真正有心有力想坐庄的,小马哥、小贝、老莫、赫秃,剩下几个是看风下注的闲家。其中最有冠军相的莫过于小贝,他的实力最强,而且别人的把柄都在他手中。说句实话,他没法韬晦了,因为目标太明显,他即便无心,别人也会有心动他,这是大伙心知肚明的事情。

小贝只能以我为主,开始布局,所作所为无非日后赫秃那一套,平反、大赦、亲南、弃德等等。目标很明确,国内,收天下人心。从古拉格回来的好几种劳改犯,体制外的异己会念他的好。老布尔什维克、托派残余等恢复党籍、职务全记得他。刑事犯回来,社会治安会乱,他的内务部队可以在老爹国丧后找借口顺延在各大城市管制时间。打击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加盟共和国民族派满意。对外宽松,铁托的关系搞好、纳吉们出山,小兄弟们会爱他。从东德撤军,西方也能感受到他的善意。所有事其实都不错,但就错了一点,在八王里选新盟友,他看错人了,选了赫秃。

赫秃为什么最后会背叛他?赫秃算盘精。这就好比智氏攻赵,韩魏两家临阵反水的老算计。说小贝会听不见风声,那是不可能的,赫秃的高明之处在于其实是他向小贝献计,自愿去那边卧底,由他去怂恿那几位联合发难,好让小贝这儿将计就计,顺势拿下。

所以才有了老朱们可以带着家伙入宫小贝没管,那几位在会上批小贝时,以及老朱们冲进时,小贝都一直在微笑的原因。因为这些桥段小贝心中都有底。可没想到所有的都按剧本来,偏偏最后一句台词不对。老剧本应该是,那几位冲进来,赫秃翻身往小贝手边一站对那几位说“其实我是一个卧底”。于是那几位束手就擒。可谁想到,那几位冲进来,赫秃翻身把小贝的手抓住,对小贝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小贝瞬间悲剧了。

小贝跌倒,赫秃吃饱,贝系最大的资源,情治单位,转入赫秃手下谢罗夫的掌握之中,赫秃成了最大的赢家。下一个目标,赫秃决定先打马。为什么,小马虽然是部长会议主席,算是一把手,但在角逐者里,小马的根基最浅。打马,以老莫为首的元老派不会多管闲事。目标锁定,开始搞,突破口在农业问题。小马上台伊始,抓农业,减赋税,挺有人望,赫秃要比他做得更好。如何快速出政绩?种玉米、垦荒地,这套办法是他在乌克兰当总督时搞过的,他认为是好方法。

其实这事要分两面说。短期来看,玉米产量自然高,可长远来看,那就完了。种玉米,按他的完美理论,既可以作为主食,秸杆又可以拿来当畜牧业的饲料,一举两得。可一推广,第一,玉米不是哪里都适合种植的,一道命令下去,很多地方要么是种不出,要么是把原先的麦田、高产田废掉,单种玉米,产量又低。第二,用玉米秸秆当饲料,于是原来的牧草场、轮作制统统被废,全苏联的牛羊牲畜就只能靠春哥了,万一玉米不发疯,那就害苦了大牲口们了。

还有垦荒政策,更是奇谈,中亚、西伯利亚大片处女地开发,人要出牛马力才能开出一点荒地。种地的头一二年还有点收获,到后来,老天的报应来了,本不是种田的地方,硬搞,毁林开荒,烧草开荒,填埋沼泽,围堰造田,截断河流,水利上马,最后会有什么结果?沙化、洪灾、垮坝、龙卷风,土地地力彻底完蛋,沙尘暴能从中亚一路席卷到东欧。

当然,赫秃一是不懂,二是不管这些子孙后代的东西,他的目标就是短期产量提升,在农业政绩上能击败小马,上位才是硬道理。结果令人满意,马哥在农业上的主导权被他夺了,部长会议主席宝座不稳。随后赫秃再出一招,重提当年的地中海格勒案,就是前文说过马、贝同盟收拾日丹诺夫的地中海格勒帮那件事。这招一出,小马招架不住,丢了总理位置,降为电力部长。赫秃一转手把总理这个位置给了原先的盟友布尔加宁。看似慷慨,实际上是一石二鸟,拿虚位诱走了阿布,在囯防部里腾出空间安插自己的人马。

转回头来,再下一个目标,老莫。老莫的地盘在外交部,扛的是老爹的旗,怎么斗翻他?那就在对外关系上下文章。老莫不是硬嘛,那赫秃就走怀柔一路。和当年小贝一样,赫秃对加盟的那些小兄弟很好,尤其是乌克兰,这是赫秃发家的地方,于是大笔一挥,把俄族人的克里木半岛划进了乌克兰版图。中东欧小兄弟也是一一发糖,对西方更是频频示好,要的就是和老莫不一样。

这就等于把楔子打进了原本老莫铁板一块的外交领域,全世界都知道除了老莫路线之外,俄囯还有另一条路线。于是老莫势消,赫秃势涨。当然也有个别不接绫子的小兄弟 (敏感删除,会员群内阅)

言归正传,继续说赫秃,外交系统打出了自己的招牌,最后再借与铁托会面达到高潮。老铁是被老爹点名驱逐出教的逆臣,赫秃与他再握手,老莫必然跳出来。就等你跳出来,一出来,立马上大帽子,一伙人围攻老莫看不清形势、教条主义,一通围殴下来,老莫丢了外交口。

打马、困莫还不算完,打铁要趁热。二十大召开,秘密报告出笼,这下几位王爷才算看明白,原来如此,想借砍翻老爹这面旗,给我们按上个老爹同路人、清洗大帮凶的帽子,打包一勺烩啊。

怎么办?开会是造势,会后是定调,然后必是洗牌,老哥几个要准备回家抱孙子了。就由着这样的杯具发生?当然不能。于是过去不管有多少心结,现在都要放下,携手对抗赫秃才是要紧,六月政变爆发。

会上赫秃一党被元老们围攻,差一点被废,这时朱可夫的态度成为双方成败关键。老朱其实事先和元老们通过气,他虽然不在逼宫阴谋核心,但相对还是偏元老一点,至少第一天是如此。他在会上提议和稀泥,让赫秃自我批评,留岗查看以观后效云云。但到了第二天,他的态度变了。

为什么呢?按理第一天已经有了初步决议,元老院要发出上谕昭告天下,可外头赫秃系统的真理报和锦衣卫都采取了抵制抗命的态度,这时元老院就把希望放到了兵部。老朱有自己的小算盘,昨天锦上添花可以,今天要俺雪中送炭,拿家底出来帮元老院搏,这就舍不得了。

考虑一下,做生不如做熟,还是倒向赫秃。而且赫秃说了,将来许他做一字并肩王,这下元老们彻底出局。后世很多人说什么交通工具抢运委员入京的戏剧性场面,其实这都是花絮了,老朱一表态,游戏其实就已经结束了。

至此,八王里头,已经有六个成了反党集团骨干,剩下了一个米老鼠。米老鼠是真正的智者,他的一贯策略是附强,但不凌弱。每次派系斗争他都依附获胜的一方,但对失败者,他也不去补一刀。小贝倒台时,他提议让小贝去当石油工业部长,日后赫秃倒灶,他又提议让赫秃去当农业部长。低调、无威胁、识大体、顾大局,与人为善才是智者的生存之道,他是八王里结局最好的一位。

赫秃还有一人不得不除,就是老朱。不除掉老朱,赫秃就感觉是芒刺在背,如鲠在喉。把老莫他们压倒之后,老莫临滚蛋之前留下一句话,赫秃你跟着老爹这么多年,难道我们都有罪,你就是清白的?赫秃没理他,但老朱在旁插了一句,“有些同志也有过失,但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他已向全党全军证明了他依然是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

赫秃听在耳里,心里这个不是滋味啊。不久之后,赫秃出访东德,因为不是军事性参访,当地苏军头头按老朱规定的惯例,不出迎本囯非军方代表。赫秃又是一阵懊恼,果然尾大不掉。打定主意,派老朱出访阿尔巴尼亚,自己则南巡乌克兰等地,打招呼、吹风,党要指挥枪,不能让枪来指挥党,把总政系统派出去,夺了囯防部的权。

等老朱回来,图穷匕见,说老朱要造反,要做白马将军。证据很搞笑,兵变证据是老朱预备在首都建军校,士官生被说成是兵变主力。白马将军则是拿一副攻克柏林的油画说事,背景是勃兰登堡门,老朱骑了匹白马在那,这就叫铁证如山。老朱一个措手不及,也一边凉快去了。赫秃是真不容易,总算完成了一统伟业,开始了自己乾纲独断的时代。




前文回顾:
刀锋边缘(一)——面包
刀锋边缘2——红色沙皇
刀锋边缘(三)  —— 八王议政


大茶饭系列:
大茶饭——漫谈香港开埠以来的十大悍匪(1) 季炳雄  篇
大茶饭——漫谈香港开埠以来的十大悍匪(2) 叶继欢
大茶饭——漫谈香港开埠以来的十大悍匪(3) 张子强
大茶饭——漫谈香港开埠以来的十大悍匪(4) 陈虎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